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清官廟建成後,經曆了一個香火由盛而衰,再由衰突然變旺的過程。
其實這裏用“香火”一詞並不準確,用“人氣”也許更為合適。剛舉行了落成典禮的那幾天,周圍各村的百姓聽說支呂官莊建了座清官廟,前來觀看者甚多。但他們來到這裏,並沒有焚香燒紙之類的舉動,隻是溜溜達達地看看這,看看那,然後便溜溜達達地走了。那時候看廟人是支四清。他除了一天三時回家吃飯,別的時間都在這裏。但他幹的事情也就是掃掃院子,澆澆花草,然後到正堂裏長時間呆坐著。支明祿教導過他多次,讓他好好讀一讀《清官支翊》,記住老祖的那些故事,以便向來客做些介紹。可是支四清天生不愛讀書,一捧書本頭就疼,所以就對酷似他爹並與他日日相伴的那位老祖的事跡所知甚少,有來客問起來,他大半以搖頭憨笑作答。支明祿發現了這一情況十分生氣,時常訓他。四清讓他訓惱了便反駁道:“書上那些事,不都是編的嗎?講不講還不是一個樣兒?”這話噎得支明祿夠嗆,他指著兒子恨恨地道:“你呀你呀,還是支翊老祖的長房長孫呢,狗屁!瞎熊!”
半月過後,周圍各村的人基本上都來看過一遍,這裏就漸漸冷清下來。除了偶然有公路上的過往行人進來看看,大多時候都是支四清一個人與他的老祖廝守。支明祿看見這種場麵,便愈發埋怨兒子對參觀者不夠熱情,吸引不住人家。
雖然是恨鐵不成鋼,但這塊鐵畢竟是自己造出來的,看來看去還是比鋼還親。支明祿早有打算,自己老了,眼看就要退下來了,到時候就讓兒子接自己的班。兒子雖然不愛念書,但他老實正直,不歪不壞,是塊當幹部的材料。他的計劃是,第一步,讓兒子進支部鍛煉鍛煉;第二步,再讓他接班當書記。支明祿想,這樣安排決不是以權謀私,而是知人善任,舉賢不避親。經過多年觀察,現任村主任支戰略也很能幹,但經常流露出想多吃多占的念頭,讓他當了一把手不腐敗才怪哩。如果讓四清幹呢,一方麵他的思想素質高,另一方麵還有我給掌著舵,絕對不會出現問題。支明祿相信,兒子雖然不記得支翊老祖的事跡,但肯定能繼承老祖的精神傳統。所以說,支呂官莊的接班人,沒有比四清更合適的了。
第一步輕而易舉地成了。清官廟落成時,郭子興有意拉攏支明祿,主動提出把支四清增補為支部委員,回去後馬上就下發了黨委決定。支明祿順水推舟,在村裏做了公布,支四清從此就離開清官廟,天天去瓦屋大院裏坐著。對這個安排,村裏無論是黨員還是非黨群眾,沒有一個人提出異議。
四清進了支部後,支明祿有意識地鍛煉他,經常讓他代表支呂官莊村去鎮上開會,讓他處理村裏的一些事情。四清缺乏領導經驗,經常是考慮問題不夠周全,處理事情不太妥當,但支明祿不把這些當回事,他認為兒子經過一段時間的鍛煉,會成熟起來的,於是照常重用。支明祿也看出,自從重用了四清,村委主任支戰略就有了變化,工作不像原先那麼主動了,凡出頭露麵的事總是讓四清去。這樣,支呂官莊無形中就出現了支明祿爺兒倆掌大權的局麵:老子坐帳,兒子衝鋒;老子興雲,兒子播雨。支明祿想,要讓四清得到鍛煉,成為合格的接班人,就得這麼辦。至於支戰略主動退縮,他也覺得十分正常。他想,支戰略你就憑我這些年對你的提攜,就憑你自己那個素質,也應該知趣一些,給四清讓出路來。
接替四清看廟的人叫支明昕,是位退休小學教師。這人一輩子不缺文化,隻缺愛情。因為年輕時爹娘給他包辦了婚姻,他反抗未遂,隻好委委屈屈結了婚。但他對老婆一直沒培養起感情,長年住在外村教學很少回來,雖然也生了兩兒兩女,但據他自己說都是“動物性的產品”。後來,兒女都結婚了,他也退休回家了,可是與老婆仍然不和,一個住在兒子家,一個住在閨女家。四清當了幹部,支明祿找到支明昕說,你既然不願跟嫂子住,幹脆住到廟裏看門行不?支明昕立即高興地答應下來,說他一直為支家出了個支翊感到自豪,現在能讓他去看廟,那他真是老有所用,實現了“夕陽紅”了。他還說,《清官支翊》這書他已經讀了九遍,每一遍都是感動得淚流滿麵,對其中的許多章節都能倒背如流。支明祿驚喜地道:是嗎?那我真是找對人啦,我正愁沒人解說呢!支明昕道:我行我行!而且我還能用普通話!於是,他收拾一下生活用品,當天就搬到了廟裏。他多年單身在外,有嫻熟的做飯手藝,從此在廟裏吃,廟裏住,與那個惹人厭煩的老婆子離得更遠了。
這支明昕果然是一位優秀的看廟人,一天到晚為廟裏的事情忙碌不休。他每天都要從墓地東側的水汪裏挑十幾擔水,將那些花花草草澆上一遍。看見花草缺肥,他還養成了早起拾糞的習慣,每天天不亮就背著筐去村裏村外轉悠,撿來些人屎畜糞深埋在花草根下。沒過一段時間的精心培養,清官廟的裏裏外外綠草如茵,鮮花爛漫。另外,支明昕還精心撰寫了一份解說詞,背得滾瓜爛熟,一有來人參觀便講起來。雖然他的普通話不太標準,但好在感情充沛,把支翊事跡講得花團錦簇,十分動人。
然而,他的優秀並沒有吸引來更多的遊客,清官廟在多半年的時間裏始終是冷冷清清。一直到了第二年正月十八,廟牆外公路上發生了一起車禍之後,這裏的情況才徹底改觀。
車禍發生在夜間,當時誰也沒有發現。直到第二天早晨支明昕早起拾糞,才看見公路旁邊的水溝裏有一輛摩托和一個男人倒在那裏,覆蓋了一層白白的霜花。老漢跑過去看看,那人已經死了。支明昕急忙跑到村裏喊來支明祿,支明祿看了大吃一驚:這人竟是鎮黨委宣傳委員畢萌。他打電話報告了鎮上,接著歐鎮長就和派出所長、交通所長等人趕來了。他們察看一番,也沒發現有撞車的痕跡;聞聞死者的口鼻,也沒有酒精的氣味。之後,派出所長便到廟裏對支明昕進行盤問。但盤問來盤問去,老頭隻是一句話:夜裏我睡得死死的,啥也沒聽見。折騰到十點多鍾,鎮幹部們便把毀掉的人和車拉走了。
支呂官莊出了這等大事,許多人家早已傾巢出動前來觀看。二咣咣看了一會兒,便回村裏告訴了呂中貞母子。呂中貞聽了拍著手道:“哎呀,真是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二咣咣說:“對,這姓畢的糟蹋白呂,毀了那麼好的莊稼畫兒,天理不容嗬!”白呂卻在一邊沉默不語。二咣咣問他:“外甥,你怎麼還不高興?”白呂歎口氣,搖頭笑道:“因果報應,天理容否,寄希望於這些東西,哪能解決問題?”二咣咣說:“咳,姓畢的那小子已經死了,問題就解決大半了。你還想讓鎮上賠你錢是吧?”白呂說:“我不是指打官司的事,是說別的。”說罷,便回到自己屋裏看書去了。二咣咣看看他的背影,小聲對呂中貞說:“我看,外甥是念書念愣了。”呂中貞點頭道:“不假,念愣了。”
清官廟旁發生的這樁車禍迅速傳遍十裏八村。當天便有許多人跑到這裏來看事故現場,同時也帶來了與畢萌之死有關的線索。來自鹹家山的好幾個人都說,有人看見了,畢萌是深更半夜從他們村褚秀菊家出來的。那褚秀菊是小學民辦教師,她男人年年在外麵打工,今年剛又走了。大家一聽立即找到了答案:畢萌管教育,褚秀菊盼轉正,為了各自的目的勾搭成奸是自然而然的事情。當天下午,從鹹家山又傳來消息:那褚秀菊聽說了車禍,在學校裏當著別人的麵嚎啕大哭。事情得到證實,各村群眾無不義憤填膺,都說畢萌死了活該。與此同時,畢萌生前做的許多壞事也被人一件件提起,幾乎每一件還都捎帶了黨委書記郭子興。
這時,一個更讓人震驚的說法出現了:畢萌的死,是清官支翊顯靈的結果。出車禍的當天下午,支明昕親口跟人說,他頭天夜裏不是啥也沒聽見,其實聽見了支翊的聲音。半夜時分,他在睡夢中就聽院裏有腳步聲,還聽見有人說:“咳,總算辦了一個!”現在想想,那是老祖實在按捺不住氣憤,又出來辦案啦!
支明昕透露的這件事立即成為一樁奇聞,在雷公山區不徑而走。於是,從第二天開始就有許多人來給支翊叩頭禮拜。有些人覺得光叩頭不成敬意,還帶了香燭和紙錢來燒。有人沒做準備,就問支明昕有沒有賣的。支明昕急香客之所急,騎車到集市上批發了一宗,回來零售給他們。從此,清官廟裏人流滾滾,煙氣繚繞,其香火之盛,與那些著名風景地裏的佛寺道觀不相上下。
與香燭紙錢同時熱賣的還有《清官支翊》。短短幾天,幾百本的存書就被香客搶購一空。支明昕向支明祿說了這個情況,支明祿便打電話給惠風,讓他馬上加印一千本火速送來。惠風興奮地說,想不到我的作品還會有脫銷的這一天!好好好,我馬上到印刷廠跟他們說!三天後,惠風便雇車將書拉來了。他對支明祿說,書既然加印,那作者是要拿印數稿酬的。支明祿問他要多少,他說多了不要,隻要兩千。支明祿便拿了兩千給他,並設酒款待。在吃飯時,惠風聽說了支翊顯靈一事,驚訝地問支明祿:“這是真的?”支明祿隻笑不答。再問支明昕,支明昕也是不說話光笑。惠風便哈哈笑道:“我明白了,這是浪漫主義,浪漫主義!”
此後,支明昕繼續他的浪漫主義創作,又向香客們發表了新的作品:那支翊辦掉了畢萌還不罷休,經常在夜間再出去辦案——他每天早晨渾身上下都掛滿露珠便是證明。一些人特意在早晨去廟裏觀察,果真這樣。但是,廟旁公路上也沒發生新的車禍,那麼他到底又辦掉了誰呢?支明昕便說,他肯定是乘雲駕霧到別處去了,因為這些天的夜間廟裏廟外經常大霧迷漫。香客們聽後,陸續有人前來提供支翊辦案的一些結果:縣城一個貪官半夜起來撒尿,卻一頭栽倒在床前死去;外鄉一個欺壓百姓的鄉長,原先身體好好的,突然就得了癌症;墩莊黃煙收購站的一個女收購員,半夜裏突發神經病,光著身子在大街上跑,因為她收煙時壓級壓價。還有,還有……一件件奇聞,都證實著支翊英靈不泯,精神不死,能在今天繼續伸張正義,除暴安良。於是,清官廟招來了更多的百姓,迎來了更盛的香火。許多人來後不隻是燒香叩拜,還向支翊塑像像遞狀子一般哭訴自己的冤屈,祈禱清天大老爺能為他做主,替他伸冤。
這天,支明祿突然接到鎮委許秘書的電話,說郭書記找他有事,讓他過去。支明祿騎車趕到墩莊,到鎮委辦公室坐下,郭子興遞上一棵煙便說:“老支,祝賀你當了窩長啦。”支明祿說:“窩長是個什麼官兒?”郭子興笑道:“謠言窩的窩長,你想是多大的官兒?想糟蹋誰就糟蹋誰,還不頂上省級市級?”支明祿便明白郭子興要說什麼了,笑著問道:“郭書記,誰糟蹋誰啦?你說說看。”郭子興彈一下煙灰,眼睛直瞅著他說:“老支,咱們明說了吧。我覺得,我郭子興在墩莊工作這些年,並沒有對不住你的地方。你建那個紀念堂要紀念老祖,我是支持的。你兒子進支部,我是主動給你解決的。你幾次不按鎮上下達的數額交統籌款,我也沒對你認真追究。可你倒好,把你建的那個紀念堂叫什麼清官廟,造謠惑眾,煽動群眾對黨委政府的不滿情緒,到底安了什麼心?”支明祿說:“我還能安什麼心?我希望黨委政府好呀!把支翊紀念堂叫作清官廟,不是我叫的,是群眾叫的。不過,我想這也沒有錯誤,支翊就是個清官嘛。至於造謠惑眾,煽動什麼不滿情緒,我怎麼不知道?”郭子興說:“你別裝憨賣傻!畢萌出了車禍,跟你老祖有個屁關係?你老祖還能顯靈,還能到處辦案,叫這個死叫那個病,你說這荒唐不荒唐?”支明祿說:“這些說法我也有耳聞,肯定是個別人瞎講的。不過,咱們都是共產黨員,是信唯物主義的,還怕這個?隻要行得正坐得直,別人愛怎麼講就怎麼講去。”郭子興站起身說:“不行!我是墩莊鎮委書記,不能由著某些人在我的地盤上胡鬧!老支,我今天鄭重地跟你說,你必須把紀念堂關閉一段時間,不準任何人再去燒香叩頭!兩天之內你做不到,我就把你爺兒倆全撤了!”說罷,他將煙蒂一摔走了。許秘書在一邊說:“老支,郭書記對清官廟真是很惱火,你快回去落實一下吧!”支明祿微微一笑:“為人不做虧心事,半夜敲門心不驚。他要是個清官,怕啥?”說罷,便起身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