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2章 李書福:讓我們的汽車走遍天下(1)(1 / 3)

李書福,1963年出生於浙江省台州市路橋區。哈爾濱理工大學畢業,1984~1986年,任浙江台州石曲冰箱配件廠廠長;1992~1995年,在國內著名大學深造;1995至今,任吉利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浙江吉利控股集團董事長。曾先後榮獲全國優秀鄉鎮企業家、青年改革家、經營管理大師、十大民營企業家、中國汽車界風雲人物、中國汽車工業(50年)傑出人物、浙商年度風雲人物等榮譽。2011年福布斯全球富豪榜上,李書福成為中國汽車業首富。

1984年,年僅21歲的李書福憑著籌集到的1萬多元,租了5間舊房子,與人合夥辦起了北極花冰箱廠,開始了新的創業之路。他的冰箱廠經營得紅紅火火,取得了非常好的效益,一年的營業額有四五千萬元。

電冰箱廠為李書福賺到了非常大的利潤,可以說是他事業的起步,然而,由於國家政策的調整,李書福不得不放棄了電冰箱的生產。停止了電冰箱的生產以後,李福就到深圳讀書,學習經濟管理,兩年的學習讓他如虎添翼。

從深圳大學念完書回到台州後,李書福首先想到的就是如何重整旗鼓。這時的李書福敏銳地意識到,摩托車行業將是一個有著廣闊前景的行業,投資於此肯定會有收獲。結果他在國家機械部碰了一鼻子灰,無奈地回到台州。

生產摩托車的希望落空了,李書福沒有氣餒,他開始將目光投向更廣闊的天地,尋找適合自己的事業。經過調查,李書福發現鍍鋁裝飾板材市場前景廣闊,全國已有的2家生產廠,產品質量不理想,他果斷決策,迅速出擊,立即拍板上馬。

1991年,李書福開始了建材的生產,這次選擇可以說是他事業騰飛的起點。

但是,那個生產摩托車的夢卻依然藏在李書福的心靈深處。他在苦苦地等待著時機,而時機也悄然而至了。讓人佩服的是,在失敗的時候,麵對新的投資決策,李書福的嗅覺依然極為敏銳,摩托車在後來果然成了吉利集團新的利潤增長點。

一天,李書福得到消息,杭州有一家國有摩托車廠快要倒閉了。他心裏一動:何不與這家摩托車廠合作呢?我可以出資金,他們可以出生產權。李書福馬上行動起來,他找到這家國有摩托車廠的領導,經過一番討價還價,雙方終於達成了合作協議。

1992年,李書福的浙江吉利摩托車廠終於在曆盡艱辛之後成立了。產品一麵世,便受到市場的熱烈響應,用李書福的話來說就是:“簡直賣瘋了!”

1994年,當吉利踏板式摩托車還如火如荼之時,李書福做出了更驚人的決策:造汽車。當他向當地計經委領導表達這個念頭時,立刻受到警告。

吉利找到的突破口是在1997年收購了四川德陽一個瀕臨破產的國有汽車工廠。本來異地生產也是不允許的,但吉利後來還是設法克服了這個限製。這一年,吉利的汽車項目獲得批準;1998年,吉利在台州的臨海市建成第一個轎車生產基地。

1998年8月8日,第一輛吉利“豪情”在浙江省臨海市下線,這標誌著第一輛由民間資本、中國人自主開發設計的汽車誕生。

1999年,吉利生產汽車1600多輛,幾乎都賣出去了。2000年,吉利的汽車銷售量一躍升至10008輛。

2001年下半年,吉利與江南機器廠合資成立江南吉利,準備生產公司新開發的車型。

至此,吉利控製了臨海、寧波和上海浦東3個汽車生產基地,完成了吉利進入汽車工業的基本戰略架構。2001年11月9日和12月26日,吉利豪情和美日係列的4款車登上國家經貿委發布的中國汽車生產企業產品公告,使吉利集團成為中國首家獲得轎車生產資格的民營企業。吉利名正言順地扛起了民族汽車工業大旗,走上了發展民族汽車工業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