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1章 尹明善:獲利路有三,我隻創新求發展(1 / 3)

尹明善,1939年出生於重慶。12歲起就做小買賣,養活自己和母親。高中畢業後先後做過電大英語教師和出版社編輯。1992年,尹明善以20萬元創辦重慶轟達車輛配件研究所,進入摩托製造業。2001年,尹明善以5580萬元收購寰島紅俱樂部。2003年,尹明善已經把重慶力帆集團發展成擁有17億資產的大型民營企業,個人資產近5億元人民幣。2005年,榮獲由國家民政部和中華慈善總會頒布的“中華慈善獎”,成為重慶市唯一獲此殊榮的企業家。2009年,力帆被中國品牌研究院評選為“國家名片”,是摩托車行業唯一入選品牌。

尹明善於1950年代後期的“反右運動”中被打成右派分子,在重慶一所中學讀高三的他被清退,進入一間工廠勞動,三年後又被懷疑是“反革命”,監禁10個月後到勞改農場勞動,直到1970年代末改革開放號角吹響後才徹底獲得自由。

1985年,尹明善下海成立“重慶職業教育書社”,用了不到4年的時間,就已然成為重慶最大的民營二渠道書商。盡管當年正是書商吃香的時候,但他卻突然將激昂的旋律中止,宣告退出。

1992年,對機動車並不了解的尹明善不顧親友的反對,決定造摩托,把掘來的第一桶金全部投資到自己的“轟達車輛配件研究所”。他站在不到40平方米的租用車間裏,對9名手下說要造出全中國沒有的發動機。

2001年,離轟達車輛配件研究所創建不到10年的時間,尹明善的重慶力帆摩托車發動機的產銷是184萬台,銷售收入達到38.5億,納稅為1.136億元。這時他的產品已經遠銷40多個國家。

但是,尹明善並不是就此收手,反而開始張羅生產汽車的牌照來。他分別給長安汽車、一汽、二汽發出公函,提出以白送力帆汽車公司20%股份的代價來共享他們的轎車牌照,在對二汽多次考察的過程中,尹明善甚至想“實在不行就把送股的比例提高到30%、40%,甚至一半”,但合作未果。

最終,尹明善選擇了千緣公司合作,一家位於上海從未開發過整套汽車模具的民營小廠。據了解,這家公司甚至還得與中國台灣和日本企業同時合作,才能最終完成這個從未承接過的訂單。選擇的理由很簡單,報價足夠低,就合作。

設計及整車開發,尹明善選擇了一家民營汽車設計公司同濟同捷合作整車開發,理由同上。即使這家公司成立才短短幾年,而且當時從未開發過整車轎車。

設備上,尹明善曾一度寫信給時任重慶長安董事長尹家緒,希望能夠借用重慶長安的淘汰微車生產線進行生產,以降低入行成本和資金投入,但遭到尹家緒的拒絕。

2004年,尹明善遇到差點讓力帆汽車夭折的艱苦一年。

這一年,國家發改委出台的《汽車產業發展政策》,按照這個政策,像力帆這樣的轎車項目,屬於“現有汽車生產企業跨產品類別生產其他類別汽車整車產品”,必須獲得國家發改委的核準。按照發改委汽車產業發展政策的要求,力帆在三年內不僅僅要實現投資20億以上的累計投資,還需要有自己獨立的研究機構和5億以上的研發投入。

這一政策使力帆試圖獲取轎車準生證的目的落空。當時得知該消息,尹明善非常沮喪。

轉機出現在2005年。這一年9月,中共十六屆五中全會召開,這次會議提出要重視自主品牌和自主知識產權。以此,力帆汽車的命運鬥轉,一向以自主品牌和自主知識產權來爭取資源和關注的尹明善,最終獲得國家發改委列入轎車生產目錄的批文,正式進入合法造車的大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