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6章 尹同耀:盡快地,集中精力地走下去(1)(3 / 3)

在奇瑞,陸建輝是向老板要錢最容易的人:“我每年向公司要的預算,公司都盡量滿足,即使是在奇瑞最拮據的時期。”奇瑞平均每年在研發上的投入都約為總產值的8%。奇瑞目前的總產值大概為300億元人民幣,這意味著在研發上的投入至少有幾十億元。此外,雖然陸建輝和尹同耀都否認奇瑞存在大量的貸款,但據知情人透露,奇瑞對研發的投入幾乎算得上偏執,因為其從銀行得到的貸款也有不少被投到了研發上,這使奇瑞的研發投入更加令人咋舌。

奇瑞的一切問題都由奇瑞自己決定,因為產品是奇瑞自己開發的,奇瑞掌握了知識產權。蘭德公司在20世紀90年代說過,沒有技術獨立,就沒有政治上、經濟上的獨立。技術上依附於人,當然就不會掌握領導權,就不可能獨立自主。

這個團隊並沒有在組織上加入奇瑞,而是與奇瑞成立了專門進行汽車設計的佳景科技有限公司(奇瑞占2/3的股份,其餘的由研發人員持有)。到2003年年底,佳景公司的技術人員已經增加到60人,新增人員以大學畢業生為主。雖然目前佳景公司的主要任務是為奇瑞開發產品,但也有可能朝著專業設計公司的方向發展。

奇瑞這時已經開始組建汽車研究院,第一期投資是2.5億元人民幣,最終計劃投資10~15億元。研究院已經擁有500人的隊伍,希望盡快發展到1000人。按照公司的計劃,研究院最終規模要達到5000人。雖然研究院設在蕪湖,但計劃將來要在北京、上海設分院,最終將其分支機構設到國外。

為了學習產品開發技術,奇瑞在走國際合作開發的道路,而且力度很大。奇瑞已經委托意大利和德國的設計公司開發新車型,並明確要聯合開發。為此,奇瑞已經派遣了數十名自己的技術人員參與開發工作。

“自主開發的道路越走越踏實,我們的信心也越來越足。”尹同耀認為,製造汽車絕不像一些人想得那麼簡單,但也絕不是高不可攀,經過長期的積累,中國汽車企業應該能開發出自己的汽車,關鍵是要有正確的方法和切實可行的戰略戰術。

在奇瑞看來,自主開發的方法論可以概括為16個字:追根溯源、博采眾長、力爭超越、為我所用。即要懂得成功設計的源頭是什麼,知道好產品哪些地方是好的,如何把優秀的設計理念和成果為我所用,並逐步消化吸收,力爭實現二次開發。

至於戰略戰術,奇瑞總結為四個字:企鵝效應。奇瑞認為,自主開發並不是所有的工作都由自己來做,而是在掌握開發流程之後,科學地分配哪些環節必須自己做,哪些環節可以整合全球資源。

在奇瑞的戰略構想中,國際合作是其發展自主開發能力的第二階段(以現有4個車型的開發為第一階段),第三階段則是要自己設計較小、較低檔的產品,然後向設計較高端產品爬升,最後要在第四階段完全達到自主開發。整個過渡期需要3~5年。

奇瑞理解產品開發可分為三個階段:一是模仿,在不侵犯知識產權的前提下,善於模仿他人的成功設計,並能生產出被市場接受的產品。二是係統集成,自己做主,充分利用國際資源。三是真正意義上的自主開發,從概念設計、工程設計、樣件製作、零部件及產品認證,到係統數據、係統標準,產品開發的核心過程全部自主完成。

多年來率領奇瑞團隊,將自主創新演繹得淋漓盡致的尹同耀,光榮當選“CCTV 2005中國經濟年度人物”,並獲得“自主創新”單項大獎。在攝像機和照相機的鏡頭照射下,他成為中國公眾心目中的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