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館正式編製是二十八個,平時上班的人卻是不多。原來大家是坐班的,實行幾次都沒有進行下去。原因很簡單,畫畫的,雕塑的,彈琴的,跳舞的等等,都說要去下麵做輔導。為人民服務,坐班就顯得不方便。王館長審時度勢,隻好規定,搞藝術的輔導老師們都不用坐班了。隻有館裏有活動,才會叫值班室的老韓頭通知大家來。那麼,整個文化館上班的工作人員隻有王館長、夏副館長、趙書記、辦公室的老張和小許、財務室的蘇紅梅和鄭秀蘭。通常情況是上午大家都要來館裏看看。下午就說不準了,基本上是老韓頭一個人在值班。老韓頭是臨時工,他在文化館裏兢兢業業幹了十五年了,沒有編製。
王館長其實也落個省心。坐班的時候,人多嘴雜,麻煩不斷。一大幫子人擠在一個屋子裏打撲克抓娘娘,臉蛋子上貼著花花綠綠的紙條子。有個別素質不高的,還會在房間裏弄一臉盆往避孕套裏灌水,這樣的惡作劇顯然對文人的影響不好。
文化館的大樓在鬧市中間,八層樓,看著挺雄偉。可沒有幾個人知道這是文化館的辦公地點。原因是整座文化館大樓麵積的四分之三出租給一家歌舞廳了。遇到下雨陰天的,文化館上班的工作人員打車跟司機不能說是去文化館,要說去“為你好”就行了。“為你好”就是那家歌舞廳,全城的司機師傅都知道。
王館長很多事情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藝術家們下鄉下基層輔導的時候,大約隻占一年三百六十五天裏的幾天,最多不會超過兩個星期。他們都在樓下辦自己的班,古箏班,琵琶班,二胡班,拉丁舞班,書法班,繪畫班等等等等。世界上所有的藝術門類,不管你是多麼冷門,在這都能夠找到相應的學習班。隻要你肯出錢,隻要你肯學習。現在的家長,為這事熱衷著呢,生源不成問題。他們會自己主動找上門來,藝術家們也省了做廣告的錢了。
在文化館辦班有兩點好處,一是文化館的牌子亮。搞藝術的地方貨真價實,家長們放心。二是房子是文化館自己的。羊毛出在羊身上。能省點就省點。其實,說白了就是耍賴皮。房租是不能按時按照原來說好的價錢給的。王館長沒別的辦法。更何況,大家都知道王館長和趙書記不和已久。王館長是聰明的人,自然不會得罪底下這幫,使自己在館裏兵力上處於下風。
一大早文化局藝術科就打來了電話,跟王館長交待第六屆“廣場之夏”晚會的布置情況。跟往年一樣,文化館還要組織一台節目。王館長順手記下來就把紙條交給了夏副館長去組織安排。
夏小芸是年初來文化館做副館長的。沒來之前在縣裏的圖書館工作,圖書館裏事也不少,主要是兩個館長之間有矛盾,夏小芸夾在中間不好做人。王館長是夏小芸的校友,都從省城一所大學的中文係畢業的。兩個人早些年就彼此認識,王館長那時候是省裏小有名氣的青年作家。夏小芸愛寫詩,一直仰慕王館長。王館長從政以後再不寫文章了,他現在主要熱衷於炒股票買基金。夏小芸的女兒十八歲,在英國上學,兩年沒回來了。老公是城建局的副局長,兩個人的感情不鹹不淡,勉強維持著。城建局的副局長一直懷疑夏小芸和王館長有曖昧關係。總是監視夏小芸的一舉一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