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官迷(一)
李鐵一
雖然還沒有公布,但我們都知道葛誌勇就要當公司老總了。對於這個消息反應最為強烈的當屬可卡公司的總經理助理呂曉妮,呂曉妮曾與葛誌勇有過一段似曾相戀的舊情,因為一些我們知道的原因未成正果。現在葛誌勇要當老總了,呂曉妮就既驚訝又興奮地哇了一聲,衝著坐對桌的一位男同事說,他怎麼會當上老總呢?盡管有掩飾不住的興奮存在,但還是看得出她的驚訝是大於興奮的。
我們大多數人對於這個消息的驚訝程度絕對不比呂曉妮差多少,葛誌勇在公司裏隻是一個分廠的副廠長,按我們的幹部製度與規則,即使是不拘一格降人才,也斷然不會讓葛誌勇一鶴衝天,一大步越過分廠廠長、生產部長、正副總經濟師、正副總工程師、副總經理、甚至現任總經理等諸多門坎,坐到那個令人矚目的寶座上去。但驚訝歸驚訝,事實歸事實,在即將到來的事實麵前,我們還是適可而止地收起驚訝,把興趣投入到對事實本身的探究中去。
還是呂曉妮對那位男同事說,葛誌勇終於如願以償了!
呂曉妮的話是真正的有感而發。我們都知道,葛誌勇的確稱得上是“官迷”一級的人物,用句正麵的話講,是一貫的積極向上。早在十八年前,剛入廠不久的大專生葛誌勇就寫了一份自薦報告,親自送到了當時的廠長手裏。他在報告中提出了一係列對二級單位的整改建議,其目的不外乎是想謀個分廠廠長幹幹。廠長當時在他的自薦書上揮筆批道,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但當不好一個士兵的人絕對當不好一個將軍。
廠長非但沒有重用他,反而把他派到了一個全廠最為艱苦的班組去當一名技術員。後來,廠裏換了廠長,葛誌勇馬上調整戰術,粘住了新來的廠長。他靠和廠長在職工活動室裏打乒乓球開始,一直把接觸範圍擴大到廠長家裏。廠長家的大事小情不但少不了他的身影,就是換煤氣罐、買秋菜等小事他也是不請自到,殷勤代勞。兩年下來,他的努力終見成果,被調到廠辦當了副主任。可好景不長,他在這個位置上隻做了一年情況就發生了變化,這位廠長調走了,而新廠長不喜歡舊廠長的人,一上任就把他調到下麵的一個分廠做了副廠長。這個分廠的廠長老肖是個人所共知十分霸道的人,他幾乎不給葛誌勇一點權力,葛誌勇在他的手下一幹就是七年,吃盡了被壓製的苦頭。
前年公司深化改革,曾公開招聘下屬三產公司的經理,葛誌勇第一個報名應聘,又第一個被刷下來。由公司主要領導組成的評審小組給他的評語是,好高鶩遠,脫離實際。
這一次葛誌勇是怎麼一反頹勢而成功的呢?如果說是葛誌勇的主觀努力起到了作用,倒不如說是客觀條件起到了更大的作用。我們的公司是電力公司,也就是火力發電廠,以前是國有企業,但現在不是國有企業了,是股份製合資企業,與之合資的是一位姓金的富商,我們背地裏都叫他金老板,他的股份占了百分之五十一以上,董事長一職自然非他莫屬。企業改製打破了幹部的晉升規則,也使葛誌勇被重壓的那顆向上的心迅速膨脹起來,一種躍躍欲試的衝動如雨後大樹下的野蘑菇一樣瘋長起來。我們都知道的一個版本是這樣的,合資成功後,金老板第一次給公司中層以上幹部開會,說是見麵會,其實是對公司幹部隊伍的一次考察。金老板讓大家都談一談對合資後企業管理的看法,原公司總經理曹剛首先發言。他說,企業合資後應全力推行現代企業的管理製度,董事會即決策層與經營班子即執行層各司其職,相對獨立,形成自主經營、自負盈虧、自我約束、自謀發展的道路。曹剛說到這下意識地瞥了一眼金老板,然後才接著說,我覺得,公司的經營應該以提高效率、科學運營、保障安全、文明生產為方針,所謂提高效率,就是要降低生產成本,科學運營呢就是……請把怎麼樣降低成本多講一些。金老板突然插了一句。
降低成本分兩大部分,一是嚴把生產原料關,這一關我們經過多年經營,已經形成了一定的經驗和標準,另一部分是人員關,我們現有職工三千三百一十六名,而且職工收入與同地區其它行業職工相比偏高,如果相應再減掉一部分人,再適當地降一點工資,生產成本是可以降一些的。
金老板點了點頭,似乎對曹剛的觀點還很滿意。這使曹剛備受鼓舞,在接下來的發言中愈加神采飛揚起來。在合資的前期工作中曹剛一直是最賣力的一個,可以說是合資成功的功臣,僅憑這一點,他就有理由相信自己會得到金老板的器重和回報。合資後董事會將重新聘任總經理,雖然聘書還沒有下來,但曹剛始終成竹在胸,他知道沒有誰比他更了解這個企業,他更知道除了他沒有誰會讓金老板更加了解或者更加放心。當後來董事會的聘任書沒有發給他的時候,他幾乎不敢相信這是真的,正所謂希望越大失望也越大,他當時不由自主地學了一句小品裏範偉的台詞,他怎麼不按套路出牌呀!這當然是後話。
曹剛結束了充滿激情的發言之後,其它一些公司裏的重量級人物也逐一發了言。他們的發言均以曹剛的觀點為中心,如果說曹剛的發言是一個人的骨架,那麼其他人的發言就是一塊塊迅速生長出來的肉,是他們使曹剛的觀點更加豐滿可愛起來。會是上午八點鍾開的,快到十一點半了這些人的發言才告一段落。就在金老板要宣布散會的時候,坐在後排的一個人舉起了右手,這個人就是葛誌勇。
我也想談幾句自己的觀點。葛誌勇說。
葛誌勇的舉動顯然令大家都十分意外,剛才發言的除了是公司副總級的人就是各主要部門的負責人,像葛誌勇這樣的一個分廠級的副職,按理說,在這樣的會上隻有出耳朵聽的份兒,稍有自知之明的人也不會主動站出來要求發言的。當時就有人在想,我不會聽錯吧?
金老板向他伸了一下右手,示意他可以發言。
我和大家的觀點不太一樣。葛誌勇語出驚人,他就在一大片驚愕的目光中開始了自己的別出心裁之旅。他說,國外一位著名的企業管理專家說過,解決問題的最佳方法不在事物所在的層麵,而在相鄰的更高的層麵。拿降低成本這件事講,它相鄰的更高的層麵是什麼?我認為是人,現在都講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可是落實下來就不是那麼回事了。比如曹總提出的減人增效,減人真的就能增效嗎?這的確是個值得商榷的問題。
即使能從中節省一點成本,但勢必引發人心浮動,如果職工們在內心裏產生抵觸情緒,這對企業是相當不利的。人心齊泰山移,人心即是資本,一個睿智的企業家是不會丟掉這個資本的,這是無形資本,這個資本要比靠減人降工資節省下的有形資本大得多。
不在人身上節省成本,你到哪去節省成本?曹剛忍無可忍地插了一句。
我說得已經很明白了,我也是在人身上降成本。葛誌勇說,如果我們企業的每一名職工都以公司為家,都像在自己家一樣節約每一滴油每一粒煤的話,還愁生產成本降不下來嗎?
問題是我們沒辦法保證每個職工都愛公司如家,曹剛又說。
但我們必須朝著這個方向努力,這是管理現代企業的根本之道。葛誌勇提高聲音說,當然,我們不是在乞求每個職工這樣做,而是要求每個職工必須這樣做。在其位謀其政,如果某個人在某一個崗位沒有完成在這個崗位必須完成的指標,他隻能下。這種下他一定是心服口服的,其他的人也會引以為戒。
說白了,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就是要求每個人都必須勝任自己的崗位。
能說具體點嗎?金老板插嘴道。
葛誌勇與金老板對了一下眼神,他敏捷地從金老板的眼睛裏逮住了一絲晶光燦爛的東西,這使他立即受到鼓舞,說起話來也就更加顯得神采飛揚了。
好,我就拿前不久廠房的一次裝修為例,我們購進的地磚每塊花了八十元,而據我了解,相同品牌的地磚在市場上的最低價不過才每塊三十八元。葛誌勇說,如果負責采購的人不能以最低價位進貨,那他就不是稱職的,這個崗位就應該換人。
此時曹剛的臉色已經相當難看了,我們都知道,現在企業裏實行的是財權一支筆,廠房裝修的費用是經過曹剛最後簽字批準的,葛誌勇這麼說等於把矛頭直接指向了他。金老板對葛誌勇這種話當然不反感,他雖然沒有在會上表態,但對葛誌勇的欣賞之態已經很明確地掛在了臉上。
對於會上葛誌勇的表現我們議論頗多,葛誌勇雖然出奇製勝取得了金老板的賞識,但僅憑於此就破格聘用他為老總似乎還有些牽強。也就是說,他最終得到金老板的信任肯定還付出了許多努力,並且一定做出了比這次會上更出奇的事情。對於這些事情我們有許多版本可供參考,雖然這些版本的可信度都不是百分之百,但起碼能對後麵情節的發展做一些必要的鋪墊。最可能接近事實的一個版本是這樣的,就在這次會議的當天晚上,葛誌勇敲開了金老板在華夏大廈包的一個高間的房門。金老板是外地人,手上有一個國內著名的集團公司,我們這家發電公司不過是他十指中的一個無名指罷了,有重要事情的時候他會來一次,沒有重要事情他是不會到這裏來的。
葛誌勇的突然造訪既在他的意料之外也在他的意料之中。當葛誌勇落座後,不等他開口,金老板就說,你不用講我都知道你的來意。
是麼,那就請董事長說說我是為何而來吧,葛誌勇笑道。
毛遂自薦,你是衝著總經理的職位來的。金老板不動聲色地說,會上你的發言不過是一個引子,我想你一定還會有長篇大論。
董事長果然好眼力。葛誌勇由衷地說,對於金老板的精明他早有耳聞。
可我必須告訴你,董事會用人是有一定原則的,就我本人而言,我不大喜歡自己推薦自己的那種人。金老板慢悠悠地說。
葛誌勇愣了一下,但他顯然並沒有被金老板的這句話嚇倒,或者說他早有準備,他迅速返回常態,微笑著說,這不要緊,即使我當不上總經理,作為一名員工,我還是要把要說的話說給董事長聽。
你有把握我會喜歡聽嗎?金老板說罷拿一支煙叼在嘴裏,又拿一支煙遞給了葛誌勇。葛誌勇接過煙,從自己的口袋裏摸出打火機,可他並沒有給金老板點煙,隻是給自己點燃了。金老板愣了一下,馬上也自己給自己點燃了,房間裏即刻彌漫起一股煙草的香味。
喜歡不喜歡不重要,講不講才是重要的。葛誌勇說,我相信您也會知道,發電廠最大的成本不過是燃煤,咱這個廠每天的耗煤量是一萬六千噸,如果每噸煤多花一元錢,這一天多花多少錢?這一個月又多花多少錢?這一年又多花多少錢?我在這個廠工作了近二十年,可以說對這裏了如指掌,我們的煤又何止多花了一元錢呢?如果每噸煤的價格降一元錢,這一年下來將降低多少成本呀?
據我所知,我們的進煤價已經是最低了,而且我有充足的證據證明它的真實性。金老板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