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2101沒有讓海信人失望,它最終成為中國聯通的重點推薦產品和CDMA網絡測試基準手機,也成為當年市場上贏得最多尊重的產品。
C2101的成功,使海信徹底丟掉了借助國外技術的“拐杖”。從C2101到C3698,在自主研發道路上,楊文琳和她的團隊越走越遠。尤其是C3698手機的批量上市,打破了高端手機長期被國外品牌占據的格局。CDMA知識產權的擁有者、美國高通公司評價稱其“已具備國際一流水準”。
海信員工身上的創新精神,代表海信的絕對速度和海信恒久不變的法則。
作為青島海信通信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的楊文琳,之後一口氣推出了C3700、C3699、C777、C787、C289等多款CDMA1X產品,從而實現了CDMA手機產品係統設計的全部自主開發,進一步提升了海信在移動通信終端產品開發領域的技術實力。此次,共有“TD-SCDMA手機產業化”等課題獲得青島市首批“科技將才”專項計劃資助。
在海信,在江西路11號,對新事物、新技術的好奇成為那些年輕人生活的一部分。正如海信的那句口號——創新就是生活。
創新是海信的生命。海信的創新法則是——速度,絕對的速度。對速度的執著,對創新的偏愛造就了今天的海信。這也是周厚健之所以有今天偉業的決定性因素。
寶劍鋒自磨礪出,今天,海信的技術創新已經碩果累累。在海信,所有的人都相信,海信集團之所以創造了今天的奇跡,是“技術創新演繹了市場神話”。
周厚健認為,堅持自主創新是企業參與全球競爭的核心,是企業全球戰略的核心。經濟全球化、技術全球化正在改變中國企業的身份,中國企業原有的低成本競爭優勢正在失去。“要是沒有技術,海信就成功不了。沒有核心技術,我們就不可能掌握自己的命運。”
在他們看來,正是因為他們始終堅持“技術領導者”作為企業發展的定位,以技術創新為持續、快速發展的核心競爭力,以科技與技術的高起點,才走在國內行業技術革命的前沿,保持了效益連續多年高速增長,從而創造了令人欣羨的成績。
2000年2月底,海信兩款“工薪變頻空調”以低於市場同類產品1000元的價格隆重上市,海信對外宣稱“技術革了價格的命”。“工薪變頻空調”一下子成為市場追捧的焦點,這兩款空調的銷售量也創下了淡季型號的最高紀錄,僅2000年3月一個月的銷售量就突破了6萬套。
同年8月,海信又推出號稱“引導畫質革命”的膠片彩電和“體現人們現代生活時尚”的休閑彩電,2000多台膠片彩電和5000多台休閑彩電在一周之內被搶購一空。那一年,海信的環保純平彩電、智能去磁彩電、升級彩電係列產品等在2000年市場上也一直保持了旺盛的生命力。就這樣,海信用技術不斷演繹了市場神話。
2008年7月,海信完全自主研發全球最薄的42寸LED液晶電視TLM42T08GP批量上市;2008年12月,國內首批55寸大屏液晶上市……
三十年的不懈創新,成就了海信的品牌價值。2005年,海信電視市場占有率由2003年的第五位一躍升至第一位,並一直保持至今。對技術創新的執著,成就了海信國產彩電王牌的地位。海信三十年的經驗告訴我們,技術創新是企業不斷成長的動力。
在企業的發展過程中,技術的不斷創新滿足了日益變化的消費需求,保持了企業的活力。所以,海信一直認為:技術創新是企業之間最高層次的競爭。多年來,海信一直堅持在產品技術層次和滿足市場需求上做到最好,並致力於縮短產品開發周期。海信的技術創新追求速度。速度,絕對的速度就是“海信法則”,為加速技術向市場轉化的過程並靈敏地把握市場切入時機,海信技術中心成立了市場部。市場部的人員由兩部分人員構成:一部分是資深的技術人員,還有一部分是技術經濟、市場營銷、市場分析、投資規劃等方麵的專業人員,以保證技術研究和市場開發的動態對接。
的確,海信有不少產品領先於市場,他們首款自主研發的音視頻處理芯片、國內首條液晶屏模組生產線、業內首批國家級重點實驗室、國內首批LED液晶電視、首批55寸超大液晶電視等。推出的環保彩電、純平電視、膠片電視、“金蝸牛”變頻空調、海貝電腦等產品都被認為是“高技術含量產品”。這些成就的背後,凝聚著海信人三十年的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