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夏天,肖偉到南方探親時聽說了一種新產品。這種新型免燒水泥彩色地麵磚,采用一種新研製的化學光亮助劑,做出底模,再振動成型,一次脫膜而成。外觀亮麗,色彩繁多,既牢固、耐用又不脫色,美觀實用,是普通水泥磚的替代品。肖偉判定該產品潛力巨大。因為普通地磚都是燒製而成,免燒即節能,大大降低了成本,必成趨勢。於是他把身上所有的錢都買了這種化工助劑配方,又在生產車間認真學習、親自操作,從自配助劑到勞動生產每道工序,完全掌握後,才懷揣著第一手技術資料踏上返鄉的旅程。
一回家,他就把在火車上熬夜趕出的機器圖紙,送到作坊裏加工設備。緊接著,他租下一處大院,運來水泥、石子、沙子,開始了他的初步創業。
半年後,恰逢該市大規模改造街道、路麵,他的磚正迎合了規劃要求,一上市就大受歡迎。隨後,他的觸角又延伸到周邊縣市,上門學技術,買助劑的人也越來越多。肖偉靠他的遠見成為富翁。
有的人總是歎息自己沒有遇到好的商機。其實在很多的時候,他們不是沒有商機,而是沒有遠見,隻看到鼻尖下麵的一點點東西,自然不會有大的造化。精明的生意人,他們普遍看得遠,想得全,常常能夠從別人看不到的地方發現商機。
一個孤獨的年輕人牽著馬,肩上挎著來福槍,帶著隨身的背包與毛毯,跨過俄亥俄州的邊界,順著賓夕法尼亞州崎嶇的山路往南走。這個青年就是後來成為世界石油大王的洛克菲勒。他這次隻身一人前往賓州的石油產地考察石油的生產情況和行情。這時,賓州的石油剛開采出一年多。當時石油的用途還不像現在這樣廣泛,隻把它當做照明用油和工業潤滑油。但敏感的洛克菲勒憑直覺意識到,石油這個新玩意兒將有不可估量的開發前途。他決意投入到這新興的產業中去。
不過,洛克菲並不盲目蠻幹,他幾次去產油區實地勘察,密切注視著石油的漲落行情。最後,他對老夥伴克拉克說:“現在動手為時尚早。”
“為什麼?”克拉克不服氣地問道。
“挖出那麼多的油,行情隻會往下跌。”洛克菲勒平靜地說,“看樣子還得跌。”他冷冷一笑,又說,“挖油的人全是笨蛋,不看行情,隻顧瘋狂地挖油。”
“你不是說石油很有潛力嗎?”
“那當然了,但現在時機還沒到,行情還會向下跌,還不到漲的時候,所以現在不能動手搞。”
果然不出洛克菲勒所料,雖然油市不再暴跌,但稍一回升就會再跌,正像他當時分析的:人們對石油的需求尚有限,加之往外運輸不利,毫不控製的盲目開采造成了生產過剩。
不久後,南北戰爭爆發了,洛克菲勒暫時放下了石油,依舊向歐洲販賣中西部的食品。這時,單是華盛頓政府對這些食品的購買就遠大於供給。這時,長洛克菲勒8歲的佛拉格勒又同他一起經營販賣北軍需要的食鹽,於是洛克菲勒便同佛拉格勒因販鹽而暴發成了南北戰爭時期顯赫一時的人物。
而此時,石油行情繼續暴跌,由0.22元/加侖的最低價跌至0.13元/加侖。沒過多久又跌到0.10元/加侖都不到,簡直就同水一樣賤。
油井的所有人為阻止這瘋狂的下跌,挽回損失,相約把每桶油售價定為不得低於4美元。這是生產者的自衛本能,我們現在稱之為“產地卡特爾”。生產過剩和行情暴跌,使卡特爾方麵不得不減產,否則價格不能回升。可這樣一來就沒有人購買,大量滯銷是必然的。結果沒有維持多久,油價又開始下跌,最後一桶油才賣0.35元,而運費卻要花3元錢。運輸也成了石油滯銷的症結所在。
而這時洛克菲勒了解到產油地正計劃修築鐵路,他覺得時機到了,是時候了,便找合夥人克拉克商量:“我們賺了這麼多錢,現在拿來投資原油吧,怎麼樣?”
“想投資暴跌的泰塔斯維原油,你瘋了?”
盡管洛克菲勒磨破嘴皮,克拉克依舊無動於衷。
在洛克菲勒的人生道路上,英國化學家安魯斯和愛妻羅拉是他的兩尊幸運之神。
南北戰爭結束前的1864年9月,洛克菲勒與斯皮爾曼的女兒羅拉結婚,因嶽父的原因,克利夫蘭財界對洛克菲勒刮目相看。
安德魯斯是個從英國移民來的化學家,和克拉克同來自威爾士。他曾在大不列顛帝國大學做過油母岩研究,現在決意要從賓州石油這個寶庫中搞出精煉油來。這位美國最早從事石油精煉實驗的先驅者十分自信,他找到了同鄉克拉克:“讓我們一起發展精煉石油事業吧,憑我們倆的資金實力,一定會成功的。”
“現在行市不利,我們搞這個有什麼用呢?”克拉克還是不感興趣。
當安德魯斯得知洛克菲勒才是真正掌握公司權柄的人之後,就通過克拉克和克拉克的兩個弟弟與洛克菲勒聯係。洛克菲勒當即答應拿出4000美元,但他名義上並未加入新公司,因為他的目標是獨家包攬石油的精煉和銷售過程,這將是比“卡特爾”還要卡特爾的方法。他正做多方麵的準備實施自己早就看準的石油業。
以安德魯斯·克拉克命名的公司所屬石油精煉廠,坐落在克利夫蘭市西南2.4公裏的古亞和加河支流堤岸的下方。廠子毗鄰伊利湖,不僅水路十分方便,而且能利用鐵路運輸。新公司所有權表麵上歸毫無貢獻的克拉克掌握,洛克菲勒則擔任公司的會計和推銷工作,克拉克主管原油采購。
但由於克拉克的缺乏眼光與膽識,洛克菲勒經常和他發生矛盾,最後兩人終於鬧翻。克拉克退出後,公司改名為洛克菲勒·安德魯斯公司。洛克菲勒此時擴充了他的煉油設備,日產量增至500桶(合79000公升)。
克利夫蘭大小煉油廠共有50多家,獨洛克菲勒·安德魯斯公司規模最大,它不僅雇用37人,1865年銷售總額卻有120萬元之巨。
這一年洛克菲勒剛滿26歲。
洛克菲勒成為全球石油大王後,許多人都認為是他的運氣好,機遇佳一一賣食品,食品賺錢,搞石油,石油發財。但如果你看了上麵的這段故事,相信你就會領悟到,洛克菲勒靠的不是運氣,不是機遇,而是自己獨特的遠見。石油不是洛克菲勒發現的,也不是他開采的,在許多人忙於開采和生產石油的時候,他卻在賣當時更需要的食品;南北戰爭後石油價格暴跌,在許多人對石油失去信心而離開石油行業的時候,他卻全力投入,終成大業。顯然,他沒有特別的機遇,更沒有特別的運氣,但他有發現機遇的遠見,有把握機遇的能力。
其實,機遇在大多數時候是同時降臨在許多人身上的,隻不過它不是赤裸裸地讓人一目了然,而是帶著迷霧,帶著偽裝,沒有遠見的人往往視而不見,以至與機遇擦肩而過。
某天,有人來向經營不動產的渡邊正雄推銷土地。來人說:那須有幾百萬平方米的高原,價錢非常便宜,一平方米隻賣60多日元,您願意購買嗎?其實,這是一塊山間的土地,推銷員幾乎已經向東京都內所有的不動產業者推銷過了,但沒有一個人對它感興趣。當時的那須是個人跡罕至的地方,沒有道路,也沒有水電等公共設施,其價值幾乎等於零。
但是,渡邊聽到這一消息後卻異常興奮。為何他會是個例外呢?
後來,他向世人道出了自己當初的想法:“那須雖然是一片廣闊無邊的高原,但跟天皇禦用邸(別墅)鄰接,這會令人感覺到置身在與帝王一樣的環境裏,能提高身份,能滿足自尊心和虛榮心。再說,在這個擁擠的時代,將高原改造成人居地的時代一定為期不遠。這時候買下來,動些腦筋,好好宣傳,一定大有錢賺。”
不久,渡邊拿出全部財產當賭注,又大量舉債,把數百萬平方米的土地訂了下來。當他訂約後,不動產商們都嘲笑他是一個大傻瓜,說,“隻有傻瓜才會買一塊那樣一文不值的山間土地。”
麵對別人的嘲笑,渡邊毫不理會。付完訂金後,他就開始了預定的行動,積極地進行土地的規劃和建設:把土地細分為道路、公園、農園、建築用地,又與建築公司合作準備先蓋200戶別墅和大型的出租民房。一切準備妥當後,他就開始出賣分段劃分的農園用土地和別墅地,以償還未付的土地款。當下,厭惡都市噪音和汙染的人很多,都想聞一聞山間大地的泥土香氣。那須被青山白雲圍繞,風景優美,四周一片寧靜,又可親自種蔬菜、花和果樹。這些美好的條件,渡邊在報紙上以醒目、生動而引人的文句大肆渲染,對都市人展開了強大的攻勢。
生意果然每天都有進展,東京以及其他都市的人都對此產生了極大興趣,紛紛前來訂購。有的人訂購別墅,有的人訂購一塊果園或菜園地。因為不訂購別墅也有出租民房可住,因此訂購農園地的人多得驚人。
一年後,渡邊就把數百萬平方米的土地賣出了4/5,一眨眼就淨賺50多億日元。不僅如此,剩下的土地最少也值他當初所付出的土地款的3倍之多,而且還在不斷地上漲。
我們說要有遠見,也就是許多致富者說的要多多“思考未來”,以此看清方向,把握商機。創業者能否引領企業勝利遠航,關鍵在於其是否能夠把握市場發展趨勢,看清前進方向,超前對市場變化的走勢、進程和結果做出正確的判斷,從而趨利避害,搶抓商機,掌握競爭的主動權。而要做到這一點,創業者就要經常思考未來,練就戰略眼光,善於高瞻遠矚,審時度勢,從而“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市場之上”。事實證明,如果一個企業經營者目光短淺,急功近利,那麼,企業也就不可能獲得長遠發展。現在不少企業為什麼活不好、長不大、命不長,“各領風騷沒幾天”,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企業經營者缺少“經常思考未來”的長遠經營意識,隻看到眼前的蠅頭小利,沒有考慮企業的長遠發展,沒有用時代的眼光、全球的眼光和戰略家的眼光來分析和思考問題,從而坐失良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