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3章 寬心舍得,才能收獲快樂和成功(4)(1 / 3)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活法

人生在世,功名利祿隻是一些身外之物,隻要我們努力地前行,真實地麵對我們所擁有或將要擁有的一切,你會發現,能滿足一個人的可以很多,也可以很少。人生天地之間,轉瞬來去,就像是偶然登台、倉促下台的匆匆過客。人生既然如此短暫,活在世上就要珍惜人生,不要貪圖權勢,自釀苦酒。名譽與權勢,皆為身外之物,也是水流花謝之物,萬萬不要一味地去追求它們。如果為了爭名奪利不擇手段,那就無異於害人害己了,這樣的人生有何樂趣?何況,爭名奪利不但不會使你流芳千古,甚至可能會讓你身敗名裂呢。

在現實生活中,名譽和地位常常被作為衡量一個人成功與否的標準,所以,追求一定的名聲、地位和榮譽,已成為一種極為普遍的現象。在很多人心目中,隻有有了名譽和權力,才等於實現了自身的價值。其實,人生的目的,不在於成名、成家與否,而在於麵對現實,去努力而為之,去盡情享受生命,去細心體驗生活的美好。

焦耳,這個名字我們中學學物理時就很熟悉,人們為了紀念他所做的貢獻,將物理學中“功”的單位命名為“焦耳”,從1843年起,焦耳提出“機械能和熱能相互轉化,熱隻是一種形式”的新觀點,打破了沿襲多年的熱質說,促進了科學的進步。他前後用了近40年的時間來測定熱功當量,最後得到了熱功當量值。

事實上,與焦耳同時代的邁爾,是第一個發表能量轉化和守恒定律的科學家。1848年,當邁爾等人不斷地證明能量轉化和守恒定律的正確性,終於使得這一定律被人們承認的時候,名利欲望的膨脹驅使焦耳向邁爾發起了攻擊。焦耳發表文章批評說,邁爾對於熱功當量的計算是沒有完成的,邁爾隻是預見了在熱和功之間存在著一定的數值比例關係,但沒有證明這一關係,首先證明這一關係的應該是他焦耳。隨著焦耳發起的這場爭論的擴大化,一些不明真相的人也一哄而下,紛紛對邁爾進行了不負責任的錯誤指責。邁爾承受不住這一爭論和批評帶來的壓力,特別是焦耳以自己測定熱功當量的精確性來否定邁爾的科學發現權,使得邁爾陷入有口難辯的痛苦境地。這時,邁爾的兩個孩子也先後因故夭折,內外交困中的邁爾先是跳樓自殺未遂,後來得了精神病。

當年的邁爾被逼進了瘋人院,但今天人們仍然將他的名字與焦耳並列在能量轉化和守恒定律奠基者的行列。焦耳為爭奪名利而導致的失誤,也為人們世世代代所遺憾和譴責。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活法,對個人而言,各有各的追求,對社會而言,各有各的貢獻。一個快樂的人不一定是最有錢、最有權的,但一定是最聰明的,他的聰明就在於他懂得人生的真諦:花開不是為了花落,而是為了燦爛。可遺憾的是,在現代社會生活中:依然有許多人不但對功名利祿趨之若鶩,甚至把它看成是一個人全部的生存價值。好像是否成就了轟轟烈烈的功名,是否成為名利雙收的“家”,就是人們衡量生存價值的唯一標準,這不啻是人類文明的墮落和淺薄。

現在,人們尤其是家長們最熱衷談論的話題全是高考分、考大學、出國深造、做官、成專家之類,其結果是苦了孩子,害了孩子。生命價值的深度和廣度,怎麼能與成名、成家、做官、賺錢等畫上等號呢?人們如此看重功利名望,一旦爭名奪利失敗,便一蹶不振,對生命失去了信心和熱情,從此人生變得暗淡無光,這實在是當代人的悲劇。

我們每一個生活在當今社會的人,在人生的追求中,對名譽和權力的追求應該注意節製。不然,把名譽和權力看得過重,不惜一切代價地想把它們追求到手,豈不是將人生過得過於功利和枯燥了?自己那美好的人生豈不是要大打折扣了?

無可否認,進入了權力中心的人,自有許多政治的、物質的、名譽的利益,不但能有權,還可以有享受。正因為有利益,有誘惑,才會有那麼多人奮不顧身地去追求。為官當政,有權有勢,眾人之上,能夠比普通人有更多的機會左右一個城市、一個鄉鎮、一個單位的曆史,所以有一種幹大事的感覺,因此,在我們現實生活中,想方設法做官的人,可以說是摩肩接踵。盡管當上官很得意、很快樂,可是權力也伴隨著許多的煩惱和風險,有權在手所受約束也大。對待上下左右都要小心謹慎,而且由於權力、地位與名利連在一起,所以自古以來就有爭奪權力、地位的鬥爭,這種鬥爭往往環環相扣,一旦陷入其中。便會越滑越快,越陷越深,乃至不能自拔。從古至今,圍繞著權勢曾在曆史上和現實中演出過多少令人扼腕的悲劇。還有那些當不上官的人,他們不但自己飽嚐無奈、愁悶、痛楚,還給家庭罩上了揮之不去的陰影。所以說人生諸多煩惱,多由貪婪權勢引起;人間諸多禍患,也多由貪婪權勢招致。因此追求名譽和權力的時候,更應該銘記的是“君子愛財、愛名、愛權”都得取之有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