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0章葡萄的記憶(3 / 3)

吐魯番的葡萄經過兩千多年的發展,現在種植麵積將近50萬畝,培養出500多個優良品種。著名的有無核白葡萄、馬奶子葡萄、紅葡萄、喀什哈爾、黑葡萄,以及從國外引進的艾麥納、無核紫、無核紅、玫瑰香等品種,如今的吐魯番已成為名副其實的“葡萄博覽園”。

吐魯番的春天在西域地區是醒來最早的,吐魯番的葡萄自然比其他地方的葡萄綠的早些。因此,吐魯番的人比其他地方的人要幸運不少,沐浴春風早,感受綠意早,享受溫暖早。

吐魯番的葡萄從兩千多年前開始種植到現在,一直是初冬入土,開春出土。每到春天的季節,40多萬畝的葡萄藤都要經過葡農們那雙雙長滿老繭的手從土裏伸展開來,梳理上架。這個過程是漫長辛苦的,就像護理出生的嬰兒,需要足夠的耐心。

我曾親身經曆了這一過程,體驗過葡萄開墩的快意。先用砍土曼輕輕地刮去葡萄墩上的覆土,再用小鏟子掏空彎曲的葡萄藤下的積土,順著葡萄藤原先成長的方向,一枝一枝地拉直,牽引到搭建在渠道兩旁的立柱上,用鐵絲把葡萄枝條拴在橫在柱子上的鐵絲網上,然後,在葡萄的根部挖坑施入農家肥,澆上水,整個開墩的過程就得以完成了。

四五月份,吐魯番氣溫驟升,氣候特點是幹燥多風,在土裏埋壓了一冬天的幹渴的葡萄枝,經過大風的不斷吹動變得柔軟濕嫩、不斷地吸收養份,盡情地發枝吐葉,迅速地成長起來。

初夏是葡萄開花的季節。葡萄花很小,花期極短,在人們不經意間,一場春風過後就紛紛落地,剩下的就做了果。

吐魯番初夏的葡萄園十分壯觀,從艾丁湖畔到火焰山下,從葡萄溝到吐峪溝,從鄉村到城區,從大街到庭院,黑褐色的葡萄藤蔓在這片熱土上蔓延、擴張,綿延數百公裏都是綠色的屏障,滿目的蒼翠和美麗。

我喜歡在這個季節裏走進葡萄園,雖然城裏不缺乏葡萄長廊、葡萄庭院。我喜歡看顆粒般大小的葡萄串,喜歡看綠油油泛著光亮的葡萄葉,喜歡看披著滄桑老皮的葡萄藤和雨絲般的葡萄枝,喜歡看透過縫隙灑滿一地的斑駁陽光,喜歡看葡萄園縱橫交錯一望無際的綠濤,喜歡看經過火焰山夏風洗禮接出的尚未成熟的果實,更喜歡在月明星稀、夜闌人靜的時候,獨步徜徉在葡萄的世界裏吟誦“葡萄美酒夜光杯”美麗的詩句,體會葡萄帶給吐魯番人的那份獨有的幸福。我喜歡坐在葡萄架下,欣賞著架上串串晶瑩剔透的顆粒,和著吐魯番初夏涼爽的夜風,品味吐魯番特有的生活和文化。

初夏的葡萄園實在讓人著迷。一串串青葡萄掛在風裏,結結實實,光潔透亮,搖搖晃晃,像未成熟的少女,羞澀而大膽,爭相張揚著自己的個性,把吐魯番的初夏裝扮地分外妖嬈。

這個季節裏的葡萄溝、葡萄大街、葡萄雕塑、葡萄庭院、葡萄原野、葡萄晾房,處處流光溢彩;這個季節裏的葡農,心裏儲滿了希望,蓄滿了幸福,生產了喜悅;葡萄似乎理解了葡農急切的心情,見風瘋漲,不幾日小肚子就滾圓起來。

於是,人們在希望中倘徉,葡農的臉上開始洋溢著期盼的笑意,吐魯番沉甸甸的盛夏,豐收在望的日子,不久就要粉墨登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