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講:藝術元素與段落的擴展(1 / 3)

第四講: 藝術元素與段落的擴展

中國有句古話叫“藝術同源,觸類旁通”。西方有一句話叫“辯證法不知道什麼絕對分明的和固定不變的界限”。“除了‘非此即彼’又在適當的地方承認‘亦此亦彼’。一切差異都在中間階段融合,一切對立都經過中間環節而互相過渡。”(《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三卷535頁)。易經和太極理論都有“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說法。正是有諸多的理論佐證,當文學遭遇其他藝術的時候,滲透、融合、促進就成了文學的關鍵詞。在文學作品中,因了音樂、繪畫、建築、服裝、烹調等元素的介入,才變得五光十色,精彩紛呈。

一、美術作品與段落的開展

一幅繪畫是一個完整的視覺區域。倘若你凝視一幅風景畫,有時會覺得它曾是我們之前在窗口或某處凝視過的景物。一幅美術作品的第一個作用就是為我們創造了一個獨立的、內容齊備的感性空間,這個空間就像我們舉目眺望過的現實世界。從某種意義上講,欣賞和解讀一幅美術作品,實際上也是我們之前所講的觀察的一種延伸。盡管美術作品製造的幻象是一種虛幻的景象,但卻是與眼睛發生著直接關聯的事物。一幅好的繪畫作品會以它特有的藝術魅力感染和感動讀者。在文學作品中,有時它會起到渲染環境和深化主旨的作用。▲

下麵請看梵·高割耳後的自畫像。請大家認真觀察這幅畫像,盡量深入細致地去欣賞它,以獲得豐富的細節,把從中得到的感受和啟示寫成5—8句話的段落(先不涉及具體技法)。

梵·高割耳自畫像

例:頭部包裹著紗布,紗布之下是浸血的傷口——割耳後的梵·高,首先要做的,是對鏡自畫。割耳是一幕象征場景,概括梵·高一生帶有自傷性質的悲劇。這個世界的確沒有免費的午餐,那麼,你拿什麼來為你的藝術埋單呢?愛、勞動、健康、幸福……還不夠,你要的東西越昂貴,越需要隆重的抵押,結果,梵·高拒絕了因平靜而平庸,選擇了因此而不凡。

(選自周曉楓《來自美術的暗示》)

請看一幅靜物畫,認真欣賞之後用5—8句話組成一個段落。

蘋果與梨

例:蘋果上的蟲蝕,梨子上的暗斑,葡萄粒掉落後殘餘在蒂緣的零星果肉。畫家在果籃中有意地加進幾片葉子,以使破損有更大的延伸空間。脫水的軟而卷的葡萄葉邊緣襤褸,中間鑲著窟窿和黃枯的部分。籃子的柄把殘留著草刺和被握的痕跡。破損,這是不朽的秘密配方——破損烘托出果實的光亮與飽滿,在時間不可摧毀的深處,散發著香氣。

假設抹除那些破損,我們隻會目睹一個失真的豐收。

(周曉楓:《來自美術的暗示》)

1用以上兩例為例,請用幾分鍾的時間觀察一幅題為《河邊》的風景畫。之後用5—8句話擴展成一個段落。

厄普特河邊的楊樹(莫奈油畫作品)

例:寧靜的鄉村一側,一條大河逶迤而來。水流和緩,波光粼粼,河水倒映著鬱鬱蔥蔥的樹木,棕紅色柔軟的泥土散發著清香。一個紅衣少女在岸邊款款行走,她的背影遠處,是一艘遊艇在河中遊弋。這裏仿佛是用流水、陽光、暖風、蟬鳴和鳥啼裝飾而成的河的門楣,你隻要踏進這扇門,浮躁和喧囂便倏然而飛,一個寧靜的世界便悠然降臨。

2請欣賞羅中立的油畫《父親》,看後請用5—8句話組成一個段落。

例:一個頭戴羊肚毛巾的老漢正向我凝視。茫然而又複雜的眼神深陷在歲月的溝壑裏難以解讀。他如剛從土地裏刨出來的一件陶器,每道皺紋都泛出年代久遠的表情。老漢手端粗瓷大碗,似喝未喝的樣子。他手中的飯碗像是綴在他胸前的一枚獎章,醬色的基調與他的麵容渾然相映。或許正是因了這沉甸甸的企盼,老漢年複一年的守望,終於將自己塑造成了土地一樣的質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