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1章 優化性格讓你馬到成功(1 / 1)

性格,反映著一個人的胸襟、度量、意誌、脾氣與性情,影響著個人的精神狀態,決定著個人的行為特征。

《東周列國誌》第三十九回有一個故事。

楚成王拜子玉為令尹,掌握中軍元帥之職,文武群臣都置酒相賀。酒至半酣,大夫蔫呂臣之子蔫賈,求見曰:“諸公以為可賀,愚以為可吊耳。”子玉怒曰:“汝謂可吊,有何說?”賈曰:“愚觀子玉為人,勇於任事,而昧於決機。能進而不能退,可使佐鬥,不可專任也。若以軍政委之,必至僨事。諺雲‘太剛則折’,子玉之謂矣!舉一人而敗國,又何賀焉?”

後來,晉楚城濮之戰中,子玉果然“性剛而躁”,導致兵敗身亡。看來,蔫賈在事前就把性格作為識別和判斷將才的標準之一,確屬有識之見。

翻開史書,類似子玉這樣,的確有才能,但因性格的缺陷而不能讓才能充分發揮,甚招致失敗的事例數不勝數。戰國時期,魏國名將龐涓,曾戰功卓著,堪稱將才,然而,他心胸狹窄,嫉賢忌能,最後為孫臏所敗,落了個不光彩的結局。

在外國,也有不少關於性格作用的類似記載。古希臘哲學家不隻是從直觀感覺上,而且也從性格的角度發表了很多的人生哲理。如:“人的良好性格,是他的保護神。”那些有一個很平衡的性格的人,過著有規律的生活。德國大詩人歌德,對拿破侖的性格推崇備至,他讚歎說:“拿破侖真了不起,他一向爽朗,一向英明果斷,每時每刻都精神飽滿,隻要他認為有利的和必要的事,他說做就做。他一生就像一個邁開大步的戰神,從戰役走向戰役,從勝利走向勝利。”

歌德心目中的拿破侖過於高大,他把拿破侖神化了。不過,他敏銳地注意到了拿破侖性格上的特點對他的成功所起的作用。

性格之所以重要,是因為它和德、識、才、學等因素一樣,都是構成一個人內在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一般來講,德,反映一個人的思想品質和道德風貌,決定著一個人的發展方向;識,反映著個人判斷事物、分析事物的準確和深刻程度;才,反映著一個人在能力素質上的強弱程度;學,反映著一個人知識的廣度和深度。這五個方麵的因素,共同組成一個人的內在素質。

無論任何人對自己行為的指導和支配,都是由整個內在素質共同起作用的,其中任何一方麵的缺陷都會使整個內在素質遭到削弱。比如,有的軍人“德”的條件很好,具有保衛國家的強烈責任感,但缺乏堅定、沉著、果斷、謹慎等性格素質,因而不能成為好的軍事指揮員;有的人智力很好,知識豐富,但是性格急躁,自製力弱,在衝動時常會做出明知是錯誤的事,而在事後又陷入深深的追悔之中;有些能力很強的人,隻因性格怯懦、意誌薄弱,結果往往屈服於困難和壓力,做不到自己能力本來所能做到的事。在這些情形下,德、識、才、學等因素,就因性格缺陷所牽製而不能充分發揮作用,從而也就導致了整個內在素質水準的降低。

由此可見,要做一個傑出人物,要想在事業上有所作為,不僅需要德、識、才、學等方麵的條件,同時需要有堅強和優良的性格。曆史上,李世民的從諫如流,拿破侖的堅強果斷,對於他們的事業成功,都起了不可忽視的推動作用。

對一個渴望有所成就、有所作為的人來說,高尚的品德、傑出的才能、健壯的體魄固然重要,寬闊的胸襟、豁達的度量、堅強的意誌、樂觀的精神等性格素質,更是不可或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