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聲音清晰明朗,語氣語調控製在最佳狀態語氣語調最能體現細致微妙的情感。語調過高,語氣過重,會讓對方感到你尖刻、生硬、冷淡、剛而不柔;語氣太輕,語調太低,會讓對方感到你無精打采,有氣無力。一般說來,語氣適中,語調稍高,聲音清晰明朗,尾音稍拖一點,會讓對方感到親切自然。打電話的姿勢也會影響聲音效果,如果打電話時彎腰躺在椅子上,說話時氣流不通暢,傳給對方的聲音是懶散的,無精打采的。若坐姿端正,發出的聲音就會親切悅耳,充滿活力。所以打電話時,即使對方看不見,也應保持端正的姿勢。另外,打電話過程中請不要吸煙、喝茶、吃零食,否則就是對對方的不尊重。
5.電話通訊的其他禮儀
接電話最好養成左手拿話筒的習慣,這在快節奏、高效率的企業公司尤為重要,因為接電話時需要記錄的時候非常多。這樣做是為了右手便於記錄。打電話前最好把要談的重要事情預先整理做成記錄(目的明確),這樣可以提高談話效率。接電話應迅速,一般應在電話鈴響三聲之內接聽,最好在聽到一次完整的鈴響後即拿起話筒,讓對方長時間久等是不禮貌的。電話禮貌是維持良好人際關係的重要方式。我們接聽任何人來的電話不管找誰都要熱情、親切、禮貌,即使來電話要找的人與你有矛盾或是你不喜歡的人,也絕不該在電話中體現出不悅、不禮貌,因為那樣做隻能讓對方知道你是一個心胸狹隘、沒有修養的人,對方因此也會對你所在的單位產生不良印象。最後要談的就是使用公用電話,應互諒互讓,多為他人著想,盡可能縮短通話時間。
運用電話進行交談應怎樣講究禮貌
(1)首先應當盡快使對方了解自己是誰,通話雙方都應當報上自己的名字;
(2)如果需要找人,應請對方“稍等”,如該人不在,應有禮貌地給予回答;
(3)打電話應當使用簡潔明快有禮貌的語言;
(4)除非你了解對方的生活習慣,一般不要在早上8時以前或晚上9時以後給人打電話,中午也要注意對方的休息;
(5)打完電話應有禮貌地說“再見”,不要隨意中斷電話;
(6)如你正在開會或接待客人,為避免讓客人久等,應說明情況,請來電話的人改在其他時間再來電話;
(7)手機隻能在合適的場所才能打開,在會場、醫院、劇院、電影院等場所,均不宜使用手機;
(8)在飛機上禁止使用手機,在公共汽車、電車上使用手機也不合適;
(9)在餐廳用餐,必須離開桌子到餐廳一角去使用手機;
(10)打長途電話,特別是價格昂貴的地區,不要隨便要求對方主動打過來,可以問清時間後打過去;如果給國外打電話,還應弄清時差,以便不打擾別人休息,等等。
短信禮儀禁忌
案例一
閑來無事常常短信騷擾
一位女士在台下開會,會議冗長又沒太多實質性內容。閑來無事,她給朋友發起了短信:“幹嗎呢?在忙什麼呢?”朋友怕不回短信不禮貌,回答說:“正上班呢!”“有什麼好忙的?給你發個笑話放鬆放鬆!”這位女士開了三個小時會,發了兩個半小時短信,她的朋友呢,桌上的手機不斷地響起,不看又怕耽誤事,看了又是一通閑聊,不回好像還不合適。這位朋友一下午就因為這“信騷擾”什麼也沒幹成。像這位女士喜歡狂發短信的人現在並不少。
案例二
短信廣告攪了美夢
一天早上7點多,劉先生的手機突然響起,來短信了。劉先生上夜班,同事朋友上午一般都不給他打電話。這會兒睡得正香的劉先生不願意起來看短信。但他的手機有未接提示,如果不閱讀,每隔幾分鍾就會發出提示音,沒辦法,劉先生隻得爬出熱被窩。一看,劉先生真要氣歪了,原來是京城一家洋超市發來的促銷廣告,而劉先生很少去這家超市購物,也不知道超市是怎麼得到的電話。就因為這一個短信,劉先生的覺泡湯了。
這些場合不適合打電話
在會議中間鈴聲不斷響起、有人在台下沒完沒了地撥打、接聽電話已經成了大家深惡痛絕的事。在現代社會,很多人確實需要在同一時間內處理幾件事,但要從維護群體利益出發,能拖的會後解決,能提前的會前解決。換位思考一下,如果你在台上講話,下麵的人都在沒完沒了地打電話,你高興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