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章 言談舉止禮儀(1)(3 / 3)

談吐原則與藝術

談吐原則:言談應該遵循一定的規律和原則,做到言之有據、言之有理、言之有情、言之有文,才能使交談達到理想的效果。

1.明確的目的性原則

堅持“有意而言,意盡言止”、“話由旨遣”的原則,明確談話目的,是取得成功交談的前提條件。隻有目的明確了,才知道應該準備什麼話題和資料,采取何種談話風格,運用哪些技巧,從而做到有的放矢,臨場應變。如果談話目的不明確,漫無邊際,不僅浪費了時間,而且也是失禮的。所以談話之前,預先想一想要獲得的效果並為之努力,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是交談成功的必備條件。

2.對象性和適應性原則

談話要有強烈的對象意識,適應語言表達的環境即適應語境,話因人異,根據談話對象的年齡、性別、職業、社會地位、文化知識水平及思想狀況區別對待。《漢書·藝術誌·鄧析》中有文:“夫言有術,與智者言,依於博;與博者言,依於辯;與辯者言,依於要;與貴者言,依於勢;與富者言,依於豪;與貪者言,依於利;與勇者言,依於敢;與愚者言,依於說。”話講得好不好,不僅要看話語是否恰到好處地表達了自己的思想感情,尤其還要看談話內容是不是符合談話對象的需要,對方是否樂於接受。好朋友碰到了不順心的事,正在煩惱之中,這時,即使開一個很小的玩笑,也可能引起不快,宜表同情,多加勸導;與殘疾人相處,更不宜說有傷對方自尊的話;喜慶場合,談些天災人禍、某人去世等倒黴話題不會受人歡迎;遇到正辦喪事的人,隻應講些節哀的勸慰話。總之,交談中多談些對方喜歡聽的話總是相宜的,人喜則語言易入,包括提建議,提出批評更要講究方式、講究藝術,注意環境與場合,讓對方心悅誠服地采納、接受。

3.分寸性原則

在人際交往中,談話要有分寸,認清自己的身份,適當考慮措辭,哪些話該說,哪些話不該說,哪些話應該怎樣說才能獲得更好的交談目的,是講究談話禮儀應注意的。同時還要注意講話盡量客觀,實事求是,不誇大其詞,不斷章取義。講話盡量真誠,要有善意,盡量不說刻薄挖苦別人的話,不說刺激傷害別人的話。

4.忌談話題不談不問

人家不打聽的消息,別隨口亂提,人家不提的問題,別信口分析,這也是談吐禮儀要遵循的原則。交談時,一般不要涉及疾病、死亡災禍等不愉快的事情,如果對方主動談起,應誠意地表示關心、同情,說些有節製的勸慰語。不談那些荒誕離奇、黃色淫穢的傳聞。年齡、婚姻、住址、收入、經曆、信仰等屬於個人隱私的問題,交談中一般不該徑直深入詢問。對方不願意回答的問題不要追問,不刨根問底,不經意之間一旦提出對方反感的問題應表示歉意或立即轉移話題。交談時還應注意不直接批評長輩和身份高的人,注意親疏有度,“交淺”不“言深”,是一種交際藝術。

交談藝術

在一切使人喜悅的藝術中,說話的藝術占第一位,隻有通過它才能使被鈍化的感官獲得新的樂趣。談吐禮儀是通過優化語言來提高表達效果的,這就是談吐藝術。優化語言的具體方法可因人、因時、因地而異,其主要方法有:委婉法、幽默法、模糊法和暗示法。

1.委婉法

委婉是一種既溫和婉轉又能清晰明確地表達思想的談話藝術。它的顯著特點是“言在此而意在彼”,能夠誘導對方去領會你的話,去尋找那言外之意。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委婉含蓄的話,不論是提出自己的看法還是向對方勸說,都能比較適應對方心理上的自尊感,使對方容易讚同,接受你的說法。有些話,意思差不多,說法稍有不同,給人感覺卻大不一樣,如:誰——哪一位?不來——對不起,不能來。不能幹——對不起,我不能做。什麼事——請問你有什麼事?如果不行就算了——如果覺得有困難的話,那就不麻煩你了。前者太直白,後者委婉動聽了許多,讓人容易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