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示值變動值
D=(B1max-B1min)/B1×100%
式中:B1max——進程表值最大值(μm);
B1min——進程表值最小值(μm)。
(10)示值進回程差即同一負荷下加載(進程)時的表值與缺載(回程)時的表值的差,以其對於進程表值的相對值的形式表示,它與測力片彈性優劣有關,也與千分表的精密度及其安裝有關,要求小於3%。
計算:進回程差
H=(B2-B1)/B1×100%
式中:B1——進程表值(μm);
B2——回程表值(μm)。
5.2.3剝離試驗原理
試驗儀的核心部位是測力片,其前端刀口直接與被測試樣接觸,因此刀口所受作用力的情況是個重要問題。
測試過程中,刀口以半徑為R繞軸A沿弧線向下運動。
刀口與鞋底之間沿弧線的切線產生方向相反、數值相等的相互作用力。
F0是鞋底對刀口的作用力,可以分解為垂直於測力片的分力F1和平行於測力片的分力F2,F1和F0的夾角為θ,F0、F1、F2的關係為:
F1=F0cosθ
F2=F0sinθ
夾角θ與刀口運動軌跡的曲率半徑R有關,R越大,則θ越小,因而F的數值越近於F0,同時F2越小。
F1對測力片產生一力矩,造成測力片彎曲變形,這個變形由千分表測量顯示,得出表值,皮鞋幫底被剝開時的數值就是剝離力。
那麼,怎樣從千分表顯示的數值(位移量),得到剝離力的數值(負荷值)呢?這就要用到測力片的鑒定曲線,鑒定方法前已述及,所得鑒定曲線反映了測力片變形與所受外力的關係。通過鑒定曲線,就可以從剝離測試中得到的表值(μm)查得測力片所能承受的力值,從鑒定方法已知,這個力的方向是與測力片相垂直的,所以表值所相當的力值就是F1,也就是剝離力。
為了保證鑒定曲線的可靠性,要求測力片必須是良彈性體,其形變與所受外力的關係服從虎克定律,即兩者呈良好的線性關係,並有良好的穩定性。
為了剝離試驗結果準確。要求測力片的彎曲變形(反映力表值)隻取決於F1,而不受F2的影響,為此必須將刀口裝在測力片的中心線,使F2通過測力片中心線對測力片不產生力矩。如果刀口位置不在測力片中心線,而是位於測力片中心線上方,則F2對測力片產生力矩。增大測力片彎曲變形使測試數據偏高,所以刀口位置對試驗結果影響很大,不容忽視。不難理解,刀口偏離測力片中心越遠。刀口運動的曲率半徑R越小,儀器的係統誤差就越大。為了測試結果準確,使刀口位於測力片中心線上。在滿足試驗其他要求情況下,R值盡可能大,以減少θ角,使F2盡可能小,一方麵避免由於刀口位置可能存在的小偏差而導致F2對測試結果產生影響。另一方麵避免刀口切入鞋底結合處,而影響測試結果,顯然這些要求建立在一個重要前提基礎上,即測力片必須是良彈性體,確保形變與所受外力之間有恒定的線性關係。
5.2.4試驗方法
5.2.4.1試樣製備
試樣為製成48h的成鞋。測試部位不得有缺陷,測試前需在(20±10)℃室溫下放置4h以上,試驗鞋必須裝有號型相同的鞋楦,代表每批產品的試樣不得少於3雙。
5.2.4.2試驗條件
(1)剝離速度即刀口下行速度,調到(20±2)mm/min,如有特殊要求可在20~60mm/min範圍內任選。
(2)環境溫度為(20±10)℃。
5.2.4.3步驟
(l)將試驗儀器接通200V,50Hz電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