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廣昌,1967年生,浙江東陽人。1985年畢業於浙江名校——東陽中學,後考入複旦大學哲學係,1989年畢業留校,3年後他和4個同學用借來的3.8萬元創業。2007年7月16日,複星的控股母公司複星國際在中國香港上市。2007年,複星國際實現營業收入319.77億元、淨利潤33.54億元,分別同比增長32%和206%。2009年,郭廣昌以278.04億元的身家排名胡潤富豪榜第5位。
20世紀80年代末,郭廣昌從省級重點東陽中學考入複旦大學哲學係。從複旦畢業之後,郭廣昌獲得了留在學校團委工作的機會。然而,很快郭廣昌便發現這並不是他心儀的職業,“我的性格肯定不適合做官,做老師又怕誤人子弟”。正當他拿著托福、GRE成績和東湊西借的4000美元,在美國大使館外排隊準備出國之時,傳來了鄧小平九二南巡講話的消息。
鄧小平對商業的鼓勵讓郭廣昌放棄了出國繼續做一名知識分子的打算,而選擇下海創辦公司。1992年11月,25歲的郭廣昌與同在複旦團委工作的24歲浙江老鄉梁信軍一同創辦了“廣信科技谘詢公司”,為企業提供市場調查和谘詢服務。
2001年,郭廣昌再次抓住中國經濟轉型中的機遇,借上海國企改製的機會投資豫園商城,進入零售業,到了2002年年底,複星成為豫園商城最大股東之一。
豫園商城是最早的A股上市公司之一。它的業務範圍主要包括黃金珠寶等貴重首飾零售、餐飲業和商用物業租賃,商城旗下有“老廟黃金”和“亞一”金店這樣的全國黃金珠寶零售招牌,還有400多家商鋪、500多個零售網點。後來的事實證明,對於複星,豫園不僅是布局零售業的一步棋,更是複星在金融、礦業、房產等領域進行擴張的“跳板”。據報道,2002年,豫園商城純經營現金收入5億元,複星仿佛拉住了一頭“現金奶牛”。
即使是在2003年的“非典”時期,複星也沒有停止通過豫園擴張的步伐。那年,豫園商城發布公告,公司和上海複星產業投資等四家公司合資成立德邦證券有限公司,豫園商城占30%股份,是第一大股東,複星產業投資為第二大股東。複星牢牢控製了德邦的控股權。
在郭廣昌的複星版圖上又多了一個新領域——金融產業。複星集團從2001年左右就開始接觸德邦證券項目,與複星產業投資公司成立、入主豫園商城幾乎同步。之後,豫園商城和複星產業投資又與山東招金集團共同投資,設立了招金礦業股份有限公司。這家公司於2006年登陸中國香港主板,自身具有了融資造血功能,反過來,又推高了豫園商城的價值。
借助資本市場向民營企業開放,以及國企改製的東風,郭廣昌成功創造了一個橫跨多領域的控股集團。
馮侖帶領他的企業走專業化的道理,使萬通地產做出了輝煌的成績。而郭廣昌以“多元化投資、專業化經營、專業化投資”的投資理念,使“複星係”成為目前國內最大規模的民營企業之一。
商場無定數,不管是專業化還是多元化,隻有適合自己企業的模式才是最好的,不同的領域、不同的產品、不同的市場行情,有著不同的發展模式。唯獨相同之處就是成功的企業家都具有敏銳的思維,能把握市場的機遇,還有吃苦的精神。
郭廣昌自創辦複星以來,以他勤勞、聰慧和敢於冒險的精神,成就了複星今天的成績。起初他和四個同學用借來的3.8萬元創業,靠一種乙肝診斷試劑獲得人生的第一桶金。
在行業選擇上,郭廣昌善於先人一步逢低介入。1994年進入房地產、醫藥產業,從1998年,“複星實業”上市後,郭廣昌開始多元化曆程:2002年涉足商業零售業,2003年進軍鋼鐵業、證券業,2004年屯兵黃金產業,2007年投資礦業。企業的發展是沒有特定的路徑的。複星集團副董事長梁信軍曾回憶說:“複星早年的多元化是無意識的,因為做的每塊業務都發展不錯,沒有多想,到1999年才開始梳理出多產業運營、專業化管理的框架,而直到最近,複星又再度提煉自己的多元化藍圖,那就是紮根中國、投資和把握中國高成長的行業機會並且提升被投資企業的價值。”郭廣昌所帶領的這個團隊的特點與興趣,使他們注定偏好走一條資源整合而不是從頭做起、內生發展的道路。如今,隨著這些行業進入新一輪上升期,複星的投資收益更是格外搶眼。
郭廣昌對多元化是這樣理解的:多元化對應的並不是專業化,而是專一化。並不是隻做一件事情就叫專業化,做一件事情也可以做得很業餘;一家公司同時涉足多個領域,也可以在每個領域都做得很專業。隨著經濟體逐漸成熟,複星必然會不斷地調整自己的戰略與結構,“但有個時機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