正文 第90章 尋找新出路(1 / 3)

在早先的非市場經濟國家,宏觀管理體製及“罕轉民”的運行機製較差。先以中國為例。

中國在20世紀50-60年代,逐步形成了一套科技管理體製。當時,需要研究什麼項目,幾乎就成立什麼部院。此後,又成為國家一個個獨立的產業部門。例如,為實施原子能原子彈工程(當時稱“596工程”),中國建立了第二機械工業部;為實施火箭導彈航天工程,中國建立了第七機械工業部。需要研究什麼學科或課題就成立什麼研究所或研究室。例如,二機部北京401研究所(對外稱中國科學院原子能研究所,即今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101研究室是反應堆實驗室;201研究室,是加速器實驗室。每個部、所、室,都是一個龐大的機構;例如,二機部有30萬職工隊伍,5萬科技人員;401所且不說在“文革”以前,就是將放射性同位素應用、放射生物與放射醫學、堆工程、受控熱核反應以及高能物理等部分先後分出以後,在20世紀70年代,該所主要研究領域還有核物理、放射化學與放射化工、堆科學以及同位素製備等,共有21個研究室,連家屬及臨時工在內超過10000人。每個研究所都已形成了相當的規模,並牢牢地紮根於所在地區,“割據”成一大塊獨立的自然經濟式的科學城區,構成了一個“小社會”。必須指出,像401這樣的院所,在我國並非鳳毛麟角,中央各部委及中國科學院約有1000家(750所高等院校不算在內)。長期以來,中國的這種管理體製是模仿前蘇聯而逐步形成的。因此,中國和蘇聯解體後的俄羅斯等國,當今天麵臨經濟轉軌時,在核工業等領域首先就有一個如何尋找出路的問題。

俄羅斯有座城市叫謝韋爾斯克,但人們在地圖上卻無法找到它。它的占地麵積不小,直徑達數十公裏,人口約10萬。街道、廣場、住宅、工業區……都呈封閉狀。到處是哨兵、警衛、巡邏犬、警戒線。進入該市的一切車輛、行人及物品都要接受嚴格檢查。

這座城市籠罩著濃厚的神秘色彩。這簡直是座與世隔絕的城市。

謝韋爾斯克的秘密不久前才逐漸被披露,可以公開說出它的位置,離托木斯克大約半小時的路程。它於1954年建成,城內有西伯利亞化工聯合工廠,該工廠的主要產品是用於製造核武器的鈈,即原子彈“芯”。這就是這座城市的秘密所在。

這裏的一切都編成了代碼,沒有真正的名字。

昔日,通過鐵路把謝韋爾斯克生產的鈈運到另外一座秘密的城市阿爾紮馬斯,在這裏製造原子彈,訂貨單源源不斷。生產線年複一年地運轉,為國家製造核武器。

謝韋爾斯克的工廠目前處在半停產狀態。鈈的訂貨量隻剩下原來很小的一部分。現在也不再把鈈運往任何地方了,直接貯藏在倉庫裏。這裏貯存的鈈足可以數次毀滅地球。

是美國人“挽救”了這座城市,他們決定向這裏購買原子彈“芯”。於是,傳送帶現在開始反向工作:阿爾紮馬斯不斷地向謝韋爾斯克運送原子彈。在謝韋爾斯克工廠的一個專門車間裏拆卸這些原子彈,從中提取鈈。想要進入這車間必須經過原子能工業部長的許可。

工廠要對鈈進行“稀釋”,使其成為核電站可以利用的普通燃料。美國人購買鈈的目的就在於此。

美國人的合同簽了30年,他們要購買500噸昂貴的燃料,謝韋爾斯克因此能夠定期發工資,而且沒有遣散專家。大家現在都能相當平靜地看待未來。

現在整個俄羅斯都發生了變化,這裏同樣也受到了影響。過去要花2個月時間才能辦妥進入該市的許可證,現在隻須不到一周。但進入該市依然需要辦理一係列手續。

俄羅斯的另一個核秘密城市則有著另一番景象。

位於莫斯科以東400公裏的莫爾多維亞森林中有一個叫阿爾紮馬斯-16的禁區,這就是近50年來,俄羅斯聯邦的主要核武器設計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