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日裏去逛商場總能看到波司登賣場子裏火暴的銷售場麵。說“波司登”是消費者買得起的“名牌”,一點也不誇張,時值寒冬,公司裏竟有一半的同事都穿著波司登的羽絨服。“波司登”的麵料是進口的,含絨量也比較高,再加上在經濟危機的“照顧”下,高德康更加謹慎,降低生產成本,降低管理費用,製定了農民能夠承受的平價衣服。
波司登的羽絨服一般都是200~400元/件,這是大眾都消費得起的水平,也正是如此,才有了波司登連續十幾年銷量第一的佳績:1995年,68萬件;1996年,108萬件;1997年,158萬件;1998年,220萬件;1999年,350萬件;2000年,突破500萬件;2001年,突破1000萬件……1998年,銷售旺季平均每分鍾賣出2.3件,1999年更是火爆,銷售同比增長25%……
名牌的實質是民牌——這是波司登當家人高德康常說的一句話。高德康說:“老百姓手中的鈔票就是我們產品的選票,代表廣大消費者利益的名牌是不可戰勝的。”的確如此,能為廣大的消費者所賞識、所接受的名牌,才是真正的名牌。能讓中國普通的工薪階層都能消費得起的名牌,才是真正的中國的名牌。能使中國的消費者長久地賞識它、使用它,才是具有持久生命力的中國的名牌。這種持久的生命力深深地植根於普通大眾之中。名牌不是專家坐在大廈裏評出來的,而是在市場上賣出來的。
波司登不但在價格上贏得民心,同樣在質量上也深為廣大消費者稱讚。因為在人們的意識裏名牌就是優質的代名詞。質量是企業立足於生產的基石,隻有穩定而優質的質量才能夠贏得消費者。波司登始終把質量當做企業的立身之本,十多年來,不斷加強技術投入,5個生產基地都配有國際化最先進的電腦設計係統,提高了產品的生產速度和精度;整個生產流程從產品設計到原料進廠、生產製造、出廠檢驗,層層負責、道道把關,堅持質量零缺陷標準,做到“下一道工序是用戶”“誰出了次品由誰買回去”,確保“波司登件件是精品”,形成了全過程、全方位的質量保證體係。
不管什麼產品,有了市場才是硬道理。波司登始終以工薪階層為根本,以獨特的視角定位價格領先了世界潮流。波司登靠著“民牌”戰略響徹了大江南北,長城內外。
珠穆朗瑪峰,世界最高大的山係喜馬拉雅山的主峰,海拔8844.43米,為世界第一高峰。其峰高勢偉,地理環境獨特,峰頂的最低氣溫常年在零下34℃。山上一些地方常年積雪不化,冰川、冰坡、冰塔林到處可見。峰頂空氣稀薄,空氣的含氧量隻有東部平原地區的四分之一,經常刮七八級大風,十二級大風也不少見。風吹積雪,四濺飛舞,彌漫天際。也正是因此,珠峰充滿了魅力,吸引著眾多的登山英豪前來朝聖膜拜。
波司登與珠峰可謂萍水相逢的知己。
1998年對於波司登來說,是有著特殊意義的一年。一枚刻有“波司登雄踞中國第一,挑戰世界名牌”字樣的金屬牌被中國登山隊隊員洛次永久固定在世界之巔——珠穆朗瑪峰頂。在此次登山行動中,所有登山隊員身上穿的都是由波司登自行研製的登山服。
生產羽絨服的廠家很多,能遇到並抓住這樣的機遇確實難得,波司登為什麼會如此幸運?其實在生活中、工作中,有著許多插曲和機遇,有時,一次偶然的機會,就會導致偉大而深刻的發現;一個突如其來的機遇,就使有的人幹出了一番驚天動地的事業。機遇就像一匹駿馬,看你能否騎上,騎上後又能否駕馭。如何洞察機遇中蘊涵的實質,把握插曲中所隱藏的契機,這是一個出色的企業家,尤其是一個優秀的企劃人員應該具備的素質。波司登領導人正是駕馭駿馬的能手。
原來在1998年春,中國登山協會、斯洛伐克山嶽聯盟共同組隊攀登珠峰。此後,國家體委中國登山協會開始尋找登山服製作廠家,波司登以過硬的質量、良好的品牌信譽和連續3年全國銷量第一的排頭兵地位,一下子引起了他們的注意。中國登山協會的劉世雲曾來到波司登企劃部,拿出登山協會要登珠峰的材料,希望波司登能為登山隊製作一批羽絨服。這對波司登無疑是個極好的機會,攀登珠峰本身就是一個頂尖的造勢活動,企業的品牌傳播搭乘這樣一個強勢活動,肯定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更不用說登峰活動對所需產品的要求與波司登產品的內質完全一致,如此一個強有力的造勢活動勢必會讓這個具有強大實力的品牌迅速成熟。幾經權衡,出於對中國體育事業的支持和企業形象、企業文化與這次活動的合拍,波司登的當家人高德康當機立斷,以40萬元及價值40萬元的羽絨服拿下此次中國登山隊登頂行動的冠名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