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章 言談舉止禮儀(4)(3 / 3)

坐姿包括就座的姿勢和坐定的姿勢。入座時要輕而緩,走到座位麵前轉身,輕穩地坐下,不應發出嘈雜的聲音。女士應用手把裙子向前攏一下。坐下後,上身保持挺直,頭部端正,目光平視前方或交談對象。腰背稍靠椅背,在正式場合,或有位尊者在座,不能坐滿座位,一般隻占座位的2/3。兩手掌心向下,疊放在兩腿之上,兩腿自然彎曲,小腿與地麵基本垂直,兩腳平落地麵,兩膝間的距離,男子以鬆開一拳或二拳為宜,女子則不鬆開為好。非正式場合,允許坐定後雙腿疊放或斜放,交叉疊放時,力求做到膝部以上並攏。

無論哪一種坐姿,都要自然放鬆,麵帶微笑。在社交場合,不可仰頭靠在座位背上或低著頭注視地麵;身體不可前俯後仰,或歪向一側;雙手不應有多餘的動作。雙腿不宜敞開過大,也不要把小腿擱在大腿上,更不要把兩腿直伸開去,或反複不斷的抖動。這些都是缺乏教養和傲慢的表現。

言談舉止“放大”你的形象

言談舉止是一個人精神麵貌的體現,要開朗、熱情,讓人感覺隨和親切,平易近人,容易接觸。

很多人在社交中總擔心沒有出眾的言談來打動大家,吸引別人的注意,以致於造成精神上的緊張,使表情、動作都變得十分僵硬,這都是自尊心太強造成的。因此,應放鬆心情,保持自己的既有特點,而不要故意矯揉造作。有的人在亮相時昂首闊步,氣勢逼人,在跟別人握手時要像鉗子般有力,跟人談話時死死盯住對方……這樣故作姿態,不僅會令別人感覺難受,連你自己也覺得別扭。其實最好的辦法是保持你原有的個性和特質。

言談要有幽默感。在社交中,談吐幽默的人往往取勝。沒有幽默感的人在社交中往往會失敗。在交際場合,幽默的語言極易迅速打開交際局麵,使氣氛輕鬆、活躍、融洽。在出現意見有分歧的難堪場麵時,幽默、詼諧便可成為緊張情境中的緩衝劑,使朋友、同事擺脫窘境或消除敵意。此外,幽默、詼諧還用來含蓄地拒絕對方的要求,或進行一種善意的批評。平時應多積攢一些妙趣橫生的幽默故事。

腿姿——人的情緒和意識

腿部雖屬身體的下端,但它往往最先表露潛意識。談話中,當人們不願意把內心的焦躁不安明顯地表露在臉上或者身體其他部位的大幅度動作上時,往往就用離開他人眼睛最遠的部位來表達,即輕輕地搖動腿部或抖動腿部。因此,腿部也能表現人的情緒和意識。

不論坐著站著,腿部常常呈現出這樣三種姿勢:兩腿分開、兩腿並攏和兩腿交叉。兩腿分開是一種開放型姿勢,顯出穩定、自信,並有接受對方的傾向。兩腿交叉是一種防禦性姿勢,往往顯得害羞、忸怩、膽怯,或者隨便散漫、不熱情、不融洽,如站立時的別腿姿勢,坐著時的架腿姿勢(蹺二郎腿)。架腿姿勢通常是控製消極情緒的人體信號,專家們說它“頗有不拘禮節的意味”(莫裏斯),對於女性來說,這是一種不可取的姿勢,這種毫無拘束的姿態或許會給人放肆、自大或過於隨便的印象。兩腿並攏的姿勢則過於正經、嚴肅和拘謹,如立正、正襟危坐,雖然鄭重其事,卻令人緊張、壓抑,自己也不舒服。

我們主張兩腿分開的姿勢。站立時,兩腿張開,兩腳平穩著地成“丁”字形(或平行相對,或一前一後),軀幹伸直,不要屈膝和彎腰弓背,否則顯得消極懶散,無精打采。坐宜端坐,即兩腿稍稍分開,間距不超過肩寬(女性更要注意不過分叉開),腰板輕鬆地挺直,這樣顯得自然、從容,情緒飽滿。當然,如果是朋友在一起,間或架架腿(女性則宜交叉腳踝),也無可厚非。

一般來說,在人多的場合宜站著講話,這既是出於禮貌,對聽眾表示尊重,又便於發揮各種體態語的作用,充分顯示你的氣質、風度和力量。我國當代著名演講家曲嘯說:“要想從語言、氣質、神態、感情、意誌、氣魄等方麵充分地表現演講者的特點,也隻有在站立的情況下才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