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2 / 3)

回到支呂官莊,他打電話把這情況跟支明鐸說了,並表示他不怕郭子興的威脅,堅決不關清官廟的門,非把那些貪官汙吏嚇得尿褲子不可。他說,他也不相信郭子興真敢撤他的職。支明鐸聽了說:“大哥,你不能這麼蠻幹!反腐敗,怎麼能用封建迷信那一套呢?什麼顯靈還魂,這會叫人抓住把柄的!”支明祿說:“這不是我講的,是明昕哥講的。”支明鐸說:“誰講的也不行!你趕快把紀念堂的門關了,至少過兩個月再開!”支明祿咂了咂牙花子道:“那好,我聽你的。”

他放下電話,接著就去清官廟跟支明昕講了這事。支明昕一聽立即嚇壞了,抖著幾根黃胡子說:“明祿弟,我說咱老祖顯靈,辦案,是想叫這廟裏香火旺一些呀!可不是反黨反社會主義呀!上級要是抓我,你可得千萬保著我呀!”支明祿說:“看你這軟不拉唧的樣兒!像個漢子嗎?”支明昕沒再說話,立即去把那些香客攆走,接著把院門緊緊地關上,誰敲也不去開。

到了晚上,他收拾收拾鋪蓋卷兒,鎖上廟門,悄悄去了兒子家中。因為老伴隨兒子居住,支明昕已有好幾年沒到這裏。兒媳見了驚訝地問:“爹,你怎麼想起到俺家來啦?”支明昕說:“唉喲,你爹說不定哪一天就叫人抓走了,趕緊回來享受享受天倫之樂吧!”說起廟裏的那些事情,支明昕後悔不迭,說自己是一時衝動犯了錯誤。老伴說:“把你抓起才好哩!看你再怎麼犯酸!”說一會兒話,該睡覺了,兒媳便讓公公到婆婆住的屋裏睡,公公忸忸怩怩地說:“這樣好嗎?這樣好嗎?”兒媳忍俊不禁,說:“好不好的,將就了吧!”將公公一溜趔趄推到了那裏。

清官廟關門後,還陸續有一些香客前來叩拜,但看看大門緊閉,隻好在門口將紙燒掉並禱告一番。支明祿擔心這樣也被郭子興抓了把柄,便讓四清在那兒守著,一有來人就攆。香客問四清為何關門,四清說:老祖辦案辦累了,想歇些日子啦!人們一聽,也便信了這話,此後這裏的香客就漸漸地少了。

然而半月之後,這裏突然又是香客雲集!

這與收繳“豬頭稅”有關。往年這項稅是按豬頭收的,賣一頭豬交30元。可是今年墩莊鎮政府出台了新政策,豬頭稅變成人頭稅:不管養沒養豬,賣沒賣豬,一口人必須上交40元,而且在五天之內全部交齊。往年這筆錢是在年底與“三提五統”放在一起收的,今年加了碼並且放在年初單獨收繳,讓全鎮農民感到十分意外,一時間怨聲載道輿論洶洶。許多人說:年前交了提留,接著又過了個年關,眼看開春還要買化肥種子,到哪裏弄錢交豬頭稅呀?有人從村幹部那裏得知,鎮上年前收的提留,補齊幹部教師拖欠的工資,還了一部分建幹果市場的貸款,基本上光了。現在鎮上又發不出工資了,隻好想出了這一辦法。群眾議論道:鎮上沒錢了就跟老百姓要,老百姓沒錢跟誰要?現在地裏的莊稼還沒種上,打工的剛剛出去,有幾戶人家能有閑錢?不交,堅決不交!然而,鎮委鎮府並不聽他們的,派了鎮幹部分赴各村催交,鎮幹部又逼著村幹部挨家挨戶討要,全鎮幾十個村莊立即鬧得雞飛狗跳。這時,不知是從哪個村開始,突然有一個說法像電波一般飛速傳播:快快去拜支青天,拜了青天不怕官!於是,在豬頭稅收繳的頭一天裏,就有許多人鎖上家門跑到支呂官莊,聚集到了清官廟前。幾十個,幾百個,中午時分這裏便有了上千口子。訴說,咒罵,憤怒的情緒彙成一片風暴中的海洋。

然而神像卻在廟裏關著,讓他們欲拜不能。聽說鑰匙在村支書手裏,有幾人便自告奮勇到村裏去找。找到瓦屋大院,支明祿卻說,廟門是郭書記下命令關閉的,他不敢開。這幾人回去一說,眾人更加憤怒,說郭子興不叫咱們拜清官,咱們偏拜!把咱們的苦楚都跟支老爺說說,讓支老爺快去辦了他!幾個壯漢搬來石頭,幾下子把鎖砸開,人群便潮水一般湧進了廟裏。轉眼間,正堂裏跪滿了,院子裏跪滿了,剩下的便在門外跪著。香點起來,紙燒起來。叩頭如狂風摧梨,落淚如急雨澆地,禱告聲如熱鍋煎油。支老爺呀,支青天呀!你給咱老百姓做主,快把那些狗官辦了吧!叫他們猝死!猝死猝死猝死!……咬牙切齒咒上一陣,隨後站起身來,一堆一夥地交流,訴說,議論,直到傍晚才各自回村。

第二天上午,從各村跑來的人便更多了,漸漸地有上萬之眾。許多人帶來紙錢,在正堂裏燒,在院子裏燒,在廟門口燒。火光閃閃,青煙滾滾。龐大的人群中,消息在傳遞,情緒在傳染,憤怒在積聚。後來,有些人不知是有意還是無意,竟到公路上站成密匝匝的一片,讓南來北往的車輛全部阻滯在了這裏……

白呂也在這裏。昨天他就聽二咣咣說了這裏的情況,曾來這裏看過。今天一大早,他又來了。他走進人群之中,這裏聽聽,那裏看看,臉上寫滿了焦慮與悲憫。

而後,他走到人群外麵站著,緊張地思考起來。

就在這時,警笛聲由遠而近,一輛警車和一輛桑塔那轎車急速開了過來。有人喊:“當官的來啦!來抓人啦!”更多的人便高聲喊道:“叫他抓!叫他抓!這麼多人看他敢?”上萬人浪湧一般迎了上去,一個個亢奮而悲壯。

車在離他們百米之外的地方停下。車門打開,郭子興剛露出個頭來,人群中馬上爆發出一片喊聲:“打死他!打死他!……”嚇得郭子興趕緊縮回去,讓車子調頭就跑。派出所的警車也不敢停留,緊跟著也溜走了。

許多人緊追著他們扔石頭,大聲叫罵,直到兩輛車看不見才罷休。

就在這時,白呂一個箭步,“噌”地躍上清官廟的牆頭,高高站在上麵喊了起來:“鄉親們!鄉親們!請大家過來!我有話要講!”

人們回頭看看,便向他圍過去了。人群的後麵,公路能夠通行了,一些車立即開走,一些車還停在那裏想看熱鬧。

白呂等現場安靜了一些,開始講了起來:“鄉親們,我是支呂官莊的白呂,曾經當過鎮委秘書,因為看不慣某些幹部的腐敗行為,今年春天就辭職不幹了。你們有人也聽說過,今年我在滑石峪租了二百畝多地,為北京的藝術家搞了個項目,最後卻沒弄成,叫幾個鎮幹部給毀了,損失了六七萬塊錢!我和你們一樣,非常痛恨那些腐敗透頂、與老百姓作對的人,巴不得他們立即倒台!可是,咱們恨歸恨,可不能采取愚昧的方式,違法的方式!像咱們現在這樣幹,是十分可笑,十分危險的!”

這話,讓在場的上萬人都瞪起了眼睛。有人不服,伸長脖子喊道:“怎麼可笑,怎麼危險啦?大不了跟他們拚個魚死網破!”

白呂急忙搖著手說:“不,不,千萬不要這樣!這些年來,咱們農民的利益屢屢受到侵害,的確是有冤有屈,可咱們應該怎麼辦才好?咱們不能隻把希望寄托給清官,讓他們給咱們做主。像大家兩天來這樣,跑到這裏燒香叩頭,想讓死去的清官做主,更是一種愚昧荒唐的行為!什麼支翊顯靈,夜間辦案,這全是假的,是有人編造出來的!我前天當麵問過曾在這裏看廟的支明昕,他親口承認是他編了假話。他之所以說支翊辦掉了鎮上的畢萌,又辦掉了外麵的誰誰誰,是想讓這清官廟的香火旺盛一些!”

有人大聲說:“不對,說支翊夜裏出去辦案是假的,那他身上怎麼有露珠?”

白呂笑一笑說:“這很簡單。那幾天夜間這裏霧特別重,支明昕又故意不關正堂的門,塑像上當然要凝結水珠!”

那人點點頭,不吭聲了。

白呂停了停又說:“鄉親們,這會兒明白了吧?咱們應當承認,支翊活著的時候的確是個清官,他應當受到後人的尊敬。可咱們今天不能搞迷信,不能把他神化,更不能把希望寄托在這樣一個死人身上!”

有人大聲問道:“死人不能指望,活人咱指望誰?”

白呂有力地作著手勢:“指望誰?是你,是我,還有大家夥兒!咱們現在應該團結起來,自己給自己做主,有理有節地維護自己的利益!就拿這次收豬頭稅來說,鎮政府的行為就是錯了。按照省政府頒布的文件規定,就是應該按照豬頭收,決不能按人頭收!我們應該據理力爭,討個公道!”

許多人喊起來:“是得據理力爭!是得討個公道!”

也有人問:“怎麼個討法?”

還有人喊了起來:“走,咱們一塊兒到縣裏去!有這麼多車停在這裏,讓他們把咱拉去!”

聽了這話,許多人立即叫好:“對,走哇走哇!到縣裏上訪去!”說著,就有人向公路上走去。

白呂急忙打著手勢製止:“不,不能這樣!請你們回來!大家想想,這麼多人湧到縣城,出了事怎麼辦?我建議,為了這一次維權,也為了今後防止盤剝農民的事件繼續發生,咱們應該成立起自己的組織,隨時隨地地保護自己!這個組織,我想就叫墩莊鎮農民協會,好不好?”

許多人立即拍手讚同:“好哇!好哇!”

白呂高高舉起一隻手臂:“同意成立這個協會、願意加入這個組織的請舉手!”

上萬名農民全部把手舉起。

這時有人喊:“我看,就叫白呂當咱這協會的頭兒!”

眾人又舉手表示同意。

白呂看看這一片如林的手臂,激動地說:“好,既然大家信任我,那咱們就一起籌建這個協會!”他接著講了籌建方案:每個村選一個人作代表,組成協會的籌委會,下午一起到縣民政局注冊登記,之後再到縣政府就生豬稅的問題上訪。眾人對這方案都表示讚同。白呂抬頭看看已近中天的太陽,再看看通往墩莊和縣城的公路,大聲說:“現在,請各村推舉代表。推舉出之後,其他人馬上離開這裏回村,誰也不要再留在這裏!請大家放心,我們一定代表全鎮農民的利益,爭取把事情辦好!事情辦到什麼程度,我們會隨時向各村通報!”

於是,眾人很快分成一群一夥,嘁嘁喳喳地討論起來。有的村很快把人選定,有的村則遲遲不決甚至爭吵起來。白呂從牆頭上跳下,一夥一夥地催促、調解,終於各村都有了自己的代表。這些代表在廟門口集合的同時,大批農民也各奔東西南北,回了自己的村子。

當白呂領四十多名籌委會成員登上兩輛長途客車,走出十多裏路時,一長溜警車從他們對麵開來,向支呂官莊的方向呼嘯而去。車上有人感歎:“不是白呂,今天要出大亂子啦!”

一夥人來到縣城,先去了民政局社團管理科。白呂讓大家在外麵等著,他一個人走了進去。聽說要成立墩莊鎮農民協會,那位姓曲的女科長把眼瞪得溜圓:“成立這個組織,你們鎮委鎮府批準了嗎?”白呂說:“《憲法》不是規定公民有結社自由嗎?我們鎮各村農民自願組成農民協會,學法律,學農業科技知識,應該是沒有錯吧?”女科長起身說:“你先等一等,我去請示一下領導。”說著,就走上了樓上。等了好大一會兒,在外麵的其他人都很不耐煩了,女科長才“咯噔咯噔”從樓上下來。她說,局長說,讓你們寫個申請放在這裏,等領導研究了給你們批複。白呂便坐在桌邊寫,寫完交給了她。她拿去看看,說:請把你們籌委會成員名單留下一份。白呂拿過一張紙,首先寫下自己的名字,然後走到院裏讓另一些人寫。不料,有的人坦然簽名,有的人卻堅決不幹,說把名字留下來恐怕要吃虧。白呂說,咱們代表的是全鎮農民嗬,怎麼連這點兒勇氣也沒有?但一些人還是不幹。最後,大約隻有一半人在紙上留下名字,讓白呂到屋裏交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