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使屈撓次數的間隔成幾何級數遞增,合適的幾何級數比值是1.5。按規定將試樣龜裂程度進行分級。
(5)試驗不應在有產生臭氧的任何儀器的房間中進行,試驗機的驅動電機應采用在運行中不產生臭氧的電機。
(6)按如下內容記錄結果:①每次停機時每個試樣的龜裂等級;②屈撓次數。
3.13.4.2裂口增長的測定
(1)試樣準備
①在試樣溝槽部位的中心,用符合規定的刀具預先割口。割口應與溝槽縱軸平行並與試樣表麵垂直。切割時可使用適當的潤滑劑濕潤刀口,切割必須一次穿透試樣。
②刀具應由合適的支架夾持,防止位移,其操作如下:將試樣平放在支承物上,刀具連同支架放在試樣上,中心位置對準試樣溝槽的中心,刀口應平行於試樣溝槽的縱軸,支架上有一個一定尺寸的孔,當刀具割透試樣底部後,該孔可以控製刀具的穿出部分長度,其值為2.5~3.0mm。
(2)操作步驟
①按規定調整夾持器間的距離和行程。
②在低倍放大鏡下測量最初割口長度L(mm)。
③把兩夾持器分開到最大距離,夾上試樣,使試樣平展、垂直且不受張力,每個試樣的溝槽都應位於兩夾持器的中心,當屈撓時,試樣溝槽應在所形成折角的外側。
④開動試驗機進行試驗,每屈撓一定的次數(例如1.5萬次)停機測量試樣裂口長度,測量時應把兩夾持器分開到65mm的距離,借助低倍放大鏡用分度為0.02mm的遊標卡尺或其他測量工具測量其裂口長度。
⑤試驗不應在有產生臭氧的任何儀器的房間中進行。試驗機的驅動電機應采用在運行中不產生臭氧的電機。
3.13.5試驗結果
3.13.5.1屈撓龜裂測定結果
(1)龜裂程度按下列標準劃分等級:
1級試樣出現肉眼可見像“針刺點”樣的龜裂點數目為10個或10個以下。
2級如有下列情況之一可為2級:
a.龜裂點數目超過10個;
b.龜裂點數目少於10個,但1個或多個龜裂點擴展,裂紋深度很淺,有明顯的長度,但長度不超過0.5mm。
3級1個或多個龜裂點擴展成明顯龜裂,可以看到明顯長度和較小的深度,長度大於0.5mm,但不大於1mm。
4級最大龜裂處的長度大於1mm,但不大於1.5mm。
5級最大龜裂處的長度大於1.5mm,但不大於3.0mm。
6級最大龜裂處的長度大於3.0mm。
注:試樣為矩形斷麵時,試樣邊緣出現的龜裂應忽略。
(2)繪製出1~6級與屈撓次數相應關係曲線圖,根據此圖推斷出任一等級的屈撓次數。
3.13.5.2裂口增長試驗結果
取3個或3個以上試樣屈撓次數的算術平均值為試驗結果。以裂口長度為縱坐標,屈撓次數為橫坐標畫出的平滑曲線上可以得出如下結果:
(1)割口從L增長到L+2(mm)時的屈撓次數;
(2)割口從L增長到L+6(mm)時的屈撓次數;
(3)如果需要,可以得到割口從L+6(mm)增長到L+10(mm)時的屈撓次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