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真的必須這樣忙碌嗎?有些事我們不做或放到明天再做行不行?我們有必要把自己搞得這樣緊張嗎?
有位女士因為應付不了日常生活的忙碌緊張,來找心理醫生。她描述了從起床到上班這段時間要做的一係列事,其中有一件事是整理床鋪。醫生建議她試試兩周不整理床鋪。她當時很吃驚,但還是接受了這一建議。兩周後,她笑容滿麵,輕快地走進醫生辦公室。她40年來第一次不用整理床鋪,結果什麼災害都沒發生。她說:“你猜怎麼著,我現在也不把餐具擦得鋥亮了。”
明人陸紹珩說,世上的事情是無窮的,你越幹事情會越多。而我們的人生是有限的,這就要我們有所選擇地去做事。越能這樣找到休閑,生活就會越輕鬆有趣味。
那位女士學會了選擇,她也容許自己不必十全十美。她從忙碌中解放了自己。
陸紹珩說:在塵世中奔波忙碌,容易生病。病了,才能臥床享受一下欣賞青山的清福。人生一世,要常常吟詩歌唱,這樣在操筆時就能寫下“陽春白雪”的千篇佳作。
難道你也準備在累病了以後才想起“伏枕看青山”嗎?為什麼不現在就把工作表劃掉一部分,給自己留出那些必須留的時間和空間呢?包括每天定時進餐,充足的睡眠,有時間與家人共處,與友人約會,讀書,還有其他的種種愛好。
你需要給自己要做的一大堆事情排定一個優先順序,隨時自問:什麼才是要緊的事?這將非常有助於自己把握正確的生活軌跡。否則,你會發現自己很快又忙亂起來,迷失在一堆雜務之中。知道“什麼才是要緊的事”,你就會發現,你現有的某些選擇與你既定的生活目標衝突,你就完全可以把它們從你的工作表中劃去。
美國包登公司的總裁養成了每天走過20條街去他辦公室的習慣,他才不急匆匆地坐汽車趕時間呢。聯合化學公司董事長康諾爾偏愛原地慢跑,一直保持著標準體重。日本岩田屋的中牟田榮藏總經理每天早晨5點起床,帶著掃把和畚箕,打掃自家周圍300公尺的道路,他掃了20年的路。他說,這不僅使他身心舒暢,而且和附近的人們建立了良好的關係。東芝電器公司總經理鶴尾勉在公司從不乘電梯而爬樓梯,以此來鍛煉身體,也利用這點時間想想問題。他認為沒必要為節約那麼幾分鍾而去坐電梯。
在海外的華僑商人大都有業餘玩麻將的嗜好。這不是因為他們好賭,或想依靠賭博來賺錢(當然,也不排除有少數賭徒在其中)。他們都有自己的買賣和生意,打麻將純粹是業餘愛好。這對他們而言,至少有三種作用:一是放鬆身心,“浮生難得半日閑”,以此擺脫激烈競爭的壓力;二是聯絡家人、員工和生意合夥人的感情;三是在打麻將中領悟生意經:麻將桌上,風雲變幻,機會稍縱即逝。要從全局出發,深思熟慮,準確判斷,把握機會,打出自己的牌。麻將桌可以磨煉他們的判斷力和應變力,因此他們樂在其中。他們玩牌卻不喪誌,很有分寸,極少在麻將桌上一擲千金地豪賭。玩得起,放得下,完全是遊戲態度。他們沒有把自己變成一天到晚忙忙碌碌的賺錢機器,他們享受著休息,享受著天倫之樂、友情之樂,也享受著遊戲之樂。
所以,我們要學會從緊張忙碌中把自己解放出來,排解掉緊張工作中無謂的煩惱和苦悶,給自己一個寬鬆的心境,你會覺得工作起來更有勁頭。
不要把工作帶回家
對許多40歲的男人來說,在工作繁忙時,把部分工作帶回家去做是司空見慣的事。然而這實在不是一個好習慣:一天的緊張後,你需要的是放鬆,而不是持續的疲勞轟炸,而且這樣做對你的妻子兒女也不公平。
不把工作帶進家,意味著你不把工作的煩惱帶回家,這樣可以使家庭生活和諧快樂,也可以讓自己的身心徹底放鬆,反過來會更加有力地推動事業發展。一項調查表明,在當今社會,25%~40%的人認為工作壓力太大,有56%的人其配偶因此跟著倒黴。心理學家認為,壓力是一種極具傳染性的東西,除非采取措施,否則它不僅會損害健康,還可能會破壞婚姻生活。
配偶某些工作狀況的變化,如在工作中的職責變化——升遷、降級、責任增大——一般會在心理上給另一方造成深刻影響,加重另一方的壓力。而且就大多數時候來說,另一方的處境更不容易,因為她隻能在一旁幹著急。如果協調不好,夫妻之間終會有對抗的一天,你的另一半也許會更埋怨你沒有把家放在首位。
現今社會節奏快,家庭裏的每個成員為了給自己生活多一分保障,都把時間花在進修或工作上,所以跟家人相處的時間就減少了。在這種情況下,每個家庭成員更要積極爭取與家人相處的時間。你必須認清一點:“有沒有錢並不能衡量你是不是成功的人,你要量力而為,不能因為別人有大洋房住你也要住。因為洋房裏的溫暖,不是由裏麵的那些磚塊拚成的,而是由家庭成員去共同營造的。”
生活中的確有苦惱,我們也可以向家人訴說,但卻不能把苦惱全部轉移到家人的身上。要知道,家是你溫暖可靠的後方,我們應該用心嗬護它。當你工作了一天,打開家門的時候,就應該把工作中的不快樂拒之門外,帶一份好心情回家。
不把工作帶進家,意味著你可以在家庭的溫暖中使自己得到充分的放鬆,以更昂揚的姿態投入明天的奮鬥。人生幸福的大部分內容是家的溫暖,有一個幸福的家,我們的人生就可以如天上的那輪明月圓滿而無憾。
年輕時我們並不看重家,那時我們個個懷有淩雲壯誌,如老師、父母所期望的那樣,當科學家、作家,如果那時有人覺得下班後和妻子手牽著手去買菜是人生的樂趣,我們必會笑他平庸甚至庸俗。
當歲月的風霜使我們的臉龐布滿滄桑,當世事的艱難使40歲的我們的眼神不再清澈,當人生的坎坷使我們的內心千瘡百孔,當我們闖蕩世界疲憊歸來卻依舊背著空空的行囊,我們終於明白了一個再簡單不過的道理:事業輝煌僅靠聰明努力遠遠不夠,它需要天時、地利、人和以及命運的垂青。隻有極少數人才能事業成功,甚至能做一份自己喜愛的工作的人都不是很多,絕大多數人,不過是為了謀生做著一份自己並不喜歡的工作,而我們能擁有的僅僅是身邊的這個家。不管俊的醜的,不管得意或失意,不管是君子還是小人,生活給我們最大的平等和恩賜是:每個人都擁有一個家,而我們能得到的人生幸福,實際上絕大部分來自我們的家。
家是能讓我們得到放鬆的場所,是讓我們休憩的港灣,能免除我們孤獨的是家;在喧嘩的塵世,能給我們片刻安寧的是家;在紛擾的爭鬥中,能為我們療傷的還是家。
是的,有一個幸福的家,我們的人生就有了80%的幸福;有了一個幸福的家,工作的煩惱就可以忍受,因為我們的忍氣吞聲和辛苦勞累都有了價值——要賺錢養家使我們所愛的人豐衣足食;有了一個幸福的家,淒風苦雨我們都不再害怕,因為隻要奔回家,隻要打開家門,就有了溫暖和寧靜……
心理學家們發現,近年來,中年男人的心理危機越來越多。這些有成就的人,對自己往往有著比一般人更高更完美的要求標準。同時,他們又處於一種競爭激烈的環境之中,故他們一旦遇到某種挫折,就意味著對自己那種“高標準、嚴要求”目標的否定。而此時所處的高位使他們難以找到可以傾訴和求援的知心朋友,負性情緒難以排解,因而事業上取得成就的中年男人,更容易發生心理危機,在工作上、事業上鑄成嚴重錯誤或給幸福的家庭帶來不幸。在這個時候,家庭的放鬆作用就更加明顯地顯示出來了。因此,切記不要把工作帶進家門!
莫變成工作狂
事業對40歲的男人來說是不可或缺的,男人對事業的追求就像女人對美貌的追求一樣,恐怕永遠都不會有滿足的一天。但是不要忘記,除了工作,你還需要留下時間陪伴家人,做自己喜歡的事情。
請認真回答這個問題:
你一天平均工作幾個小時?10個小時、12個小時,還是夜以繼日、無休無止地工作?對40歲男人來說,現在拚命工作,是為了將來可以“少幹活”或“不必工作”,希望有朝一日能整天遊山玩水,過著享樂的日子,所以現在才努力工作。但對某些人來說,他們之所以工作,是因為他們無法從工作中自拔,離不開工作,他們就像一台高速運轉的機器一樣,完全無法讓自己停下來。
如果你屬於前者,那說明你還正常。但如果是後者,恐怕你已經對工作著魔,並犯了對工作上癮的毛病。換言之,你已經變成了一位徹頭徹尾的工作狂。
也許你會解釋說:“我這是熱愛工作。不是什麼工作狂。”那麼,我們不妨來聽聽看,“工作狂”與“熱愛工作”有什麼不同。根據心理專家解釋,一個熱愛工作的人,不見得就會對工作上癮;相反,一個工作上癮的人,未必就熱愛工作。如果一個人不論吃飯、睡覺、讀書、聊天、玩樂的時候心裏都每時每刻想著工作,就可以肯定,這個人100%是工作狂了。
其實,每一個工作狂都有不同的工作動機。如有些人嗜好工作中的侵略性;有人依賴井然有序的工作來滿足被動心態;也有人是想借工作來麻痹自己;還有的人則是因為激烈的競爭需求,用工作代表勝利,覺得自己高人一等。
事實上,你要不要變成工作狂,完全由你決定。你必須相信一件事:雖然有很多的書籍以及專家教導我們要熱愛工作,但你不要錯誤領會,那絕對不是要我們變成工作的奴隸,完全被工作操控,而是要我們去做工作的主人。
車爾尼雪夫斯基說過,人必須有一個無法放棄、無法擱下的事業,才能變得無比堅強。是的,一個事業有成的男人,經受了無數的風浪,積累了經驗,這時男人的心理承受力要比從前強得多。一個事業有成的男人,無論走到哪裏都會是人們的焦點,他由於自信而使自己與眾不同,可以說,事業是一個男人最好的裝飾品,一個矮小不起眼的男人可以因為事業有成而顯得威武高大。事業雖好,但要注意,事業隻是人生的一部分,它不能成為一個人的全部。
很多男人為了實現人生的滿足感而立誌成就一番大事業,他們使盡渾身解數去追求目標,因此忽略了身邊的一切,婚姻、家庭、孩子……當他們最終的事業目標完成後,卻發現,有些得不償失,因為他費盡心機獲得的事業成功,雖然給他帶來了豐厚的物質享受、高人一等的風光,甚至是令人羨慕的高官厚祿,卻忽略了甚至是失去了家庭的溫馨、妻子的關懷體貼和兒女繞膝的天倫之樂。這是因為當一個人的注意力全部集中於一種事物時,他根本就無暇顧及其他。
英國有一位名叫約翰·那瑟夫的年輕人,三十來歲隻身來到美國尋求發展,經過40年的拚搏,他成了當地遠近聞名的“生意大王”,積累了幾十億美元的財富,他創辦的公司遍及美國和歐洲各地。但他本人卻一生未婚,因為他的精力都花在事業上了。在他71歲臨終前,他對前來繼承他遺產的外甥說:“我對我的生意和財富感到很滿足,但終生沒能享受到家庭的樂趣卻讓我無比遺憾。”
與此相反,一個普通的40歲上班族卻這樣描述他的事業:我一直想要找個機會再進修,可是每次我都讓進修的機會與我擦肩而過,因為求學就必須犧牲我和家人團聚的時間,我的工作很無趣,而且它耗盡了我的精力,我曾經因此一直抱怨不休。可是,有一天我跟平時坐在餐桌上一樣,聽兩個已經7歲的雙胞胎兒子一邊吃飯一邊講述他們在學校裏的事情時,我忽然發現,我用了幾年的時間哺育了兩個如此快樂而又有教養的孩子,這難道不是我的成功嗎?在那一瞬間,一種深深的滿足感和成就感充盈了我的內心,從此我再也沒有抱怨過我失去了進修的機會。因為我發現,任何高尚的工作、大房子,都無法換來我的這種成就,它讓我獲得了前所未有的滿足。
很多男人往往給自己定了一個太高的目標。我們不否認人要有追求,可是當一個人的目標定得過大過高的時候,他就會因為一味地追求自我的認同、滿足、成就、權力和挑戰,而忽略了自己其他方麵的需要以及與他人互動所獲得滿足的情感。一味追求事業的男人並不可愛,他們冷酷、無情,為了達到目的不擇手段,在他們眼裏,獲得事業的成功是最重要的,其他的一切都不重要,他們要的隻是這種成就感和滿足感,就像一個在不停地重複的機械運動,說不清自己的目的是什麼,但卻無法停下來。男人為了事業的成功而隨時繃緊神經,承受著巨大的心理壓力。曾經有一位40歲的事業狂的男人,生意越做越大,因為精神的極度緊張,在一次一筆大數目的生意失敗後,精神崩潰,走上了自殺一途。
教訓是慘痛的,男人不要也不應該成為事業的機器,要學會把自己的眼光從事業上移開,多關注自己的家人、朋友,甚至是給予陌生人一個小小的幫助,都會讓你產生滿足感。你會發現,原來自己的周圍除了事業,還有那麼多美好的東西值得你去追求。
40歲的男人應該關注事業,但不要讓自己成為一個工作狂,應該學會在生活與事業中尋找一個平衡點,既可以在事業上有所成就,又可以享受輕鬆自在的生活。
在工作中尋求樂趣
40歲的你是否因日複一日的勞碌而備感疲倦呢?你是否因繁雜的工作而心煩不已呢?其實,隻要轉變一下心態,你從工作中獲得的就將是樂趣而不是煩惱了!
心理學家曾經做過這樣一個實驗。他把16名學生分成兩個小組,每組8人,讓一組學生從事他們感興趣的工作,另一組的學生從事他們不感興趣的工作。沒過多長時間,從事自己不感興趣工作的那組學生就開始出現小動作,再過一會就抱怨頭痛、背痛,而另一組學生正幹得起勁呢!這個實驗告訴人們:人們疲倦往往不是工作本身造成的,而是因為工作的乏味、焦慮和挫折所引起的,它消磨了人對工作的活力與幹勁。
“我怎麼樣才能在工作中獲得樂趣呢?”一位40歲男人抱怨說,“我最近作了一項錯誤決策,公司虧損了二十多萬元,這一年我都笑不出來了。”
很多人就常常這樣把自己的想法加入既成的事實。一位英國人說過這樣一句名言:“人之所以不安,不是因為發生的事情,而是因為他們對發生的事情產生的想法。”也就是說,興趣的獲得也就是個人的心理體驗,而不是發生的事情本身。
事實上,生活中的很多時候,我們都能尋找到樂趣,正如亞伯拉罕·林肯所說的:“隻要心裏想快樂,絕大部分人都能如願以償。”但現實中的許多人不是從生活中、工作中去尋找樂趣,而是在等待樂趣,等待未來發生能給他帶來快樂的事情。他們以為自己結婚以後,找到好工作以後,買下房子以後,孩子大學畢業以後,完成某項任務或取得某種勝利以後,就會快樂起來。這種人往往是痛苦多於快樂,他們不理解快樂是一種心理習慣,一種心理態度,這種態度是可以加以培養發展起來的。心理學家加貝爾博士說:“快樂純粹是內在的,它不是由於客體,而是由於觀念、思想和態度而產生的。不論環境如何,個人的活動能夠發展和指導這些觀念、思想和態度。”
這些觀點盡管有一些偏激,但它可以支配人們排除外界條件的影響,還可以幫助人們對生活中司空見慣的工作帶來新鮮的、樸實的感覺,不管這項工作對其他人來說也許早已變得多麼乏味。每一件事,每一個人,從一定的意義上說都是珍奇獨特的,隻要願意,這一切都是無窮無盡的快樂的源泉。隻要你用快樂的心情去感受,你就能感到你身邊工作的快樂。這裏介紹幾種從工作中獲得樂趣的方法。
把工作看成是創造力的表現。現實中的每一項工作都可以成為一種具有高度創造性的活動。一位教師上一節好的課,不遜色於編排一出精彩的戲劇;一個運動員完美無缺的動作,從創造的角度來看,可以與十四行詩那樣的作品相媲美,並且可以獲得同樣的精神享受。而作為企業總裁的你,更是有無限發揮才能的空間,你掌握著整個企業的命脈!
把工作看成是自我滿足。為了自我滿足而從事體育運動是一種樂趣,如果這是強製的運動,就未必是愉快的。一位產科大夫似乎心情特別愉快,因她剛剛接生了第100名嬰兒,一名足球運動員也因他剛踢進第10個球而欣喜若狂。現在,他又為自己能踢進第11個球而興高采烈地開始了新的訓練。
把工作看成藝術創作。一位教授指著一位在附近挖排水溝的工人讚賞說:“那是一個真正的藝人。看著那些汙泥竟能以鐵鍬上的形狀飛過空中,恰好落到他想讓它落下的地方。”假如每個人都把自己的工作當成藝術創作,把自己單調、枯燥的打字看成是在鋼琴前創作新的圓舞曲,把你在廚房炒菜,看作是油畫創作,油、鹽、醬、醋就是你的顏料,炒出的新花樣就是你創作的新作品。
把你的工作變為娛樂活動。把工作看作娛樂,就能以工作為消遣,在實際中很多人正是這樣做的。請記住勞動和娛樂的不同就在於思想準備不同,娛樂是樂趣,而勞動則是“必做”的。
學會從工作中獲得樂趣,即在苦中亦能尋樂,那將是你人生成功的又一秘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