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4章冬眠的葡萄(2 / 2)

這個過程簡單而科學,且富有韻味。我曾多次參加過這樣的勞動,切身體會到它的快樂。然而,我的心裏不斷的產生疑慮,曾多次詢問葡農們,能否通過什麼技術,不進行這樣繁瑣的勞作。讓葡萄像其他果樹那樣,隻進行簡單的修剪,使其自然越冬。每當此時,葡農們的頭都搖得像貨郎鼓似的:上天造就的東西是不能隨便改變的。

不曾想我這種天真的想法,經過科學技術人員30多年的潛心研究,近期竟有了突破性進展。

他們從2000年起利用毛氈和塑料布縫製而成的特殊“毛毯”,連續7年對紅柳河園藝場的葡萄進行覆蓋免埋越冬實驗。這種具有輕便、防寒、保溫三大優勢的“毛毯”,防寒保溫效果極佳,吐魯番可望結束葡萄埋墩越冬的曆史。

吐魯番盆地地理地貌特殊,光禿的礫石戈壁上會不時的出現一道道圓形的土堆,自然有序排列,蜿蜒連綿數裏,放眼望去,慰為壯觀,既有一絲神秘,又有幾多神奇;而廣袤的農村田野裏則會不時的出現一堆堆圓形的“墳堆”,也是自然有序排列,渾然連綿成片,抬頭望去,亦很壯觀,既有一份寧靜,又有幾多純樸。前者是名震世界的坎兒井建築的遺物,後者是名揚天下的吐魯番越冬葡萄的溫室。它們伴隨著吐魯番滄桑的歲月,一路從遠古走來。

我生活在這樣的盆地,久而久之,想法自然有點特別。我喜歡有時去冬日的葡萄園散步,站在卸去藤條的空架子下,任枯兀的寂寞爬上心頭。我喜歡透過架子間隙,看空中閑散的陽光一縷縷灑下,聞斑鳩厭煩的啼鳴。在這樣一個懶惰的冬日,雖然沒有了夏日裏碎綠花香的蔭涼,沒有了平素綠色的心境,但也能撩起人的情愫。

我目送著葡萄園慢慢的沉寂下去,一堆堆葡萄被輕薄的霜花所覆蓋。溝壑兩邊發黃的枯草隨風搖曳,平添了幾分蒼涼。麻雀在灑滿溝壑的葡萄碎葉間飛來飛去,嘰嘰喳喳叫個不停,空曠的天野越發生寂。我隨手撿起一枝散落的葡萄藤,拂去蒼老的藤皮,柔軟的肢體依舊。我索性將藤條折斷,露出翠綠的條芯,散發著淡淡的青澀味道。

我似乎懂得了季節變遷的道理,任何生命都是可以輪回的。聯想到學生時代學過的“物質不滅定律”,更加佩服自然的神力。人是有信仰的,於是產生了許多宗教;物也不例外,隻是過多的依附於自然。就像這冬眠的葡萄,千百年來堅守著自己的信念,任歲月無情的消失,始終保持著旺盛的生命力。

我想不到有什麼能比葡萄這樣多愁善感的了,由璀璨的生機開始,到蕭瑟的冬季落葉,彌漫在生命中該有多少動人的故事。在春季裏煥發青春,在夏季裏繁榮生命,在秋季裏自殘凋零,在冬季裏孤寂沉默……

這就是冬眠的葡萄,對蒼生有著無限癡愛和眷戀的情結,潛心積蓄著能量,為生命再一次的繁榮作著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