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5章 李彥宏:不做第一,超越第一(2)(1 / 2)

目前,Google在全球投入搜索引擎技術開發的技術人員上千人,研究全球100多種語言的搜索技術,而百度目前700多的員工規模中,接近一半以上的技術人員,研究單一的中文搜索技術。可見,在中文搜索引擎市場上百度相對於Google的優勢是非常明顯的。事實上,2003年之前,Google一直遙遙領先,但隨後Google在中國市場上的流量就開始落後於百度,到了2005年,中國著名互聯網研究機構艾瑞谘詢(iResearch)進行了“中國網民最常使用的搜索引擎”調查,調查數據顯示,百度搜索已經覆蓋95%的中國網民,人數超過9000萬。在中國,占48.2%的網民將百度作為網絡搜索的首選工具,比排名第二的Google高出近20個百分點。

搜索引擎是將互聯網有用的網頁抓取回來,並根據排序規則建立了網頁索引,用戶在使用搜索引擎進行檢索時,就可以以極快的速度找到相關性高的網頁了。然而如果單純依靠靜態的蜘蛛程序抓取規則和排序規則,一些惡意的網站就可以利用這些規則,來進行所謂的網站優化,從而賺取更高的網站排名。因此運作一個好的搜索引擎需要的很多資源如“蜘蛛程序”、“分詞技術”、“排序規則”和“反作弊程序”等,以屏蔽掉那些通過作弊手段來賺取互聯網排名的網站。目前百度在這方麵的技術已經基本成熟,在其“競價排名”的業務中,已經很難通過作弊手段來獲利,從而能保證正常業務的順利開展。

百度是一家非常重視技術的互聯網公司,非常專注搜索,而且一直專注中文搜索引擎領域,同時進行了細分,在網頁搜索及在很多方麵做得非常出色。它的這種專注為它贏得了在單一技術上的領先優勢,這種優勢又為其在股票市場上贏得了上佳的表現:2005年8月5日百度在美國納斯達克交易所掛牌上市,股票發行價為27美元,在首日的交易中,以66美元跳空開盤,股價最高達151.21美元,收盤價122.54美元,漲幅達354%,創下美國股市5年來新上市公司首日漲幅之最。一日之間,百度的市值達到了近40億美元,超過了網易、新浪、盛大三家之和,成為一家受世界矚目的上市公司。

百度的股權激勵計劃是中國互聯網公司中最優厚的激勵計劃之一。

一個成功的IT公司的背後,總有一個成功的團隊在支撐著它的運作。

創業之初,百度是如何激勵團隊努力,如何讓員工共享公司未來成長的?如何在競爭格局多變的搜索引擎市場中留住公司的核心管理人才?如何在激烈的行業競爭中留住核心技術人才?如何對百度創業團隊的卓越貢獻給予回報?這裏麵有李彥宏特定的股權激勵法。

期權是股權激勵形式之一,它是給予期權持有者這樣一種權力:持有者可以在規定時期(行權期)內以約定的價格(行權價)購買一定數量的本公司股份(此過程稱為行權)。期權持有者的收益就是行權價與行權日市場價之間的價差。如果行權日的市場價低於行權價,期權持有者可以選擇不行權。在行權之前,期權持有人不能從中獲得任何收益。期權激勵的對象適合高科技、創業公司、IPOS公司等,已經成為現代公司激勵機製中越來越重要的一種形式。

其實,對任何高科技公司而言,其發展嚴重依賴核心管理人員和技術人員效率的發揮,如果不能激勵核心管理人員和技術人才發揮潛能,發展效率必然受到損失。在2000期權計劃中初期,李彥宏通過一次性授予管理層和核心員工期權來進行長期激勵。隨後,李彥宏開始分期授予管理層和核心員工期權。

上市前夕,百度的董事會成員和執行官所占有的股份達到29.5%,而百度股權中將有5.5%為普通員工所持有,這並不包括公司高管的股權和前期已經行權的員工持股。

終於,2005年8月5日,百度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這家創辦不到6年的中國互聯網企業,首次公開募股共發行404萬股美國存托憑證,每股27美元,融資1.091億美元。發行當日漲幅高達354%,成為美國股市5年來新上市公司首日漲幅最大的股票之一。按照上市首日收盤價計算,百度市值已經達到39.58億美元。百度CEO李彥宏擁有22.4%的股份,身價已達到9.2億美元。百度的上市不僅使李彥宏一個人身價倍增,同時在百度內部還一下子產生了6個億萬富翁、51個千萬富翁、240多個百萬富翁,甚至當時業界還流傳“百度連前台小姐都是百萬富翁”的說法。

上市後的百度,其董事和執行官共同持股29.5%:CEO李彥宏25.8%、技術副總裁劉建國1.1%,首席財務官王湛生1.1%,首席運營官朱洪波1%,副總裁梁冬0.4%。同時,公司的其他員工共持有5.5%的股份。這樣,管理層和員工持股也能夠形成一種持股文化,形成公司內部的平等和穩定的氛圍。當然最重要的是,這能夠促使百度管理團隊和員工共同努力工作,為將來期權行權時能將“紙上富貴”變成拿在手裏的真金白銀。這樣通過期權計劃,百度的核心管理層和核心員工通過期權能夠在未來獲得自己的股權。知識的價值在這裏得到了充分的承認。通過期權激勵,百度形成了一個核心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