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13 皮革顏色堅牢度的測定(1 / 3)

皮革顏色堅牢度是指皮革的顏色在加工和使用過程中對外界作用的抵抗力,而以其本身顏色的變化(包括顏色的純度、色彩、亮度)及對附著材料(紡織品)的沾色程度進行衡量,也就是說用顏色的變化鑒定皮革顏色的堅牢度。影響顏色堅牢度的因素很複雜,在日常穿著中主要體現在耐日曬、耐熱、耐水、耐洗、耐汗、耐幹、濕摩擦等性能方麵。測定的基本方法有褪色(皮革本身顏色的變化)和沾色(對接觸皮革的紡織品的沾染)兩種試驗。褪色試驗是使試樣經受規定條件的處理後比較與未經處理的試樣之間的色差(顏色變化,即試樣在處理前後顏色的差別),而以標準的褪色灰色樣卡作為尺度定級;沾色試驗是將測定標準白色織物與試樣緊密相連,接受規定條件的處理後被試樣所沾色(轉染)的程度,以標準灰色沾色樣卡衡量定級。這兩項測定可以隻做一項,也可以同時進行。如耐日曬牢度隻做褪色試驗,而耐水、耐汗則是兩項同時進行。

色差的測量方法有目測和儀器測量兩種。目測法是以標準灰色樣卡為尺度衡量試樣及織物在處理前後的色差(褪色和沾色)。儀器測定是用色差儀(或分光光度計)進行測定,比較起來。目測法直接、簡便、迅速,不需設備費。但由於顏色變化的因素複雜,必須有一定的經驗才能掌握,同時也難免有個人主觀成分在內。色差儀比較準確,並可測得更準確的數據,但測得數據須經過計算,不如目測法直觀,因此,現在目測法還受到普遍應用,皮革顏色堅牢度一般是采用目測法。

皮革顏色堅牢度主要決定於染色時所用的染料和整理時所用塗飾劑的性能,也與染整中及染整前後的工藝有關。因此是綜合性能的檢驗。皮革顏色如果沒有很好的堅牢度,在使用的過程受到各種外界的作用,顏色容易發生改變,從而影響皮革製品的外觀,所以,必須測定有色皮革顏色的堅牢度。

1.13.1標準灰色樣卡的使用

灰色樣卡是衡量色差的尺度。

灰色樣卡包括兩張大小一樣的深灰色紙板製成的長方形卡片。一張評定變色用樣卡自上向下沿長邊共分5個矩形格,每格中貼有上下並列的兩張標準純灰色色樣,這5個格分為5個分級標準,最上一格上下兩張顏色一樣說明沒有色差,定為第5級;第二格以下每一格中上邊的一張都和第一格中的色樣一樣,都是深灰色,而下麵的那張色樣變淺,第二格下麵一張色樣比上麵的顏色略淺,說明上下兩張略有差異,但色差很小,定為4級;第三格下麵的色樣比上麵的色差更大一些定為3級;依此類推,最下格(第五格)下麵的顏色最淺呈淺灰色,上下兩張色樣顏色的差別最大最明顯,就是說色差最大定為1級;如果試樣在試驗前後的色差與第5級相當,說明色差等於零,沒有褪色,1級色差大說明褪色最厲害。

樣卡中的另一塊灰色紙板與上述色卡大小一樣,中間挖兩塊大小一樣並列的長方孔,孔的上下兩側略小於色卡上每一方塊的長度的一半,左右兩側與色卡上方塊的左右側長度相同。

測定將兩塊試樣(處理和未經處理的)上下並列,把深色的夾在上麵;淺色的放在下麵,蓋在紙板右麵的方孔之下,使這塊紙板,與色卡放在同一平麵上,左右並列使紙板左麵的孔對準色卡上某一格的色樣方格,在標準燈箱中或在北麵方向的陽光下,使光線入射角大約為45°,上下移動色卡進行目測,看兩塊試樣的色差與樣卡某格中的一對色樣的色差一致時,即可按所相當的色樣定級,注意觀察方向必須與放置試樣和樣卡的平麵垂直。

評定沾色用灰色樣卡也是由長方形紙板製成,比變色樣卡尺寸略小,也是由5對色樣配合而成,右側的一列都是白色,左側一列自下而上依次由白色淺灰,灰色到深灰色白色。最上麵的第一對色樣都是白色,表示沒有色差,定為5級。第二行左側的色樣略顯淺灰色,與右側白色色樣比有色差,但不很明顯定為4級,依次下去左側的灰色色樣與右側的色差又依次增大則依次定為3級、2級、1級。

沾色樣卡還附有白色紙板一塊,上邊挖3對圓孔,每排3個共兩排,孔徑及孔間距離與沾色樣卡一致,測定時,將沾色試驗前後的一對標準紡織品左右排列,深色在左,淺色在右,然後將挖有6個圓孔的紙板放上,使紙板右邊的上下兩孔對準並列的試樣,左邊和中間的上下兩排圓孔對準沾色樣卡的兩對色樣,將樣卡上下移動,比較沾色試驗前後兩塊織物色差與標準卡,哪一對色差相一致,如與4級相當則定為4級,如在3級與4級之間則定為3.5級或3~4級等。

1.13.2皮革表麵顏色摩擦牢度的測定

1.13.2.1原理

襯布在規定壓力作用下,在對皮革表麵進行往複摩擦的過程中,皮革表麵的一部分顏色轉移到襯布上的程度,用灰色樣卡,以目測判定等級。摩擦包括幹摩擦和濕摩擦。適用於輕革。

1.13.2.2儀器和材料

(1)皮革表麵顏色摩擦牢度測試儀儀器主要部件:

①往複絲杆:以(30±2)次/min往複的速度,帶動摩擦頭產生往複運動的部件。往複運動的單向行程100mm。

②摩擦頭:質量(250±2)g,摩擦頭端麵積半徑10mm。距端麵20mm處開有一個彈簧槽,以便用彈簧圈緊固襯布。

③試樣夾:能將試樣牢固固定住,而不影響摩擦頭自由運動的夾持器。

(2)標準灰色樣卡。

(3)襯布白布在使用前須經脫漿處理,並剪成半徑為35mm的圓形。並在標準條件下進行空氣調節24h。

1.13.2.3試樣製備

從樣塊上第10、11部位切取試樣,並進行空氣調節。未能進行空氣調節的應記下實際條件。

1.13.2.4操作方法及結果判斷

測試時,儀器水平放在毛氈上。

(1)幹擦試驗

①試樣的使用麵向上,放入試樣夾中伸平,不得起皺。將試樣夾進,放置在儀器底座的長孔(長孔長100mm,寬30mm)與毛氈之間,利用儀器底座長孔上的螺絲將試樣夾固定住。

②將襯布緊貼摩擦頭端麵包裹上,並用彈簧將襯布固定在摩擦頭的彈簧槽內。

③將裹上襯布的摩擦頭放入機座內。

④開動儀器經25個往複後,停機,取下襯布。

⑤將由皮革表麵轉移到襯布上的顏色深淺程度(與未沾染的襯布比較產生的色差)與標準沾色灰色樣卡比較,在標準光源燈箱或北麵窗口的自然光線下,以目測方式判斷等級。

(2)濕擦試驗操作同幹擦試驗。在幹擦鄰近部位進行濕擦。不同之處:

①襯布用蒸餾水浸濕,其含水量為70%~75%,用天平稱量。

②摩擦次數為20個往複。

③濕擦後襯布應放置在背光、常溫空氣中自然幹燥以後,再用標準沾色灰色樣卡進行判斷定級。

1.13.3旋轉式摩擦儀測定輕革耐擦(濕或幹)牢度

1.13.3.1原理

用旋轉的毛墊摩擦(毛墊不浸水為幹擦;毛墊浸水為濕擦)有色輕革試樣,並記錄試樣產生某種影響時毛墊的轉數,測定輕革顏色的耐幹擦和濕擦的能力,以沾色到摩擦材料上的程度來衡量。

1.13.3.2儀器

所用儀器為旋轉式耐摩擦測試儀。具有以下構件:

①夾放試樣的水平台(可以裝置任何大小的試樣)。

②用以夾住一個外徑為25.4mm(1in),厚為6.4mm(1/4in)的圓形毛墊的夾子,毛墊對試樣施加有固定壓力(濕擦0.75kg和幹擦2.5kg),毛墊的轉速為(150±5)r/min。

毛墊為中等軟度的白色毛毯。

③毛墊旋轉數記錄器。

1.13.3.3濕擦試驗

(1)毛墊浸水先將標準毛墊浸入沸水,冷至室溫,將每一濕毛墊擠水或加水調節到質量為2.9~3.2g,浸水時間不得超過24h。

(2)摩擦試樣置試樣與平台上,安放毛墊,加小砝碼於平台的垂直軸頂。將一塊濕毛墊壓到垂直軸頂底部的兩個釘上,再把毛墊下降到試片上,開動電動機,移動試片位置,分別轉動8、16、32、64、128、256、512、1024r,每次轉完更新毛墊。

(3)排列處理後的試樣將試樣幹燥(可用吹風機),用清潔軟布擦拭試樣表麵,以擦拭的轉數順序排列。

(4)定4級色差的轉數——最小色差的轉數檢查摩擦過的試樣表麵,用染色灰色樣卡依次檢查濕擦前後,試樣的色差,找出色差相當於樣卡4級的試樣並記錄轉數。

(5)定最大轉數的色差,或定1級色差的轉數——最大色差的轉數鑒定摩擦過1024r試樣的色差,或找出顯1級色差的試樣,並記錄轉數。

(6)毛墊處理將所有毛墊幹燥使汙麵向上,放在玻璃板上待其冷至室溫,沿直徑切作兩半塊。排列在一張黑紙板上,另用半塊清潔未用過的毛墊放在每塊墊的旁邊,使切邊直徑相拚合。

(7)定4級色差的轉數——最小色差的轉數檢查所有沾色毛墊和未用過毛墊的色差,判斷哪一個色差等於沾色樣卡的4級,並記錄相應的轉數。

(8)定最大轉數的色差,或定1級色差的轉數——最大色差的轉數用灰色樣卡鑒定經1024r的沾色毛墊和未經擦拭的毛墊之間的色差。如果這一色差大於1級,那麼找出顯1級色差的試樣,並記錄其轉數。

1.13.3.4幹擦試驗

(1)裝置試樣將幹的試樣按上述方法裝置,用較大的砝碼放在平台垂直於軸的頂上,毛墊旋轉32r後。從試樣上提起,關閉馬達。

(2)摩擦試樣移動試樣,將試片未摩擦過的部分放在毛墊下麵,更新毛墊,重複測試64r再連續用128、256、512、1024r重複測試。

(3)定褪色色差級別將測試過的試樣依次排列,並用清潔軟布擦拭其表麵,必要時塗以蠟劑。用灰色樣卡按擦拭次序檢查試樣表麵,判斷哪一個試樣的色差是等於或大於標準灰色褪色樣卡上的4級;再鑒定試樣經1024r,毛墊摩擦的色差,如果這個色差大於1級,則判斷試樣色差最接近於這一級所需的摩擦轉數,並做記錄。

(4)毛墊處理將用過的毛墊沿直徑切成兩半,依次排列在一張黑紙上各用半塊清潔未用過的毛墊,放在旁邊,將直徑相互接連。

(5)定沾色色差級別檢查所有毛墊,並判斷哪一個毛墊與未用過毛墊之間的色差最等於標準灰色沾色樣卡4級(按摩擦順序計),並記錄轉數;或挑選任何一個合適的等級作為鑒定標準。用灰色沾色樣卡鑒定經1024r摩擦的毛墊,與未用過的毛墊間的色差。若大於1級,則判斷哪一塊毛墊相當於1級,並記錄轉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