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 從社會需求中發現商機(2)(2 / 3)

有的人認為,我沒有賺錢的資本,開公司沒有門路,辦工廠沒有資金,靠什麼去賺錢?有的人認為,他們受文憑與職業的限製,也與賺錢無緣。而薩和特與丹尼的致富經曆,則清楚地表明,隻要腦子活,商機處處有。

比如,目前我國報業發展迅速,報紙越辦越多,許多人隻發現自己訂報的選擇性大了,但腦子活的人則敏銳地發現報業的繁榮將給他們提供賺錢的商機。如報紙版麵的不斷擴增,稿件需求量也日漸增大,於是,一批專為報紙寫稿的“自由撰稿人”應運而生。有位姓劉的女士,上大學時讀的是經濟學專業,文筆不錯,時常有文章發表。畢業後分配到一家企業辦公室做文秘。辦公室的工作不太忙,每天有數份報紙可閱讀,有一台專用電腦,於是她便利用這良好的條件學著當起了業餘“自由撰稿人”,寫文件、讀報、寫稿融為一體。目前她的稿費收入每月達到四五千元。

如果認為自己沒有寫作的天賦,那也不要緊,當前全國不僅有專門的文摘報刊,普通報紙也大都辟有文摘版,這就為許多人提供了眾多的投稿園地。有一定新聞頭腦的讀者,注意研究報刊上的文摘內容,看需要哪類稿件,並收集一些報紙地址,再動手剪貼投稿者大有人在。陳某原是一位中學語文教師,退休後在家沒事,便成了圖書館報刊閱覽室的一個常客。他偶然讀到一篇介紹報刊發展情況的小文,受其啟發開始了他的文摘投稿“生涯”。他自費訂閱了新聞類、服務類和經濟類的十幾種報紙,把他認為具有較高文摘價值的文章,複印數十份迅速寄往全國各地的報刊文摘版,被采用率極高,報酬也不少。據了解,在漸江、江蘇等地,出現了“文摘專業戶”,全家人專門從事“文摘業務”,收入頗豐。按目前大多數報刊的標準,文摘稿每千字稿費50元,全國報刊這樣多,並且又可以一稿多投,這樣每天發兩三篇並不很難,以至每月收入數千者並不稀罕。

不僅可以投稿賺錢,而且還可以通過報紙收集信息發財。報上有各種各樣的信息,隻要注意收集利用,就是一筆財富。有的人從報紙供求信息廣告中看出財路,利用購銷信息做中介人,將某地急於銷出的貨物販賣給急於求購的單位,從中收取中介費。有的人把報上的信息歸類,辦信息谘詢所,獲得谘詢費。遼寧省一農民自費訂報40多種,靠報紙的信息致富,每年收入數萬元。

別以為利用報紙賺錢是小打小鬧的玩藝,其實如果有心為之,盡力行之,則也能賺大錢。華爾街的一位叫魏格納的財務管理專家就靠剪報發了大財。10年前,他在尋找一種可以自己做老板的行業。當時,盡管有許多如微電腦玩具,甚至退休金管理等令人心動的行業可選擇,然而他卻出人意料地辦起了博瑞爾谘詢服務公司。

博瑞爾谘詢服務公司最實際的業務是專為美國達官要人剪報。因為這些人想知道報章雜誌對他們的言談舉止、所作所為有何評價;接著工商界也接踵找上門來。在一個不太大的工作室中,博瑞爾公司的工作就是鑽在報紙堆裏,剪下顧客所需要的各種文章。

現在該公司發展成為美國獨家使用電腦的剪報公司,其營業額1987年2000萬美元,創利潤300萬元,美國500家大企業中,有半數為該公司的客戶。

魏格納靠剪報賺錢,美國食經專欄作家史葛則靠編寫餐廳指南發財。他的《史葛餐廳調查》一問世,六個星期內便一售而空,他因此賺到了100萬美元純利。

20世紀60年代,史葛與妻子在素有美食天堂之稱的法國工作。夫婦倆工作之餘的最佳消遣就是遍尋著名的餐廳食館,大快朵頤。在巴黎,隨處可買到印刷精美的當地餐廳簡介小冊子。可是,史葛回到紐約後發現,美國市場上居然沒有一本像樣的餐廳指南。因此,史葛決心寫出一本介紹紐約餐廳實況的書來。

史葛發信給150位朋友,請他們幫忙把其心目中認為最著名的本地餐廳名字,以優先劣後次序排列好。很快他就得到了75間餐廳的資料。史葛馬上全力以赴編排撰寫,把每間餐廳的大小、布置、菜單及席座虛實這些顧客感興趣的問題逐一清楚列明。後來,史葛調查的餐廳數目增至370間,他還千方百計準備了800個問題,通過問卷方式調查,盡量使所獲資料精確無誤。此後,史葛繼續編寫餐廳指南之類的書籍,而且從這項特別的生意上賺了個夠。

有道是:遍地是黃金,看你識不識!隻要有眼光,腦子活,商機到處有,賺錢門路多,關鍵在於要打破僵化的傳統模式,敢於開辟新天地。比如,當前大有“錢”途的幾種新興產品就為我們提供了許多的致富門路——

室內環保產品。科學分析顯示,人的85%左右的時間是在室內度過的。與室外空氣相比,室內空氣的汙染程度較室外嚴重50多倍。室內大量使用的空調係統,裝潢用的合成材料,現代化辦公設備和家用電器等等,都是室內空氣汙染源。專家指出,一旦人們認識到室內空氣質量的重要性,對室內環保產品的需求量就會大大增加。哪個企業能依靠科技率先進入這個市場,就能在未來的競爭中取得主動。

球迷用品。近幾年,隨著足球運動在我國的蓬勃發展,國內球市全麵啟動,球迷用品也開始大範圍熱銷。目前在各地球市上極為暢銷的球迷用品,不僅有頭帶、飄帶、價格便宜的小件商品,同時還有各種不同規格的望遠鏡、喇叭、噴彩絲管、祝賀標語以及供球迷用來塗抹身體的油彩等商品。隨著各路球隊在排行榜上的位置變化,有關其俱樂部的物品也逐漸開始成為球迷們追逐、搜尋和收藏的對象,諸如隊服、賽服、隊旗、隊徽、球隊照片以及詳細介紹球隊的畫冊、書籍、錄像帶等物品,目前,這些用品在球市炙手可熱,極具有市場活力。

抗菌商品。日本近年來經濟不景氣,國內消費持續不振,但最近市場上卻出現了一些新產品,並成功地掀起銷售熱潮。這些新產品包括抗菌性衛浴設備、碗碟洗淨幹燥機、除菌噴霧器以及除菌濕紙巾等。有關專家分析指出,隨著我國城市居民生活質量的不斷提高,人們將加倍重視個人及家居環境的衛生,抗菌商品將大量走進都市居民的家庭,其市場空間巨大。

農村科技光盤。如今VCD機已越來越多地進入了農民家庭,但是,農民在音像店隻能買到唱歌或武打、槍戰等娛樂性的光盤,幾乎找不到指導農民科技致富的光盤。一般在農村擁有VCD的又多半是年輕農民家庭,這些人有一定的文化知識基礎和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他們迫切希望找到勤勞致富的技術門路。如果有多種帶有指導農村致富新技術的光盤上市的話,則農戶不僅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選購,而且可針對種植或養殖的各個發展階段重複進行重點觀看學習,這對廣大農戶實施科學種田、科學飼養,實施勤勞致富提供了便捷實用的新途徑。

家用轎車業。種種跡象表明,中國的家用轎車市場已開始萌動。一方麵,廠家注重開發適應居民購買能力的新產品;另一方麵,各家銀行相繼推出汽車消費信貸,為車市的繁榮提供了動力。這事實上也符合經濟起飛國家的發展規律。未來幾年內,家庭購買轎車將不再成為稀罕事,與家庭轎車相關的如轎車配件、維修、洗車等行當同樣有利可圖。

室內裝飾業。房改在推動住房市場繁榮的同時,也啟動了室內裝修業,特別是居民家庭裝修正越來越熱。有調查表明,城市平均每戶居民用於室內裝修的資金在5~10萬元左右。這是居民生活條件提高後,繼家電基本普及後的又一消費熱潮。

“銀色”行業。也就是老年人用品行業。目前我國已逐步進入老齡社會,60歲以上的人口達到1.37億,與其相關的各類老年人用品,如老年人保健食品、藥品、服裝、眼鏡、助聽器等都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老年人閑暇時間和可供支配的消費源相對充裕,購買量將進一步增加。

女性用品業。猶太人致富秘訣有這麼一條:“女人的錢最好賺。”比如說,“美麗”是每個女性的夢想,相應地凡是對個人的容貌、身段有改善和保護作用的產品如化妝品、健美用品、健美食品等將吸引越來越多的女性花錢。也就是說,當人們生活條件越來越好、收入越來越高時,女性對美的投入就會越來越大。

賺錢的途徑很多,這裏所例舉的不過是其中極少的一部分,並且這主要是給讀者提供一些思路,讓他們能舉一反三,開闊思維,具體的選擇還得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而定。總的來說,在現實生活中,商機無處不在,生意無時不有。一些成功的商家或企業家,無一不是頭腦靈活,思維開闊,他們敏銳地捕捉商機,大膽地開拓市場,從而將豐厚的財富攬於懷中。

6、用好奇心開拓財路

一個人如果對什麼事情都無動於衷,孰視無睹,便難以敏銳地捕捉發財的信息與致富的機遇。

一隻蘋果從樹上掉下來,大概這是最平常的現象,牛頓卻感到好奇:蘋果怎麼會往地上掉呢?許多自以為聰明的人聞之啞然失笑,認為太荒唐了,但牛頓偏要尋根問底,結果發現了萬有引力,成為世界著名科學家。

水開了蒸汽便會頂起鍋蓋,也許這是千百萬年來天天發生的事情,但英國人瓦特卻感到好奇:蒸汽怎麼會有力衝動鍋蓋呢?許多人看了孰視無睹,認為這是天經地義的事情,但瓦特偏要弄個明白,結果發明了蒸汽機,從而引發一場工業革命。

我們再把目光放開一點,魯班發明鋸子、畢升發明活字印刷、伽利略發明體溫計……等等,等等,很少不是起因於發明者好奇的個性。

科學發明是這樣,發財致富也不例外。一個人如果對什麼事情都無動於衷,孰視無睹,便難以敏銳地捕捉發財的信息與致富的機遇。而那些具有強烈的好奇心與求知欲的人,具有獨立性和自主精神的人,具有富於懷疑和冒險精神的人,以及興趣廣泛、知識麵廣的人,則眼光敏銳,思維活躍,最能尋找到致富的商機。

喬治·西屋是美國西屋電器公司的創辦人。西屋電器公司在喬治·西屋的精心經營下,由他一個“光棍司令”起家,逐步發展壯大,不久便成為美國著名的大企業。

喬治·西屋的事業成功便在於他具有極強的好奇心,有一種“打破砂鍋紋(問)到底”的精神。正因為有這種個性和精神,他在企業經營中獲得了361項發明專利。所以有人說,西屋既是企業家,又是個發明家。他在一切經營活動中注意觀察,善於尋根問底,結果帶來了許多發明專利;反過來,西屋又以自己的發明使自己的企業贏得競爭的優勢,使本企業的生產技術和產品處在同行業的領先地位,獲得與眾不同的好效益。

有這樣一個例子,便足以說明其好奇心之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