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這個團隊創業的時代,幾乎所有明智的創業者都明白擁有一個高效能團隊的重要性,他們也都在為打造這麼一個團隊而努力。但是事實證明,一個高效能的團隊不是每個人都能擁有的,也不是每個人都能控製得了的。一個好的團隊就跟千萬人夢寐以求的成功一樣,永遠隻屬於極少數的那幾個人,因為精英團隊裏個個都是精英。精英固然有很多的過人之處,但是也有其非常個性的一麵。他們出眾的才能就像是一把尖刀,在商場上打拚能夠無往不利,但是將他們緊緊綁在一起,也會導致彼此傷害。他們能為團隊的擁有者帶來極大的成功,同時也帶來了極大的麻煩,管理者稍有不慎就可能導致整個團隊的解體。不過再困難的事情也總有人能夠做到,俞敏洪就是這極少數人當中的一個。他能成為不多的幾個成功者當中的一位,就是因為他能將那個仙人球一般的精英團隊牢牢地控製在自己的手中。要是別人問起這其中奧妙,俞敏洪十之八九會說是他獨家所創的“糖紙理論”,會跟你講那個很久很久以前的故事。
因為他的那個“糖紙理論”就是在很久很久以前,當他還是個小孩子的時候產生的。糖紙理論的產生當然離不開糖果,但是那個時候的糖果跟現在的糖果有些不一樣的地方。因為當時還是個連飯都吃不飽的年代,那時候能夠擁有幾塊糖果絕對是一件能讓自己幸福好一陣子的事情。但是這樣的事情還真的就讓俞敏洪給遇上了,有一次母親去走親戚,回來的時候竟然變魔術一般從兜裏掏出來兩顆水果糖。這讓小小的俞敏洪高興壞了,可是這麼珍貴的糖他怎麼能夠舍得吃呢?於是他就在手中攥著,這一攥就是一整天。每隔一會兒就把糖拿出來看一看,看上一眼就像吃到了甜甜的水果糖一樣,心裏美滋滋的。
到了晚上,就在小敏洪準備要吃掉水果糖的時候,兩個很要好的小夥伴來了。看到小敏洪手中的糖,兩個孩子的眼睛也是饞饞的。而此刻的小敏洪,心裏正在做著激烈的思想鬥爭,平時他們都是有什麼好吃的一起吃,有什麼好玩的一起玩的,自己這兩塊糖,該怎麼分呢?
猶豫了一會兒之後,盡管很不舍得,小敏洪還是把手中的兩塊糖給了兩個小夥伴一人一塊。那兩個小夥伴把糖拿在手裏饞得隻咽口水,但是看見俞敏洪自己都沒有留一顆也不好意思往嘴裏放。俞敏洪就騙他們說:“沒關係,我早就已經吃過了,我母親給我帶回來好幾顆呢。這是專門給你們兩個留的。”
聽他這麼一說,兩個小夥伴也就不客氣了,心安理得地把糖放進嘴裏,美滋滋地吃著。可是還沒吃到糖的俞敏洪在一邊看得既高興又嘴饞,拚命地忍住自己的口水,不讓它流下來。
看著夥伴們快吃完了,俞敏洪說:“把糖紙給我吧。”
小夥伴們雖然都不知道俞敏洪要糖紙幹什麼,但還是給了他。可是他們怎麼也不會想到已經“吃過糖”的俞敏洪要回糖紙,隻是為了舔一舔上麵殘留的碎渣,嚐一嚐糖的味道。雖然這一次俞敏洪沒有能夠吃到水果糖,但是後來卻有了意想不到的收獲。原來小時候的俞敏洪人長得比較單薄,平時總是受那些調皮孩子的欺負。以前他的兩個朋友雖然也能幫他說話,可是一到要緊的時候還是先顧自己。但是經過這件事以後,俞敏洪發現,這兩個小夥伴真正地成了他的死黨,別的孩子要是再跟俞敏洪瞪眼睛,他們就衝別人瞪眼睛。這不是因為一顆水果糖,而是後來夥伴也知道了俞敏洪把水果糖給了自己,他卻舔糖紙。這對於俞敏洪來說還不是最大的收獲,更重要的是這次的事情讓他明白了一個讓他受益終身的道理——糖紙理論。後來在創業的時候俞敏洪就是運用這一理論打造了新東方的以“三駕馬車”為核心的精英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