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做好電話記錄
如果對方要找的人不在,要盡量做好電話記錄工作。記錄內容包括什麼人、什麼時間打的電話、大概是要說什麼事(如果對方不願意不必強問)、對方有什麼要求(一看到字條馬上回電話,還是晚上再打電話等)。通常很多人在轉接電話時不予記錄或者記錄得非常簡單,隻有一個姓和一個電話號碼,這樣對方要找的人工作繁忙的話,這種電話可能得不到及時回複。
3.確認對方姓名身份盡量用褒義詞語替人轉接電話,確認對方姓名時,盡量要用褒義詞語。不要脫口而出,用習慣用語去確認對方的姓名。比如“您姓孫,是孫子的孫嗎?”“您姓冷,是冷淡的冷嗎?”諸如此類,讓對方聽了感到不快。其實可以改成“是孫子兵法的孫嗎?”“是冷熱的冷嗎?”在記錄對方電話號碼時,則一定要重複,以免記錯。
4.未經要接電話者同意不要輕易將手機號碼告訴對方轉接電話時,如果來電者要找的人不在,對方詢問手機號碼時,轉接者一定要經過要接電話者同意才能把手機號碼告訴對方。否則可能嚴重幹擾到要接電話者的工作或生活。
5.講究口德不亂傳閑話
如果轉接到了一個敏感人物的電話,比如大家懷疑某某跟某某有特殊關係,恰好某某打電話找某某時被你接到了,這種時候千萬不要捕風捉影,不要去轉告第三人“誰給誰來電話了”,更不能在旁邊偷聽對方的電話內容。不論是緋聞還是麵對關係過於緊密的上下級,接電話者都不能妄自猜測,隨意傳播。隨意猜測傳播嚴重破壞了正常的人際關係。
打電話的行為禁忌
案例一
問候不敬讓對方反感
“喂,你給我找一下某某某。”一位先生有急事給某客戶打電話,撥通電話後,高聲地讓接電話者去找人。正好那天接電話者心情不佳,聽到這種電話心情更是不爽。而且接電話者也知道他要找的人正在開會,這時也不能接聽電話。於是接電話者不高興地說:“他不在。”隨即掛掉了電話,這位先生也不知道客戶到底幹什麼去了,什麼時候才能打電話找著人,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他不知道造成這一結果的唯一原因是打電話忘了“客氣”。
案例二
不會問候破壞自己形象
一位先生給遠在俄羅斯留學的王姓朋友打電話。這位朋友居住在一個俄羅斯人家裏。因為這位先生不會俄語,他打電話時,聽到俄羅斯主人接起電話時,就一個勁地叫:“王、王、王”。俄羅斯主人聽到如此問候,非常生氣,事後問他的王姓朋友:中國人打電話都這麼沒禮貌嗎?俄羅斯主人由此對他的王姓朋友也產生了看法。實際上,這位先生說一句英語的“Hello,how are you!”就能解決問題。
就餐中別對著餐桌打電話
1.禮儀細節
參加宴會或與人一起進餐時,不能對著餐桌打電話,要離開餐桌。如果是茶話會,或者不方便離開餐桌,則要側轉身子,用手遮擋一下,防止唾沫濺到飯菜上。
2.不能接聽輕聲告知
如果正在開會或交談,不方便接聽電話,可以輕聲告訴對方,“對不起,正有事,回頭給你去電話”。事後則一定要主動給對方回電話。
3.司機打電話嚇壞乘車人
張小姐坐出租車,中間有人給司機打電話。隻見司機一手握著方向盤,一手拿著電話,顯得非常熟練和滿不在乎。張小姐在司機打電話時一直提心吊膽,惟恐警察看見,耽誤時間,更怕司機沒看見行人或車輛,發生什麼事故。
4.鈴聲攪亂音樂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