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五章 通過發明革新創造商機(2)(2 / 3)

4、能否擴大?增加一些東西,延長時間,增加長度,增加次數、價值、強度、速度、數量,等等。

通過對原產品放大,開發出一些超出人們想像的奇特商品,往往能在市場競爭中獲勝。如巴西聖保羅州的伊杜城,專門生產一些大得驚人的商品:圓珠筆長3/5米,香煙長1/3米,公用電話8米高,撲克牌有16開紙那麼大。這樣,小城變成了“巨物城”,慕名而來的遊客、購物的商人,每年達10多萬人。

5、能否縮小、取消某些東西,使形狀變小,重量變輕,或變薄、縮短、減輕、消除、壓縮、降低、分離、收縮、減少阻力流線化等等?

6、能否代用,以其他材料、方法、元件、工藝、動力、聲音等來代替?

7、能否轉換,改變布局,改變順序,互換因果,改變速度,改變日程,改變造型等等?

8、能否顛倒,正反顛倒,內外顛倒,左右顛倒,上下顛倒,前後顛倒等等?

9、能否組合,材料組合,元件組合,形狀組合,功能組合,裝配組合,方法組合,方案組合,目的組合等等。

如美國的海曼曾是一位賣不出畫的畫家。當他畫素描時,經常為尋找橡皮而苦惱。因為貧窮,所以買一塊橡皮也不能隨隨便便。橡皮雖小,但管大用。小小的橡皮既容易滾落,又容易夾在紙物中間,常常為找它而使人煩惱。當這小東西失落時,畫就畫不成了。海曼想出了一個主意,就是設法在鉛筆的尾部裝上一塊小橡皮。其實,是用線纏著將橡皮固定,後來決定用小軟鐵片將其圍定。海曼的親友維廉姆見此後,即建議海曼申請專利,結果以55萬美元賣給了鉛筆公司,獲得了成功。此事發生在1860年左右。加倍或合並相同的兩種東西,已成為發明的捷徑。

這9個要點中的關鍵詞是:新用途、模仿、改變、擴大、縮小、代替、轉換、顛倒和組合。

隻要我們平時有發明革新的意識,同時又掌握一定的方法,就能通過改進產品而創造出新的商機。

34、商機誕生在思考之中

遇事多動動腦子吧,商機往往就誕生在你的思考之中!

小戴維是個特別愛動腦筋的人。他的第一個發明很簡單:因為晚上老是要上洗手間,懶得開燈時,到廁所就難以一下找準馬桶的位置。為了解決這個小小的問題,小戴維調皮地在衛生間的馬桶蓋上塗上一層夜光粉,天黑時不開燈也可以方便地使用。這發明很實在,他那當轎車司機的爸爸蘭斯和在超市當售貨員的媽媽珍妮也真有點專利意識,立刻為他申報了發明權。這項發明權很快就被一家公司以高價買去,小戴維得到了酬金10萬美元。

時過不久,小戴維又有了新的靈感,他想在自家的汽車上安裝一部類似電視機的儀器,遇到堵車時,能夠從屏幕上看到前頭堵車的原因,據此就可以決定是等待還是繞道而行了。他把自己的想法告訴了一個同學的爸爸某教授。教授聽了戴維的設想後大為震驚,並受到啟發,很快就設計出一種“堵車顯像機”。教授得到了一筆巨款之後,從中拿了10萬美元送到小戴維家中。

年僅15歲的格林伍德第一次學溜冰,溜起冰來,速度很快,蠻刺激。但是,他覺得耳朵被寒風刮得像刀子割似的,凍得十分難受。他跑回家去找來了頂“兩片瓦”式的皮帽戴上,繼續溜冰,耳朵不再被風刮得痛了。但是,由於頭和臉捂得緊緊的,不一會,就熱得滿頭是汗。格林伍德想,如果能做一件專門捂住兩邊耳朵的套子,溜起冰來戴上它,也許要好得多。經過一番琢磨,他設計出一副耳套,回家請媽媽照他的樣子做出了一副棉織耳罩。格林伍德帶上它去溜冰,果然既護耳朵,又散熱。朋友見了,也向格林伍德要。格林伍德和母親及祖母一起來做。經過反複修改,耳罩做得更適用,也更好看。他向美國專利局申請了取名叫“綠林好漢式耳套”的專利。這項專利使格林伍德成為百萬富翁,終於成為世界上的耳套大王。

1986年,美國有十大發明,其中一件是我們日常使用的便箋。這種便箋的紙是用不太黏的膠黏住的,使用時稍一用力便可撕下來,是辦公室裏必不可少的書寫用具。

說來非常有趣,這一發明竟是由“失敗”而被罵出來的。發明便箋者原在一家生產膠片的公司研究合成膠,可搞來搞去,研製出來的膠總是不黏,經理為此將他狠狠罵了一頓。但他不服氣,賭氣說不黏的膠也會有它的用途。經理被他如此頂撞,又將他臭罵了一通。發明者卻越罵越來勁,下決心要將經理認定的“廢膠”變成有用的商品。

為了實現這種反常規的念頭,他在特殊對象的特殊要求上苦苦求索,終於有了新的創意:“廢膠”黏合辦公用紙!他利用業餘時間自己花錢做許多小本子,又把這些小本子送到幾十個經理的手中。幾個月後,用過那些本子的經理居然一個個找上門來,問還有沒有“方便本子”。事實證明,“方便本子”很有開發前景。發明者根據人們的不同習慣、愛好,設計了好幾種顏色、規格的方便本子,一推上市,立即風靡全世界。

法國著名文學家莫泊桑說過:“任何事物裏,都有未被發現的東西,因為人們觀看事物時,隻習慣於回憶前人對它的想法。最細微的事物裏也會有一分半點未被認識過的東西,讓我們去發掘它。”這就是說,生活中,到處都有發明創造的機會,每一個人都有發明創造的靈感。而靈感是發明創造的鑰匙,發明創造又是財富寶藏的大門,隻要不埋沒靈感,財富自會與你相伴而來。

複印機的發明,極大地提高了辦公效率,發明研製複印機的施樂公司,成了聞名世界的跨國公司。有人卻反其道而行之,苦心研究發明了一種防複印的紙,並因此成了億萬大亨。

格德約是加拿大某公司的一名普通職員。有一天,他在辦公室不小心碰翻了一個瓶子,瓶子裏的液體濺潑在文件上。當他後來拿這份文件複印時,他看著文件的複印件愣住了:文件中被液體沾染的部分成了一團漆黑的斑塊。他拿著這份複印件正思考如何處理時,一個念頭突然躍入他腦際:給文件塗上特殊液體,不就可以防止盜印嗎?從這以後,他開始在家裏用這種液體進行實驗。經過長時間的研究,他終於研製成功了防影印紙。這種紙塗有一種深紅色的東西,從而能吸收複印的燈光,使複印出來後的文件變成了一團漆黑,什麼也看不清。但用這種紙寫字、打印卻不受任何影響,打印出來的文字清楚得很。格德約於1983年在蒙特利爾開辦了一家“加拿大無拷貝國際公司”,專門生產這種防影印紙。盡管這種紙張價格昂貴,但銷售情況令人振奮,因為這種紙在保密文件、情報資料、機密技術資料、軍事資料、秘密圖紙等方麵有廣闊的市場,到1985年,防影印紙已售出幾億張,格德約因此成了億萬大亨。

以上的故事,充分說明:喜歡思考的人,就是善於創造的人,他們能在許多人習以為常的細小事情中,發現創新的契機,從而發掘出可觀的財富。拿破侖·希爾在遍訪當時美國最成功的500多位富翁之後,得到一個結論:“思考即財富。”他認為,突破思維定勢,進行創新思考,這是許多企業和個人的致富法寶。

有一天,有一位工程師,走路沒注意,踩在別人丟在地上的香蕉皮上,一下摔了一個仰麵朝天,引來過路人一陣好笑。

這位工程師爬起來時,心裏突然冒出了一個疑問:“為什麼香蕉皮那麼滑呢?為什麼其他水果皮,例如梨子皮、蘋果皮就沒有那麼滑呢?”他是一個喜歡尋根究底的人,也是一個喜歡實踐的人,於是,他開始對香蕉皮進行研究。在顯微鏡下可以清楚地看到:一塊香蕉皮是由幾個薄層構成的,層與層之間鬆弛,含有豐富的水分。正是香蕉的這種結構使它變得十分滑溜,難怪自己被它弄得摔了一跌。如果把這一原理運用到工業生產上去一定會出現奇跡。經過反複探索,這位工程師終於找到了與香蕉皮結構類似的物質,一種是石墨,另一種是二硫化鉬。又經過多次試驗,他終於發明了二硫鉬潤滑脂,在工業上廣泛應用。這位工程師把它申請了專利,獲得了一筆可觀的專利使用費。

在日本,以前湯麵店送餐時大都是以腳踏車運送的,把湯麵飯盒放在腳踏車的後架上,車子一搖動,麵湯就會溢出來。這是生活裏常見的難題,因為這個,常會弄出車禍來。

家住目黑區的當麻莊司,大學畢業後在湯麵店幫工,常常遇到這種難堪事。為什麼不設計一種不溢湯的運送器呢?說幹就幹,當麻莊司一有空就研究這種器械,精心鑽研,絞盡腦汁,想出了許多方案,又嚐試了許多材料,終於設計出一種裝有彈簧裝置的湯麵運送器,當車子搖動時,外麵受到震動,而麵碗卻因為彈簧的作用力反而穩定不動了。

設計出這種運送器之後,當麻莊司便去找廠家生產。製造商一看這種產品,馬上意識到它很有市場,當即拍板投產。當麻莊司以技術入股的方式,轉讓了這項發明專利。每台售價13000日元,每台的提成傭金是1000日元。現在已推出了100多萬台。當麻莊司分得了10億多日元。

美國以前是沒有夾心雪糕的。要吃雪糕的話,那賣雪糕的人就用一支竹簽把雪糕挑起,盛在一個紙杯內,然後顧客就用小木圓棒挑來吃。

有一天,一個小夥子買了幾杯雪糕給孩子吃,總覺得這樣的盛裝方式對顧客很不方便,尤其是小孩子,常常弄得滿臉雪糕,甜甜膩膩的,怪不舒服。他一邊替孩子們擦拭,一邊想著,假如把這種盛裝方式改變了,是否會更好一點呢?他想了很久,也沒有想出什麼好方法來。他就把這個概念寫了下來,並且抄了很多份,送給他的朋友看,請他們提供點意見,希望能幫助他早一天替雪糕穿上外衣。

但是,他隻得到一些揶揄、嘲笑。當然,其中還夾雜著一些誠懇的勸告,勸他放棄這個傻念頭。但他不灰心,又花了三四個月的時間,終於替雪糕設計了一件很美觀的外衣,就跟我們現在吃的夾心雪糕很相像,吃起來方便得很。本來,他決定自己開設一家雪糕廠來製作夾心雪糕,卻因資金不足,隻好把這個小發明賣給了一家大雪糕廠,但也換取了一筆相當可觀的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