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0章葡萄的記憶(1 / 3)

周日朋友小聚,借助酒性回憶往事,掐指一算著實嚇了一跳,不知不覺中在吐魯番已經生活近四十年了。果然是時光如梭,光陰似箭啊。一萬四千多天裏,憑借對生活的感悟,零星地寫了一些關於吐魯番的散亂的文字,A4紙五號字印了240餘頁,將近三十萬字的文章。自己用了一周的時間仔細閱讀了一遍,感覺似乎還有許多話想說,但又怕自己堅持不下來,就想了寫長篇散文的辦法來抑製自己的懶惰。

以“葡萄雨”命名,是突來的意念。葡萄是吐魯番的特產,在整個綠洲128萬畝耕地裏,葡萄就占去了48萬畝。在我的眼裏,無論是大田成片的葡萄,還是庭院點綴的藤架,枝頭上跳躍的就是翠綠欲滴的雨絲,葉片上掛著的永遠是含情脈脈的淚痕。雨中的淚和淚裏的雨渲染的那種氛圍,一直縈繞在我的心頭,不甘寂寞的靈感時時撞擊著心頭上那根敏感的神經,讓你沉寂在思維的漩渦裏難以自拔,於是就想到了寫點東西。

我平時喜歡寫點東西,喜歡把自己的心情寫下來,喜歡把生活的過程記錄下來,也許是自己感情太細膩的緣故,日子裏喜歡聽一些悲傷的樂曲,喜歡看那些淒美的故事,很容易地被一些點滴的事情、情節所感動。

人生的曆程既漫長又暫短,生活裏遇到的不少友人給與過我的許多關注與關心,常常使我感動。我不願意讓這些珍貴的記憶隨著時光的消失而淡去,我要把它們一一記錄下來,在夜晚無聊的時候躺在床上慢慢地咀嚼與回味。我知道它會花去我許多生命的時光,但就是丟不下這些往事的羈絆。“學會忘卻”這句話對我無用,許多時候那些小時久遠的東西會突然地從腦子裏冒出來,酸甜苦辣五味俱全,攪得你心靈一陣陣發顫。

吐魯番是葡萄的世界,我隻要走進神秘的葡萄園裏,看到那些鮮綠欲滴、油光錚亮的葡萄葉,我的思維就會停止。此時此刻,似乎可以什麼都不想,也可以什麼都想。仿佛葡萄的世界裏就是自己一個人,輕鬆自在的看著葡萄葉下串串晶瑩剔透的葡萄,它們像個小孩子一樣安靜、甜蜜、幸福的睡著。風兒透過葡萄葉的間隙,輕輕搖曳著手臂粗的葡萄藤和筷子般的鮮嫩枝條,然後輕輕地撫摸著已有些醉意的葡萄果。風兒滿足了,消停了下來。而我的思緒似乎剛剛打開,突然有了渴望,想觸摸一下葡萄豐潤的臉旁。那肌膚細膩滑潤且富有彈性,像豆蔻年華的少女那般令人向往。

葡萄是吐魯番的生命,我隻要走進仙境般的葡萄城,看到葡萄長廊那布滿濃蔭的葡萄架,我的想像就會溢出心頭。此時的葡萄不再是純粹的葡萄,而是像籠罩的雨前雲霧,仿佛碰一下它那嬌嫩的肢體,雨水就會順從地飄下來,形成醉人的葡萄雨。

也許是吐魯番不常下雨的緣故,對雨的渴望就成為了一種奢侈的想法,任其你怎麼盼望也無用,吐魯番的雨就是成不了溪。因此我就把對雨的願望變成了想像,也就有了葡萄雨這個題目。

吐魯番總是和葡萄連在一起,葡萄總是與吐魯番密切相伴,從某種意義上說,沒有了葡萄,吐魯番就會失去許多色彩;沒有了吐魯番獨特的地理環境,吐魯番的葡萄亦會失去許多光澤。正是這些獨有的自然條件,吐魯番葡萄的產量才能在全國名列前茅,吐魯番葡萄的品質,才能在世界上首屈一指,才會有許多人慕名而來,才能有關牧村那首優美動人的《吐魯番的葡萄熟了》。

由此,我從吐魯番的葡萄身上感到了曆史的沉重。一種農作物,在一個地方生長了兩千多年,養育了六十萬人,並依托它頑強的生命創造了吐魯番輝煌的文化。從這個意義上講,它已經不是一種簡單的農作物,而是一本厚重的曆史書籍。我常常這樣遐想:究竟是吐魯番出產了葡萄,還是葡萄誕生了吐魯番。自認為這是個十分有意義的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