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鄯善縣境內,從戰國到漢唐遺留至盡的古城邦,保存較為完整的有墩買裏遺址、西格裏唐木遺址、大阿薩古城、小阿薩古城、柯柯亞古城、七克台韃子城、洋海厄格塔木城和連木沁大墩。墩買裏遺址位於連木沁鎮墩買裏村的火焰山坡底,出土有春秋戰國時期的磨盤和箭鏃。西格裏塘木遺址產生於魏晉時期,現存物品不多,較為珍貴的遺留是一座佛塔和一幢佛教寺院。魏晉南北朝時期的中國,政治動蕩,人心頹喪,主動接受佛教的慈悲教化,佛教沿絲綢之路向東循化,大阿薩古城、小阿薩古城內的佛教遺址,就是佛學東漸留下的足跡。七克台韃子城是唐代匈奴人建造的軍事駐地。柯柯亞古城建築在大小和卓時代,是一處保存完整的清代城堡,經過修複以後,已經成為新疆第一座進入性很強的影視城。
鄯善縣殘存的岩畫和石刻現有緣處,堿泉子岩畫位於北部天山腹地,烏浪蘇蒙古窩岩畫和高泉子岩畫位於七克台地界的天山東段。鄯善縣岩畫遺址比較集中,存留量大,圖案以人形、山羊、駱駝為主,個別岩畫反映古代種植和田園景象。
在魯克沁斯爾克普村的火焰山山穀上,保存著完整的唐代佛石,佛石上有雕刻臥佛、浮雕坐佛兩種組合。東邊石壁上有坐佛怨個、臥佛員個;北邊石壁上有浮雕坐佛圓組,每組分源排,每排有源個佛像。穀底還保存著刻有回鶻文字的巨石一塊,為研究古代回鶻文化留下了重要見證。
存留在鄯善縣境內的古城堡、古岩畫、古遺址,印證著中原文明和西域文明一次又一次的交流和碰撞。鄯善以博大的文化胸懷接納了多元文化的存在,才使今天的鄯善縣不斷發展並呈現出奇跡。
從無奈和困惑中崛起
從曆史風塵中走出來的鄯善縣,在經濟高速發展的同時,仍然沒有明確的精神歸依。從迷失中走出來,又在困惑中迷失,鄯善人富足了。富足起來的鄯善人卻總是找不到自己的根脈——曆史留給鄯善的陰影或許真得太沉重了,沉重到不得不開口叫屈的地步。
古樓蘭的主要地界,在今天的鄯善縣。但大多數人在尋找樓蘭、研究樓蘭的時候,輕率地忽略了承載過樓蘭數百年文明曆史的鄯善縣。
吐魯番的旅遊資源,有一半在今天的鄯善縣境內,但大多數遊客到吐魯番旅遊時,輕率地忽略了旅遊文化資源非常豐厚的鄯善縣。
被忽略的東西遠遠不止這些,讓鄯善人最心疼的,是鄯善縣土地上成長起來的葡萄、哈密瓜和石油,這些被鄯善看來是自己的東西,現在都成為別人的嫁衣。寬容大度的鄯善人於是編出這樣的民謠:吐魯番的葡萄哈密的瓜,出了油田叫吐哈。
鄯善縣氣候幹熱,降雨稀少,無霜期長,日照時間充足,行政區域以火焰山為界,分南北兩個部分。火焰山南麓的魯克沁、吐峪溝、迪坎鄉,是吐魯番盆地主要的哈密瓜產區;火焰山北簏的連木沁、漢墩、東巴紮、東湖、雙水磨,是吐魯番盆地最大的葡萄種植區。鄯善出產的葡萄和哈密瓜,無論品質還是產量,都超過新疆其他行政區域。鄯善人因此而認為,鄯善縣才是葡萄和哈密瓜的真正故鄉。
鄯善縣曾經是土哈油田會戰中心,從1952年起,土哈油田投入開發,到1956年底,全縣境內共勘探出36個油田。在一口口油井拔地而起的同時,鄯善的命運又一次遭受捉弄,不但油田名稱和鄯善沒有絲毫關係;而且石油生活基地也設在了鄯善以外的其他地區。
曆史的誤會,緣於幾百年來鄯善縣幾經變動的行政隸屬。據記載,清乾隆年間,哈密王向乾隆皇帝貢奉的新疆甜瓜,確實產於今天的鄯善縣東湖。乾隆皇帝喜歡吃哈密王貢奉的甜瓜,於是欽賜禦名,叫“哈密瓜”。哈密瓜名稱從此流傳下來。
鄯善於1951年建縣,從清至新中國成立以前,隸屬焉耆道。新中國成立後,鄯善先後隸屬烏魯專署和哈密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