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8章 實話實說,穆裏尼奧的話其實很真誠(2)(1 / 3)

穆裏尼奧說:“賽季初我就說過,球隊鋒線隻有伊瓜因和本澤馬將是困難的,現在隻剩下本澤馬,情況就更困難了。如果你去打獵,身邊卻隻有一隻貓,那也隻能帶著貓出去,因為你總不能孤身一人去打獵。如果你有一條好的獵狗,那捕獲的顯然會更多。帶著貓去,捕獲的會少一些,但不管如何,你都是在打獵。”他隨後解釋道:“狗與貓是指不同的戰術。狗是指三前鋒戰術,鋒線上有個標杆球員,攻擊力更強。貓是指442戰術,鋒線上無標杆球員,攻擊力要差一些,要更溫和一些,對比賽的控製也要更少一些。我一直希望能帶著狗出征,但有時候也必須用貓。”

從穆帥的故事中我們能夠看出,坦承自己的不足,尤其是一些難以啟齒的過失或缺點,這對於一個人的挑戰是很大的,然而也正因為如此,能夠坦承的人才越發的可貴,才越發讓人感到他的真誠。

周一良先生對於現在的很多讀者而言可能都不是很熟悉,他是北大著名的曆史教授,他對中國史尤其是魏晉南北史的獨到見解為史學界所稱奇,在20世紀四五十年代名震中國乃至於世界史學界,甚至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邀請編撰《人類科學文化史》。

周一良年少成名,曾經追隨胡適先生和陳寅恪先生為師,尤其是陳寅恪先生,他作為史學上的一派宗師對周一良十分關照,經常找周一良進行私下談話和情感交流,以至於後來幹脆收他為徒。

在陳先生的諄諄教導下,周一良的學識取得了長足的進步。然而好景不長,隨著建國後一場一場運動的到來,正處於史學研究壯年的周一良不得不告別史書,被卷入到一場場的政治運動中來。反右派、反右傾乃至於後來的文革,周一良全都沒有躲過,甚至在“文革”中,他還被迫加入了反動團體“梁效”,向自己的親人和師友開炮,做了很多違心的事。

80年代,一切風波歸於平淡,此時有人想起了周一良在“文革”當中的所作所為,問他如何看待自己當初的境遇。要知道,在那個年代裏,父子反目、夫妻成仇都是家常便飯,像周一良這樣陷害自己師友的人更是不計其數,在事後大家無一例外地都將責任推到了時代上麵。然而麵對同樣的問題,周一良卻沒有推脫,他坦誠地說對於那些師友自己是十分懊悔的,如果泉下有靈,他一定會當麵向陳寅恪先生負荊請罪,而至於自己遭受的那些迫害,倒不覺得有多怨恨了!

錯誤是自己犯下的,那麼就應該承認,不要再狡辯推脫,這就是周一良的態度,而能夠有如此態度,也使人相信周一良是真的重新走上了自我完善的道路,更加讓人體會到他對自己所犯下的過錯的內疚,相信陳先生泉下有知也會原諒這個迷途知返的弟子的。

俗話說人貴有自知之明,一個人在與他人交談的時候,如果總是自誇無所不能,那麼先別說以後可能會出現的出醜狀況,對方心中的反感肯定會立時增加的。而如果一個人能夠坦誠自己的不足,反倒會讓人覺得這個人足夠真誠。

再者,就算你是一個各方麵都很優秀的人,也不應該在言語中表現出來,有誰會願意和一個嘴上從不服軟的人交往呢?所以坦誠自己不足的一麵,讓自己變得更普通一些,更接地氣一點,你反而能夠更受人歡迎。

我們都知道,漢高祖劉邦出身寒微,本身又不學無術,因此在奪取江山之後很多人都表麵上對他尊重有加,但背地裏卻對他非常蔑視,然而僅用一句話,漢高祖就讓別人的蔑視變成了尊敬。

在一次公開場合,劉邦對大臣說:“夫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裏之外,吾不如子房;鎮國家,撫百姓,給饋餉,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軍,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此三者,皆人傑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項羽有一範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為我擒也。”

大臣們為什麼輕視自己,劉邦一清二楚,但他的高明也就在這裏,你們越是輕視,我就越是自揭其短,承認我在某些方麵確實應該被輕視,然而我也有該被重視的一麵,這一麵可不是任何人都有的。

相信大臣們在聽到劉邦這番坦誠之言以後,肯定會油然而生出一股敬意來,先不說用人的能力如何,就這份坦承不足的勇氣和真誠,有幾個人能有呢?

所以說,在與人交往的時候,我們想要給人留下一個好印象是對的,但不能因為想要留好的印象就在嘴上逞強,有的時候,服一服軟,在人前坦承自己的不足,反而能夠讓你看起來更真誠,更容易得到別人的青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