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1章 郭廣昌:修身、立業、助天下(2)(2 / 2)

複星做事一向慎重和認真,使它所投資的企業風險降到了最低。作為一家多產業的綜合類企業,複星集團目前資產負債穩健,沒有財務敞口風險,並且通過多渠道融資體係的建設,實現了合理的負債結構,目前手上有117億元現金,在危機下可以抓住更多的機會。

郭廣昌同時表示,麵對當前的特殊環境,公司將嚴格評估體係內已有的多項投資項目,對不符合集團投資回報要求的資產作出及時處置,既減少風險,又回籠資金,從而能把握更多投資良機。公司還會繼續推進板塊間業務整合;積極推動下屬企業低成本參與行業整合;適度增加輕資產,弱周期性行業的資產比重,增加資產的流動性,優化集團資產結構。

年報還顯示,2008年,複星在投資收購上多有斬獲。截至2009年2月19日,公司已斥資2.79億美元,購得分眾傳媒控股有限公司26.14%的股權,成為分眾傳媒單一最大股東。此外,複星醫藥也斥資1693.31萬美元購得在海外上市的國內最大骨科藥物生產企業之一的同濟堂藥業有限公司15.94%的股權。雖然在2008年,複星國際的鋼鐵和地產業務受到經濟危機的影響,出現不同程度的下滑,但醫藥及礦業板塊增長強勁,淨利潤分別增長58%和117%。

目前,複星旗下的四大主業(複星稱之為“產業投資”):鋼鐵、房地產、醫藥及零售,都和他們認定的“中國動力”緊密相關。

在這四大產業之間,郭廣昌表示:“我們依靠不同收益特性、成長規律的非關聯產業組合,一定程度上達到了平滑波動曲線、保持集團持續成長的目的。例如,複星的四大主要產業:醫藥、房地產、鋼鐵、零售的收益特性各不相同。醫藥產業的收益特性是持續成長。零售波動幅度較平緩,房地產的波動幅度較大。鋼鐵波動幅度也不大,但周期較長達到12年左右。四大產業的收益特性體現出一定程度的低相關性。鋼鐵業的長周期、平緩收益增長波動的特性可以一定程度上平衡房地產業的短周期、大幅波動,醫藥產業收益持續增長的特點可為企業帶來持續性收益。在2003年的SARS,2004年的宏觀調控中都可以看到這種平衡的作用。”

中國市場足夠大、發展足夠快,商業生態環境也很複雜。企業很難在收益周期方麵做一些控製。國研中心的陳小洪也持相似觀點。他認為,複星選擇產業之妙並不在於它們之間有什麼互補性,而在於這幾個產業本身的規模足夠大,而且無論從市場角度還是從管製角度都能相對獨立、不受牌照限製地發展。

“如果你的行業能夠受益於兩到三個甚至四個中國動力的話,它就是持續看好的,不用擔心,”梁信軍說,“行業標準要非常清晰,不能有任何的動搖,如果有一個新東西出來你又發生變化了,那你就完蛋了。你可以微調,但是你不能不拿行業標準當回事兒。”

現在看來,郭廣昌追求具有“中國動力”的行業是正確的:作為一個多產業投資堅定不移的推行者,複星直接、間接控股與參股的公司多達100餘家,而郭廣昌看似更像是一個實踐中的夢想家,出手準且狠,而又胸懷遠大理想。他試圖打造中國自己的伯克希爾·哈撒韋和GE。

1.企業的發展像一條河,像一條不斷流淌的河,我們每一個人正像河中的一滴水,無論是在上遊、中遊還是下遊,都能找到自己彙入的位置。

2.青年人最需要的不是個人英雄主義,而是集體英雄主義。我們這些人,能力上可能每人隻能打70~80分,但是我們要做能力的加法和乘法,在複星,我們最大的願望,是培養一批誌同道合的青年企業家群體和一個朝氣蓬勃的青年創業團隊。

3.我堅信,企業家的責任就是創造財富。

4.隻有給年輕人機會的社會,才是好的社會。

5.首先要改變的是我們自己。我們要規範自己,透明自己,以贏得更多支持。

6.我要做的事情就是提高決策的質量,不能把自己陷入事務性的工作,要留給自己思考的時間。

7.不論別人發表什麼理論,最重要的要學會傾聽,傾聽完之後培養自身的判斷力和創造力。人難的不是聽別人怎麼說,也不是接受別人怎麼說,最難的是融會貫通形成自己的創造力。

8.轉變心智模式,有一個概念很重要,就是建立“創造性破壞”的思維。也就是要在別人創造的基礎上,進一步地創造和發展。

9.企業就像一個小孩,每天都在成長,衣服永遠也會偏小。因此,企業的組織架構搭建得大一些,甚至說是浪費一些,這樣才能適應企業的迅速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