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章 儀表儀容禮儀(1)(1 / 3)

追求儀表美

我們大家都敬重和欽佩周總理,不僅是因為他知識豐富、思維敏捷、談吐機智、彬彬有禮,他的堂堂儀表、翩翩風度也是我們心中儀表美的楷模,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有一次,周總理到非洲訪問,當飛機快要降落時,總理一邊說“我也該整理一下了”,一邊抬起左手,五指分開,從前額至腦後梳理起頭發來,然後兩隻手同時從兩鬢向後,把頭發撫平。他的頭發本身又黑又亮,經過梳理,顯得更有風采了。整理完頭發,周總理又兩手舉到眉心,用食指和中指輕輕夾著兩道長而濃的眉毛,從眉頭順勢抹到眉梢,再用手掌輕搓麵頰。最後站起身,從上到下撫平衣服。

在外事活動中,周總理始終保持著昂揚的精神麵貌、整潔的儀態儀表。在機場迎送外賓、舉行儀式的時候,無論夏日裏驕陽似火,還是寒冬裏狂風凜冽,他始終堅持既不戴遮陽帽,也不戴防寒帽。遇到降雨飄雪的惡劣天氣,他不僅自己不打雨傘,不穿雨衣,也不允許外交部禮賓司的同誌們打雨傘穿雨衣。他說,往往第一印象會給人留下最深刻的記憶,我們應該給每一個外國朋友留下好的印象。

1972年2月21日,美國總統尼克鬆激動而興奮地走下“空軍一號”飛機時,周恩來總理正不卑不亢地守候在舷梯旁。他給尼克鬆留下的第一個深刻印象就是:“周恩來站在舷梯腳前,在寒風中不戴帽子。”

外事活動如此,國事活動也是如此。周總理永遠都是風度翩翩、溫文爾雅地出現在每一位客人麵前。人們從他那整潔的儀表,看到了他美好的心靈。

儀表儀容禮儀從上麵這一段描述中可看出,周總理是重視儀表美的,重視“第一印象”。他認為,儀表能代表人格、國格,不容忽視。我們青年學生也應從小重視儀表、風度,追求儀表美。尤其在改革開放的今天,國際交往日益增多,我們每個人的儀表也同樣代表著民族的素質,我們應當以炎黃子孫特有的氣質,端莊、文雅、秀美的儀表展現在世人麵前。

學生儀容、儀表、儀態的禮儀

衣著得體:中小學生的日常著裝要符合年齡特點,特別是符合學生身份,整潔大方。少先隊員、共青團員依照規定佩戴紅領巾或團徽。學生不化妝、不戴飾物、不燙發,男生不留長發。

參加集會、聽講時坐正立直。坐正:頭正頸直,上體與座椅靠背基本垂直。立直:抬頭挺胸,上體、雙腿與地麵垂直。

行走穩健:行走姿勢正確、步幅適中,穩健有力。在樓道、教室行走時,慢步輕聲;在街道上,靠右行走;不搖肩晃臀,不多人勾肩搭背行走。

談吐舉止文明:是儀表的綜合要求。與人交談時,態度誠懇,語言文明。待人接物中,表情自然,動作大方。

儀容儀表的清潔

清潔的儀表,得體的修飾,往往影響著工作的效果,不能忽視。心理學上講的“首因效應”,即人的知覺的第一印象往往形成頑固的心理定勢,通常在30秒內形成的第一印象,對後期一切信息將產生指導效應。

個人禮儀、儀容儀表的清潔:

清潔是儀容美的關鍵,是個人禮儀的基本要求,也是當今社會與人交往、取得成功的必要條件。

1.麵容清潔

要求每日早晚洗臉,清除附在麵部的汙垢、汗漬等不潔之物。正確的洗臉方法有助於保持皮膚的彈性,保持血液循環良好和新陳代謝的正常運行,因此要注意洗臉的方法。首先用溫水先潤濕臉部,然後用適當的清潔劑(洗麵奶、香皂、洗麵膏等),用手由下向上揉搓、打圈。手經過鼻翼兩側至眼眶周圍正反打圈,從上額至顴骨至下頜部位反複打圈,由頸部至左、右耳根反複多次。這是借助於光滑的洗麵材料而起到對皮膚的按摩作用;再用溫水衝淨麵部的洗麵用料;最後用涼水衝洗,令毛孔收縮。為了養護麵容,平日多吃水果蔬菜,多喝水,以保持足夠的水分,防止皮膚粗糙幹燥。要保證足夠的睡眠,使麵部看上去紅潤。夏季要及時擦去臉上的汗,不要讓其淌在臉上。冬天在外出前要擦好潤膚產品,以便保護肌膚。

2.口腔清潔

保持牙齒清潔,要堅持早晚刷牙。常規的牙齒保潔應做到“三個三”,即三頓飯後都要刷牙;每次刷牙的時間不少於三分鍾;每次刷牙的時間應在飯後三分鍾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