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裏就又引申出另一個命題:有意觀察和無意觀察的差異。有學生說,什麼是觀察?觀察就是看唄!我們天天都用眼睛看東西,也可以說是天天在觀察。我們說觀察包括看,但僅用眼睛看並不能涵蓋觀察的全部。除了耳目口鼻外的觀察感受外,還有體察及身體力行的觸覺類感受。就像托爾斯泰筆下的貴族列文割草那樣。而更重要的是,即使我們也身體力行了,也出力流汗了,也都感受了,觀察了,但萬千景物卻如白雲蒼狗轉瞬即逝,諸多往事常如大風刮過忘得一幹二淨,為什麼?
餘華曾說,我們一生中見過許多次公路上兩輛卡車相撞的事件,也不時聽聞有人墜樓自殺的慘劇,這些都是現實生活,但我們過不多久也許就會把它們遺忘。但是如果你目睹了兩輛瘋狂的卡車,死命相撞在一起,其巨大震動產生的衝擊波使公路兩側樹上的麻雀紛紛倒斃,像樹葉鋪滿一地的時候,你把這些記述下來,也許人們就會經久不忘;還有,那個人從高空以自由落體的姿勢往下墜落地麵時,由於重力加速的關係,產生的巨大撞擊使他(她)的牛仔褲都迸裂開了,你這樣寫的時候,文學的現實主義就出現了。餘華講這番話的目的是論證生活中的現實和文學中的現實是不一樣的。用美國學者約翰·杜衡的話說就是“藝術是經驗的高度集中與經過被提煉加工的形式”,倘若加工了,那就是“貴重產品”,如果不加工,那就扔之如撇履。借用他們的觀點來解釋有意觀察和無意觀察,一些絲絲縷縷的紋路竟然也能對上。
倘若無意觀察,你會流失許多寶貴的創作資源。也許你一生經曆過許多傳奇,見過許多奇人怪事,但你從來沒有留意過它們,於是這些資源也許就會白白流失。有句話說得好:隻要手裏拿著錘子,滿大街都是釘子。隻要你有意觀察,並且用正確的方法加以訓練和練習,你或許就會得到異乎尋常的重要收獲。比如說我們經常開會,在禮堂,在大廳,在辦公室等等,過去我們是以消費會議的姿態來參加的,會議完了也就完了,腦海中丁點兒不留痕跡。但現在不同了,我要同學們留意這次會議,並提出要讓會議的主旨信息發布者及場景和氣氛出現在所寫的作業中,你就會有所留意,並會注意觀察,甚至會在本子上心裏頭描摹勾畫等。當你寫到紙上,成功地將它記錄下來,讓它變成你的一個描寫手段,日後倘若在創作中遇到開會的場景時,相信它便會出現在你的文學作品裏。這就是有意觀察的重要性。
學生作業例題:
1這一刻要落筆,腦子裏卻一片空白。鄰座筆下窸窸窣窣的聲音尖銳得成了電鑽,吱吱刺激著我的耳膜。遠處建築工地停不下來的電焊聲,與窗外汽車的鳴笛聲攪作一團,為了一個說不清的未來,我們都在忙碌著。
2鄰座同學盤著柔順的深棕色頭發,梳成了一個橢圓的發鬢。她低頭凝思,麥色光滑的臉上架著一副精巧的銀絲眼鏡,眼神淡定從容。白皙纖細的手指握筆寫著什麼,自信而又裕如的樣子,宛若她身上正徐徐發表的愛情詩篇。
3窗外,一幢幢錯落有致的灰白色高樓,在金色的陽光下靜靜地矗立著,樓的陽麵數不清的正方形窗戶被色彩斑斕的窗簾修飾得各具風情。一排排長方形或方形的空調外機上無一例外地都安有圓形的風扇排氣口,就像一隻隻孤獨的眼睛向我們深情地凝視。
4我撫摸著已高高束起的長發,感覺到了柔順的發絲傳遞出的關於時間的訊息。我的手繼續往下遊移,額頭上的粉刺在手指的愛撫下立時顯得飽滿而生動。不好,敏感的手指又在第一時間發現了敵情,這一定是早上新來報道的痘痘,不偏不倚長在了鼻子正中央。
5夜半時分,突然餓醒的我躡手躡腳來到連隊廚房。我什麼也沒撈摸著,隻撈到了幾顆西紅柿和半碗餿米飯,後來又找到一點吃剩下的辣椒醬。這樣,我的舌頭先是被酸甜撫慰,繼而又被腐酸攻擊,最後則完全被辛辣占領,整個舌頭像著火了一樣,疼痛難忍。
6我們的寢室沒有巴爾紮克所說的公寓味道,但它卻有鮮明的個性特征。小吳有雙臭腳,小羅身上常有汗酸味,小林則有口臭。雖說大家臭味相投,但卻決不雷同。
思考題:
有意觀察與無意觀察的區別在哪兒?
有意觀察與記憶之間有怎樣的關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