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9章 易賢忠:幹出一番大事業(1 / 2)

易賢忠,1959年出生於潛江浩口,1974年浩口高中畢業,1978年恢複高考時考入華南理工大學無線電專業,1982年畢業。畢業後進入廣州白雲山企業集團電子工業公司工作,曆任技術員、下屬廣州康聰電子有限公司副總經理。1991年加入中國香港CHAT HAY電腦有限公司,任中國區總經理,負責電腦分銷業務,為日本MISUMIT電腦周邊設備打開中國市場做出重大貢獻。1997年加入廣州七喜電腦有限公司,任總經理。2001年任廣州七喜電腦股份有限公司法人代表、董事長。現任公司董事長。《新財富》雜誌2006年“新財富500富人榜”排行顯示,易賢忠家族排名第267名。2010年,入選海南清水灣胡潤百富榜。

易賢忠於1978年恢複高考後考入華南理工大學無線電專業,這個專業的不少學生後來成了國內IT企業的老總,諸如TCL總裁李東生、康佳總裁陳偉榮、創維總裁黃宏生、德生電器總裁梁偉。

1982年畢業後,易賢忠進入一家國營電子公司工作,直到1991年,因家庭出現經濟困難,每月拿300多元工資入不敷出,易賢忠“被迫出來”,“當時沒想過要幹什麼宏偉的事業,隻希望一年賺一萬塊錢。”易賢忠在一次演講中這樣說。

1991年7月16日易賢忠從原來工作的國營單位辭職正式開始“下海”,三個月他即賺到人生的第一桶金——將近30萬元。

令人驚訝的是,易賢忠接下來沒有繼續創業。因當初辭職單位領導的極力挽留,感激之下,易賢忠再次回到單位。這一回,一直待到1994年,因企業效益不好,易賢忠感覺“實在太累了”而再次選擇離開。

當易賢忠再次出來自己創業時,與第一次“下海”已有不同,因對國內IT市場有了一定了解,易賢忠不再僅僅關注電力方麵,同時關注IT產品。隨後,因了解到其對國內IT市場有相當程度的理解,易賢忠被邀請進入中國香港CHATHAY(中國香港七喜聯業)電腦有限公司任中國區總經理。

易賢忠在香港七喜聯業電腦有限公司一直幹到1997年,這幾年在IT市場的摸爬滾打讓他加深了對國內IT市場的理解,也積累了在IT行業的人脈。

1997年8月26日,當時已41歲的易賢忠中年創業,與幾個朋友一起正式成立廣州七喜電腦有限公司,易任總經理。他的這個願望就是打造一個廣州本土的電腦品牌。

七喜電腦成立後,易賢忠利用之前在中國香港七喜聯業接觸到的資源,開始建立自己的銷售渠道。這個時候的七喜公司,隻是一家普通的IT配件經銷商,從廠家或者總代那裏進貨,然後進行銷售或者分銷。和同一時期多數的“電腦公司”沒有太大的區別,唯一的區別是規模大一點。

1998年和1999年,雖然在自有品牌產品製造和推廣上步伐緩慢,但七喜連續獲得FUJITSU服務器中國總代理、SONY電腦周邊設備中國區獨家總代理、DFI板卡獨家總代、台達係列電腦產品中國總代理,GVC網絡產品中國區獨家總代理。

到2001年,七喜電腦在華南市場的增長開始減緩,易賢忠決定“北伐”,先後在全國各地建立了多個分支機構,這些分支機構至今依然是七喜電腦擴張全國的據點。3月22日,廣州七喜電腦有限公司正式改製為七喜電腦股份有限公司。

從1997年到2007年,10年間,七喜已經從一個十幾人的電腦公司慢慢蛻變為一個總資產十多億、年創利稅上億元、員工幾千人的3C製造廠商。

1996年,恰逢全國各地爭創品牌PC的熱潮。用易賢忠的話說“看著人人都做,心裏也癢癢”。

因為工作的關係,易賢忠認識了全國各地的電腦配件經銷商。他想,經銷商有資金,又有渠道。如果創立一個品牌,就一定能迅速在全國打開市場。

易賢忠把所有的身家都押進去,注冊了一個品牌,取名為七喜。易賢忠希望自己的產品能每天給人們帶來快樂。1997年品牌創立時,市場已經被幾大知名品牌占領。易賢忠擔心消費者不接受七喜,所以首先主攻大學市場,他相信老師更看重產品的性能,更能發覺一個新產品的優點。易賢忠將電腦送到中山大學等高校,讓教師先免費試用。試用後,學校覺得不錯,於是開始購買。

在配件行業摸爬滾打3年多,易賢忠在經營品牌PC時思路獨特:“經營電腦,要的是速度。”

電腦的配件每天都在降價,降幅最高時一天達10%。為了迅速地將產品賣出去,易賢忠獨創了內部拍賣製。公司分為8個銷售部,每個部每個月都有銷售任務,如果一個月後哪個銷售部的貨還沒賣完,就在公司內部實行拍賣,拍賣的損失由那個部門承擔。兩個月後,貨仍賣不出去就折成配件出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