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占有信息也就是占有市場
信息雖然是一種無形的資源,卻可變為有形的財富。
1855年春天,報紙上刊出墨西哥發生疑似瘟疫的病例。這則消息登得不大,注意的人不多,但美國亞默爾集團的創造人菲力蒲·亞默爾看了這則新聞之後,卻靜坐在椅子上,腦子裏醞釀起他的計劃來。假如真的發生瘟疫,他想,一定會由加州或德州邊境傳染到美國來。這兩個州的畜牧事業,可以說是美國肉食供應中心,一旦發生瘟疫,肉食的供應馬上就會麵臨問題。
雖然這是一個假想情況,但亞默爾卻想得津津有味。那天是周末,本來他說好陪他太太去郊遊的,但當他太太瑪維娜打扮好出來時,他還穿著睡袍坐在椅子上出神。
“噢,親愛的!”瑪維娜大感意外,“你是怎麼啦?”
“沒有什麼,”亞默爾的思緒突然打斷,還沒弄清楚是怎麼回事。
“沒有什麼?”他太太的臉色變得難看了,“我們跟大衛夫婦約好,10點鍾到郊外去野餐的,現在時間已經到了,你還坐在這裏像沒有事似的。”
“噢,我正在想一件事情,把郊遊的事忘記了。”他站起來歉意地笑著說,“對不起,我馬上去換衣服。”
當他經過電話機時,突然有了一個決定,他撥了一個電話給他的家庭醫生:“亨利,你要不要到墨西哥去旅行一次?”
“什麼?”對方被他這突如其來的提議弄糊塗了,“我剛旅行回來,你又不是不知道。菲力,你又在弄什麼花樣?”
“我想請你替我去旅行一次。”亞默爾急切地說。
“替你旅行?”對方大笑一陣說,“菲力,你真會開玩笑。我知道你一定有什麼事求我,請別賣關子了,快直說吧。”
“是這樣的……”亞默爾看他太太氣呼呼地走了過來,馬上換了口氣,“亨利,在電話上講不清楚,我要去野餐,請你也來好嗎?”
亞默爾把野餐地點告訴他,沒容對方表示意見,就把電話放下了。
亞默爾急匆匆地要他的醫生去幹什麼呢?原來是要他的醫生去核實發生瘟疫的信息是否真實可靠。一般來說,當地的醫生對瘟疫病是不敢亂下斷語的,即使明明確定了,也不肯馬上宣布,總要再反複求證,或是到病情控製不住時才說。所以亞默爾派自己的醫生去,為的就是盡早確定是否發生了瘟疫,他可以很快地得到準確的消息。幾天後,亨利回報證實那裏確有瘟疫而且很厲害。亞默爾立即集中全部資金購買加利福尼亞和德克薩斯州的牛肉和生豬,並及時運到美國東部。果然,瘟疫很快蔓延到了美國西部的幾個州。美國政府下令:嚴禁一切食品從這幾個州外運,其中包括牲畜在內。於是,美國國內肉類奇缺,價格暴漲。亞默爾在短短的幾個月裏,淨賺800萬美元。
然而,亞默爾還很後悔。他在事後說道:“我本來想叫我的醫生馬上到墨西哥去一趟,可是在電話上說不清楚。一直等到野餐時才跟他說明白,因此他啟程的時間耽誤了一天,使我少賺了將近100萬元,現在想起來還怪可惜的。”
亞默爾及時捕捉瘟疫的信息大賺了一筆,後來他又通過把握戰爭進展信息而大發橫財。那是1864年,美國南北戰爭接近尾聲的時候,市場上豬肉價格很貴。亞默爾知道這是暫時現象,一旦戰爭結束,豬肉價格馬上就會跌下來。他密切注視著戰事發展,等待著市場即將發生的轉變,以便抓住時機做一筆大生意。
他照例每天讀報,從報上的消息他推測,南軍敗局已定,但不知道還會持續多久,現在是關鍵時刻。
一天他又拿起當天的報紙,突然一則普通的消息吸引了他。這則新聞說,一個神父在南軍李將軍的營區遇到幾個小孩,他們手裏拿著許多錢問神父什麼地方可以買到麵包和巧克力。孩子們說他們有兩天沒吃到麵包了。神父問,你們的父親呢?孩子們說,他們的父親是李將軍手下的軍官,也是幾天沒有麵包吃了,帶回來的馬肉很難吃。
亞默爾讀著這則消息,立即作出判斷:南軍缺少供給,已盡人皆知,但這事發生在李將軍的大本營裏,而且已到了宰馬吃的地步,說明戰事結束之日屈指可數了。
他早已利用電報同東部市場保持著密切聯係,對那裏豬肉價格了如指掌。現在看到機會已到,他立即敲響了豬肉生意合夥人的門。“我要乘下一班火車趕往紐約,‘空頭’賣出豬肉,”亞默爾說,“格蘭特和謝爾曼已經扼住了南方叛軍的喉嚨,豬肉價格將跌到每磅12美元。”豬肉合夥人大惑不解,現在豬肉價格還在大幅度上漲,我們怎麼能做“空”呢?聽了亞默爾對那則新聞的分析,才知道,這確實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一定要牢牢地抓住。於是,他們立即趕到紐約,簽訂了一個大膽的“賣空”銷售合同:以較低的價格(每磅40美元)賣出一批豬肉,約定遲幾天交貨。當地銷售商當然樂於接受這樣低的進貨價格,他們哪裏知道戰爭即將結束,這裏的市場價格會迅速跌下來。當時一些“精明”的華爾街投機商還嘲笑這個西部小夥子的魯莽,告訴他按眼前的形勢,肉價要漲到60美元,因為戰爭離結束尚有時日,但亞默爾繼續以這種“賣空”銷售合同拋售豬肉。結果不出亞默爾所料,不幾天戰局和市場都發生了根本變化,裏士滿被攻占了,豬肉價格隨之跌至每磅12美元。於是,亞默爾大量購進每磅12美元的豬肉,去履行以前簽訂的每磅40美元的銷售合同,亞默爾僅此一筆,就淨賺了200萬美元!
從這個故事裏,我們可以看到,信息,給亞默爾創造了巨大的商機,賺取了巨額的利潤。你說,這信息不是財富又是什麼呢?
我們以前說,知識就是財富,現在我們更要認識,信息也是財富。要想生意活,必須信息靈。信息是經營的命脈和無形的財富,及時獲取和開發有用的信息,是取得最佳經濟效益的根本保證。
信息的價格是無法計算的,它也許就是好幾萬、幾十萬、幾百萬,甚至更多,甚至是一個企業一個國家的命運。有這樣一個事例:1953年美國一家雜誌刊登了一個汽車技術革命的方案,1959年前蘇聯專家才從情報中得知這一信息,動作倒快,兩周後便生產了出來,但已經晚了六年,從而喪失了一個龐大的汽車市場。由此可見,占有信息就是占有市場,就是占有財富。
尼桑也是一個靠占有信息而占有了財富的精明人。
1815年6月20日,這是一個特殊的日子。
因為在此前一天,歐洲發生了足以引起全世界震蕩的大事:英法兩國大戰於滑鐵盧。此戰役當然會決定兩個國家的政治命運,同時也會影響兩國的股票價格一如果英國獲勝,英國公債將暴漲;而如果法國拿破侖勝利的話,英國公債必定會大跳水。
倫敦股票市場上,人們無所適從,焦急地等待著消息。
滑鐵盧之戰,發生在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南部,距離倫敦可謂是很遙遠的了。那時候,情報的運送隻能采用快馬傳遞和汽船運送,因為還沒有無線電,也沒有飛機和火車。而快馬和汽船隻有官方擁有,人們隻有等待官方發布消息了。
此時的尼桑·洛斯查爾德平靜地靠在交易所的圓柱旁。平時尼桑的臉色,就是周圍許多人買賣股票的晴雨表,而此時這個特殊的日子,他更受到人們關注。
“尼桑賣了!”不知是誰喊道。聽到喊聲的人一下子把視線聚過去。
“尼桑開始拋售英國公債!”
消息迅速傳遍了整個股票交易市場。許多人斷定,肯定是英國人吃了敗仗,因此必須趕快賣掉英國股票。一時間,股票交易市場沸騰起來,人們蜂擁而上,紛紛拋售英國公債。英國公債頓時暴跌!
尼桑不動聲色地繼續拋售著,人們也跟著拋售。
眼看英國公債跌入穀底,尼桑悄然返身大量購進跌至穀底的英國公債,人們全都傻眼了:到底發生了什麼事?他們開始相互打聽、談論、商量。
“英軍大獲全勝!”不久,捷報傳來。
英國公債直線上漲!
此時,人們才明白過來,可為時已晚!
尼桑,這個商界的“奇才”,幾小時竟賺了600萬英鎊!
人們不能不佩服尼桑賺錢有道,但他的“道”是什麼?其實就是對信息的掌握。尼桑早就在歐洲建立了自己龐大的情報網,專門用來搜集商業和政治軍事情報,因此,尼桑總是比別人先一步知道許多消息,當然這次也不例外,他竟然比英國官方更早地獲得了戰爭勝負的消息,從而使他猛賺一筆。
由此可見,信息雖然是一種無形的資源,卻可變為有形的財富。如果說知識是最重要的資本,信息則是獲得利潤的源泉。誰最先獲得準確的信息,誰最敏捷地把握與運用信息,誰就能成為市場競爭中的贏家,誰就能獲得豐厚的財富。從這個角度上說,占有信息,實際上就是占有財富。
13、靠情報搶先一步
誰掌握7情報,誰就掌握了主動。
1967年,國際市場糧食價格搖擺不定。是買進還是賣出?糧商們不敢輕易決斷。這時,日本駐蘇聯的情報人員發現,已有兩三個星期沒有看見蘇聯外貿部局以上的官員在公開場合露麵了。他們迅速四麵偵察,終於發現這些官員全都到美國進行糧食貿易談判去了。這麼多高層官員同時到美國去,表明這是一筆很大的糧食交易,而蘇聯人大量購進糧食,必然會引起國際糧食價格的大幅上漲。根據這一情報,日本某財團立即搶先買進大批糧食,果然大賺一筆。
1977年,香港地產界麵臨著全港最浩大的公共工程一地鐵工程的項目競投,引起了香港地產界各大巨頭的普遍關注。當時,置地地產居地產界的霸王地位,無論資金、實力還是名聲,都無人可與之抗衡。而李嘉誠的長江實業地產,當時才成立不過六年,各方麵都不能與置地地產相提並論。但就是這個毫不引人注目的長實地產,卻在競爭中一舉擊敗了包括置地地產在內的29家公司。
那麼李嘉誠的長實地產在競爭中獲勝的秘訣是什麼呢?兩個字:情報!李嘉誠經過對搜集到的各種信息與情報進行認真分析,發現置地地產有兩個不易覺察的薄弱之處,一是過於妄自尊大,目空一切,未必會認真研究競爭各方的優劣,而過於以自己為中心,這樣的企業往往會“大意失荊州”;同時,作為一個老牌的英資企業,置地地產的老板一直對中國政府懷有戒心,那麼它的精力會被分散。
在分析了置地地產的弱點以後,李嘉誠還認真研究了地鐵公司招標的真正意向,通過各種渠道了解港府的意圖。他打聽到,港府準備以估測的原價批地給地鐵公司,但要求地鐵公司用現金支付地款。這時,李嘉誠分析,地鐵公司一定出現了現金嚴重不足的情況。於是,他製訂出兩條對地鐵公司有利的條款:一是由長實地產提供現金作建築費;二是兩個地盤均設計成一流商業大廈,大廈建成後全部出售,利益由地鐵公司與長江實業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