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同樣一個地方,身處同樣一個時代,為什麼有的人腰纏萬貫,有的人卻窮困潦倒呢?這在相當大的程度上,並不取決於你的家庭背景與家庭條件,也不取決於你的學識水平與辦事能力,首要的也是最關鍵的,就看你有沒有創新的意識,並由此是否能激發賺錢的靈感。商海無涯,商機無限,隻要我們肯動腦筋,大膽創新,就能發現許多賺錢的項目,開發許多賺錢的產品,找到許多賺錢的途徑。
36、創新也就是創造財富
創新有一種極其神奇的力量,它能提高產品的競爭能力,增強企業的活力,為我們創造更多的財富。
一粒普通的大米,經過湖南人李紅霞的手,就像變戲法似的刻上了名字、心心相印、福壽平安、諾基亞手機用聲體會,甚至是達20餘字的唐詩等清晰字句。然後做成各種工藝飾品項鏈、手鐲、包飾扣、手機飾墜等極具時尚特色的個性化禮品。
李紅霞利用專用的新型刻字器在風景旅遊區現場製作出售,幾分鍾就能完成全部製作過程,贏得了很多遊客的青睞。一粒刻上名字的大米項鏈,每條竟賣出了20多元的黃金價!她還另辟財路,在大米上刻上手機的品牌廣告語,為企業進行宣傳,獲得了不菲的收入。
大米與人們日常生活息息相關,誰也不會想到在一粒平凡的大米中會蘊藏著無限商機。而李紅霞以敏銳的眼光,以創新的智慧,從平凡的大米上發掘出了商機,獲得了財富。她創造出的一粒大米刻字的奇特禮品,顧客拿到的卻是送給朋友的美好祝福,這意義與價值並不是20幾元錢就可以衡量的,其獨特的創新讓她靠一粒大米就打出了一條新的致富之路!
日本的東芝電氣公司1952年前後曾一度積壓了大量的電扇賣不出去,70000多名職工為了打開銷路,費盡心機地想了不少辦法,依然進展不大。有一天,一個小職員向當時的董事長廠阪提出了改變電扇顏色的建議。在當時,全世界的電扇都是黑色的,東芝公司生產的電扇自然也不例外。這個小職員建議把黑色改為淺色。這一建議引起了廠阪董事長的重視。經過研究,公司采納了這個建議。第二年夏天東芝公司推出了一批淺藍色電扇,大受顧客歡迎,市場上還掀起了一陣搶購熱潮,幾個月之內就賣出幾十萬台。從此以後,在日本,以及在全世界,電扇就不再都是一副統一的黑色麵孔了。
此例具有很強的啟發性。隻是改變了一下顏色,大量積壓滯銷的電扇,幾個月之內就銷售了幾十萬台。從中我們可以看到,創新有一種極其神奇的力量,它能提高產品的競爭能力,增強企業的活力,為我們創造更多的財富。
創新,這是許多企業和個人的致富法寶。日本著名企業家鬆下幸之助非常佩服美國“汽車大王”亨利·福特,因為福特“經常思考不合常理的新觀念”,“經常突破常理”。鬆下認為:“存在於我們周圍的常理,其實隻是束縛想像而已。因此世上沒有絕對不可能的事,隻要時時存在著‘是嗎?’和‘不行嗎?’的心理,那麼你會獲得更多意外的收獲。”這種“突破常理”的思想,其實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創新。
對於卡特,許多人都知道他是一位很有魄力的美國總統,但很少有人知道他在就任美國總統之前,是與我們大多數人的身份並沒有很大區別的種花生的農民,隻不過他不墨守成規,敢於創新,因此成為遠近聞名的花生大王與百萬富翁。
卡特從海軍退役後,接管了剛去世的父親手下的花生業務。這時,他看到收獲季節的原野上到處貯存著花生堆。按照人類幾千年的傳統處理方法,都是讓花生曝曬於秋天的太陽下,幹燥了之後,再送去榨油或袋裝運往市場。天晴時托天公之美,花生幹得快,一旦逢上幾場陰雨,農民則苦不堪言,大量的花生在雨水中黴爛。對於這一司空見慣的現象,幾乎所有的農民都“理所當然”地接受了,根本沒有想過還有解決這一問題的辦法。偏偏卡特卻不能容忍這種一味地靠天吃飯的習慣,他想,讓花生幹燥,為什麼隻依靠太陽呢?難道就沒有其他方法?帶著這個思路,他反複研究,思考,最終想出了用瓦斯烘幹花生的方法。從此後,他生產的花生,再不用堆在地坪裏等太陽曝曬了,而是運進自己的倉庫,用瓦斯去烘幹。可想而知,當別人望著自己的花生在雨水中發黴而束手無策的時候,卡特的花生卻在倉庫裏輕輕鬆鬆地烘幹了,他又怎麼不比別人賺錢呢?隨後,卡特又革新了花生殼的加工回收處理工藝,這種新的處理方式,得以回收炭、瓦斯,甚至油。這些改革措施使卡特的花生生意越做越大,財富也越積越多,僅他的倉庫就擁有350萬美元資產。
沒有創新,就沒有競爭力,這是任何人也無法改變的現實,可惜這一致富門道卻受到我們的長期忽視。在計劃經濟的年代裏,由於商品短缺,企業隻要能生產出產品就不愁沒有銷路,以至我們的企業缺乏競爭意識,我們的產品缺乏創新性。如在中國大地上奔馳的上億輛自行車,包括“永久”、“鳳凰”等名牌自行車,幾乎都是1905年英國工程師雷利·賽克斯設計的翻版;千家萬戶使用的縫紉機,基本上都與1873年美國工程師肖爾斯和格利登設計的“勝家”牌相似;電話機多數是1931年英國設計師瓊·海伯格設計、西門子公司生產的複製品;“海鷗DF”相機與1948年德國的“康泰克斯”並無二致;手表隻有國外二三十年代的水平;鋼筆基本上還是1939年美國派克筆的造型……
一個鞋樣幾十年,長期一副舊麵孔,這樣的產品怎麼會有競爭力呢?在國際市場上,中國服裝的價格比外國同類產品低20%~30%,旅遊鞋低30%,自行車、家具、機械產品等大部分產品的價格都低於平均水平,究其原因,並不是質量太差,關鍵是缺乏創新。
同一類產品,有的暢銷有的滯銷,在很大程度上便取決於產品技術的創新。如近幾年電風扇嚴重滯銷,但有一個廠家生產的電風扇卻供不應求。為什麼呢?原來他們在普通電風扇上加了一個自然風摹擬器,奇跡般地便出現了海風、山風、湖泊風。顧客買了這種電風扇,可聞濤聲,可沐山風,這種風扇能不好銷嗎?德國生產的一種自行車,它的顏色可以隨光線的強弱而變化,黑色的車在陰天變成白色,行駛中的汽車在很遠的地方就能發現,可以減少交通事故,自然也是大受消費者歡迎。日本國內市場洗衣機已趨飽和,一度滯銷。一家工廠派人做市場調查,不僅調查洗衣機本身,而且調查洗衣粉的性能、質量,最後發現用戶反映衣服洗不幹淨的主要原因是洗衣粉在涼水中不能充分溶解。於是他們設計出一種能使自來水自動加溫的新型洗衣機,結果大受歡迎。
從美國亞特蘭大開車約十多分鍾的一個郊外地方,有一間超級市場,開業幾年了。該店店麵寬闊,加上商品種類繁多,其規模是亞特蘭大的所有中小超級商場所無法比擬的,但是它的業績也達到了極限,無法再突破,因此,總公司便要求該超級商場改變經營方式,於是店主針對下列4點加以分析:
1、由於市場麵積太大,顧客不知道所需要的商品擺在何處。
2、店麵廣,雖然有櫃台服務員,但要一一詢問,十分麻煩。
3、結果顧客須花費很多的時間,才能找到所需的東西。
4、因此,就缺少了市內中小型超市能享受的輕鬆購物氣氛。
若要解決以上的問題,隻要增加商場的店員來引導顧客就可以了,但是店主另外研究出一套銷售方法,結果不必增加人手,就解決了這個問題。方法是由店員穿上溜冰鞋,迅速地穿梭於寬闊的商場,詢問顧客的需要,為顧客提供周到的服務。這種奇妙的構思深獲好評。甚至有人為了讓穿溜冰鞋的店員替他拿東西,特意前往這家商場購物。現在很多人都不稱呼這間商場的原名,反而用“穿溜冰鞋的商場”代替稱呼,業績也隨之蒸蒸日上。
37、多一個角度想問題,多一個機會創商機
創新思維在探索問題時,不是沿著一條道走到黑,而是沿著多種方向前進。
有位年輕的江西人,喜歡做些小販生意。呼啦圈作為一種健身運動產品,曾在我國各大城市引起轟動。但它就像一陣風似的,流行一下子就衰落了,結果,造成大批積壓,連白送人也不要。有一天,這位年輕人去批發農用薄膜,當他看到有個塑料廠有許多積壓的呼啦圈時,忽然從中悟出商機。因為他想到了農村的竹用頂棚支架。於是,他乘機大量購進十分便宜的呼啦圈,把它一分為二,劈成兩半,作為農用薄膜的頂棚支架。由於這種聚乙烯樹脂在土壤中有經久耐用、不腐爛的特點,且又價格低廉,所以,很快就取代了過去慣用的竹用棚架。而這位年輕人則從廢棄的呼啦圈上獲得了一筆可觀的財富。
到過東北和華北地區的人隻要留心,就會發現在沈陽、承德、秦皇島、張家口等地菜市場上有個奇特的現象,那就是賣雞蛋的小商小販,都帶著小盆或小桶等工具,現場打蛋後,把雞蛋的蛋黃和蛋清分開賣。結果是愛吃蛋黃的消費者買蛋黃,愛吃蛋清的消費者買蛋清,各有所愛,各得其便,雙方都不浪費。消費者為不用花多餘的錢購買自己不喜歡吃的部分而得到了實惠,賣方更是因反傳統創造了“分開賣”而賺到了以前賺不到的錢。由於是現打現賣,消費者也不用擔心買回“臭蛋”或“三日蛋”(炕孵選出的無精蛋)。
鬆下公司下屬一家製造電風扇和換氣扇的工廠,生意很不錯。有一天,這家工廠的廠長找到鬆下說,為了業務蓬勃發展,希望鬆下批準他增加生產項目。鬆下於是說:“你熱衷工作,圖謀發展,這是值得敬佩的。但每一個工廠都有他們的專署工作,重複了就不好,你還是專心於目前的工作比較妥當。總之,你就專門經營與‘風’有關的事業吧。”四五年後,鬆下去看這家工廠,發現他們在做暖風機,就問那位廠長:“這不是電風扇呀?”廠長回答:“當然不是。不過還是‘風’。電風扇是‘涼風’,這是‘熱風’。您曾經答應隻要是‘風’就可以,所以我們一直在做‘風’呀。”後來這家工廠又生產各種送風大機器,有工廠的送風機,有隧道內的換氣機,都是和“風”有關的。突破常規,善於變通,使這家工廠的生意越做越活,效益也越來越好。
在我們的常規思維裏,呼啦圈就是做健身用的,何曾想到還能做農村裏的頂棚支架?雞蛋都是論個賣的,何曾想到還能蛋黃蛋清分開賣?電風扇就是給人們夏天降溫的,何曾想到在冬天還可以送暖風呢?這就是我們思維的局限性,隻從一個方向直線看問題,而不能從多個角度進行思考,這自然製約了我們的創新能力。而創新思維在探索問題時,不是沿著一條道走到黑,而是沿著多種方向前進。在科學的發明創造中,這種思維品質尤為重要,它往往使一種物品不斷地得到改進和完善。鉛筆的改進就是一個生動的例子。
原始的鉛筆是用金屬鉛來製筆芯,但人們發現它太昂貴,並且顏色太淺,又有毒。於是有人想到用石墨做筆芯,它的顏色深而且光滑,可是質地太軟,筆畫也很粗,也容易斷。後來加入粘土作為粘接劑,大大改善了筆芯的性能,使鉛筆的構造基本上穩定下來。
接著,人們又改變思考的方向,開始在筆杆上下功夫。有人在筆杆的一端加上了橡皮頭;有人把筆杆做成了六棱狀,使它不易滾動等等。當筆杆上的改進似乎想盡以後,人們又回到筆芯上加以思考,發明了彩芯鉛筆、活芯鉛筆、不同直徑的筆芯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