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人網絡曾經有一名資深的開發人員武強,在巨人參與開發了《征途》。不過在2007年7月,他離開了巨人,理由也很簡單,幾個朋友在杭州成立了一個公司,讓他做研發總監。那裏的自主性和靈活性可能更好。武強自己也說:“有項目的遊戲人就是幸福的遊戲人,至於項目是別人的還是自己的,當時倒沒想過那麼多。”在經曆了這一段體驗之後,2008年7月,武強回到了巨人網絡,回到了熟悉的工作環境,同時對業務有了新的理解。在同史玉柱互動的過程中,“贏在巨人”的構想開始實踐。巨人網絡能夠成為行業巨無霸,一不靠天二不靠地,既沒有壟斷資源可依賴,又沒搞不公平競爭,業績的取得完全是市場競爭的結果,是消費者的自由選擇,也是史玉柱精心策劃人才的高明之處。
在史玉柱強烈的人格魅力與領袖魅力吸引下,人才自願上門並不令人感到意外。
能在經濟不景氣的情況下給員工加薪,企業對員工來說就是自己的。這個時候給員工加薪可以穩定人心,可以把人才留住,還可以把別的企業的人才吸引過來。每個人都是公司的老板,和史玉柱這個領航者在同一條船上麵對風浪,眾人會全力將領航者和自己帶到安全地帶的。這就是“狡猾”的史玉柱的聰明之處。
更多的企業通常容易犯的錯誤是,CEO給予員工一個模糊的遠期回報的預期,而員工因為回避了短期衡量自身市場價值的壓力,於是也傾向於在未來實現高收益。但這並非是承諾,也沒有保證,從表麵看,似乎是一個精明的CEO,但是世界上沒有免費的午餐,希望落空之後,怨氣衝天的員工充滿了破壞力。
也有的企業有雄厚的資金實力,但是都傾向於發給高管,員工和技術人員得到的卻少得可憐,史玉柱就是和別人不一樣,這也許就是他屢創奇跡的訣竅之一。
史玉柱逆市給員工加薪,這種麵對經濟危機的膽識,更多的是他看清楚了人力資本的核心,懂得了什麼是創意人的價值。他懂得在困難中聚集人才麵對危機、挑戰危機,眾人合心齊力才能更快地衝出困境的道理。
史玉柱有這樣一番諫言:“對老板來說,你別指望最基層第一線的員工跟你一樣有雄心抱負,對你強調的那種企業文化有認同,實際上他們更多的人還是麵臨著要考慮個人利益的問題。在一個行業裏,如果長期走低工資路線,無疑將影響隊伍的穩定,企業必然會做不好。另外,對老板來說,走高工資路線,在你和員工的關係中你處於主動地位,如果走低工資路線,實際上你是被動的。如果你能比你前麵的兩個競爭對手的員工工資稍微提高一點,我堅信一年之後,你的利潤率會有很大的提高。當然,這樣做需要勇氣和智慧。”
這就是巨人史玉柱。
1.賺大錢還是賺小錢,取決於你的戰略。
2.再好的決策,也不可能適應未來的種種變化,需要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及時調整。
3.就算戰略方向對了,取得成功依然需要心血的澆灌。
4.領導者的內心真誠是團隊願意不離不棄的保證。
5.團隊核心成員有人要提出辭職時,不要挽留,既然提出了,他遲早是要走的。
6.做連鎖經營業務,一定要做一套傻瓜版的營銷手冊與管理手冊,隻有這樣,才能實現遠距離的管理。
7.90%的困難你現在想都沒有想到,你都不知道那是困難。
8.如果沒有價格上的優勢與技術上的絕對優勢,千萬不要進入紅海市場,否則你會必輸無疑!
9.不要認為自己初中水平怎麼樣,初中水平跟博士後沒啥區別。隻要能幹就行,我一直是這個觀點,不在乎學曆,隻要能幹能做出貢獻就行。
10.對過去的經驗再好好總結總結,尤其是對失敗的教訓,夜深人靜的時候你仔細想一想。反正睡覺前也想,想一想實際上對你有很大好處,比你看書更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