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裏巴巴能形成現在的龐大規模和享譽國際的知名度是和馬雲的擇才密不可分的。現在阿裏巴巴已經成了一個讓其他企業羨慕的“精英團隊”。馬雲沒有否認,也沒有認同。是精英與否對阿裏巴巴來說,意義並不重要,說得再好不如做出來給別人看。在這裏有一個值得我們去注意的小細節,企業頗具規模後,招聘人才的門檻自然就高了,“精英”也會把自己收斂起來,變得和“不太聰明的人”一樣。但是他們的能力卻比“不太聰明的人”高出一截,隻要他們把心態放正,把企業的價值觀看正,那麼阿裏巴巴也不會拒人於門外。
其實這樣做的主要目的是要把所有人的價值觀統一起來。心太細的人考慮得太多,細密到什麼細節問題都要往裏紮,紮進去就出不來了,他就成了一個“異類”。這是精英人才最容易犯的弊端。做比較的話,即便是他對企業做出的貢獻非常大,還是弊大於利,不如舍棄。有共同價值觀的人,心態都很平和。他們不會死鑽牛角尖,他們會認為自己所學不足,會把精力全都投放到工作中去;他們會聽取別人的意見,彌補自己的不足。這樣的人單個確實比不上精英,但是一旦聯合起來,卻是要比單個精英或者精英團隊強上百倍。因為那時候他們已經成為了一個堅不可摧的群體,他們的理念一致,沒有分歧。想要做到這點就必須接受企業心態的熏陶。
馬雲說,我覺得人才進入我們這個公司以後,必須要認同我們的文化,認同我們的理想。如果他不認同我們公司的目標——要做80年,或者認為,最好80年上市以後,大家分手就走。算了,這些人就不應該讓他進來。
中國企業很少說使命感、價值觀、理想和共同目標,而國外講得最多的就是使命感和價值觀。誰都知道現在的阿裏巴巴公司,有一個彙聚了世界精英的團隊,但是,平時我們用人時,“精英”卻不是首選,甚至連第二都排不上。我們選的是對公司的價值觀有認同感的人。
保證公司的價值觀是必須首先考慮的一個問題。阿裏巴巴在招聘新人時,就注意選擇那些價值觀符合公司標準的人。這樣一來似乎是在不是“精英”的人中又篩選了一部分。同時也在暗示,阿裏巴巴有自己對“精英”的認識概念,他們會選用那些取向與公司價值觀相符的人,以便能夠使企業在內部建立一個共同的目標。如果企業雇用的人在價值觀上與企業文化不相符,那他就會認為企業所從事的商業不值得,那企業還怎麼能希望他把該做的事做好呢?
馬雲的“精英隊伍”是所向披靡的,但馬雲卻一直在告誡他們的員工,我們這裏沒有精英,精英都在別的企業中,可是我們這些不是精英的人組合在一起,爆發力是比“精英團隊”更強大的,事實證明馬雲所說的是對的,但是要做到這一點又談何容易呢?如果你此刻在想,我能不能?那麼就應該把所謂的疑問拿開,不要瞻前顧後。人才的篩選並不需要技術含量,精英——是團隊整體發揮出來的,整個團隊就是一個精英。
1.創業者最好的大學就是社會大學。
2.什麼是團隊呢?團隊就是不要讓另外一個人失敗,不要讓團隊任何一個人失敗。
3.人永遠不要忘記自己第一天創業時的夢想。
4.永遠要相信你邊上的人比你聰明。
5.作為一個領導人,應該控製自己的情緒,很多時候發脾氣是無能的表現,合理的情緒控製對於團隊的和諧,以及穩定軍心有很大作用。
6.最優秀的模式往往是最簡單的東西。
7.在今天的商場上已經沒有秘密了,秘密不是你的核心競爭力。
8.權威是你把權給別人的時候,你才能有真正的權利,你懂得傾聽,懂得尊重,懂得承擔責任的時候,別人一定會聽你的,你才會有權威。
9.小公司的戰略就是兩個詞:活下來,掙錢。
10.一個成功的創業者,需要三個因素,眼光、胸懷和實力。
11.創業時期千萬不要找明星團隊,千萬不要找已經成功過的人;創業要找最適合的人,不要找最好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