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章 爬上人生斜坡(3 / 3)

這個“任務”是我安排的,我想讓她從小學會看到人生美好的一切,並真心地感恩。一個常常感恩的人,才會惜福,才會快樂,心靈才會圓滿溫潤。

這天晚上,女兒在鋼琴邊發呆了許久,我以為她困了,便叫她上床睡覺。可她似乎沒有什麼反應,顯然她在深思什麼,我便提醒地問她今天“感謝過了”嗎?

小女為難地告訴我,今天,她謝過了為自己剪指甲的奶奶,為她上琴課的老師,為她們班做衛生的鍾點工以及老天沒下雨等……可是,還少一件事需要感謝,想來想去,她不知還要謝什麼,正傷腦筋呢。

我建議說,隻要讓你快樂的事,都值得去感激。這時,女兒歪著頭問我,媽媽種的茉莉花,在陽台上開花了,這事令她最開心了,那麼香,那麼美,她要謝謝花開了!

想不到女兒如此有心,而且詩意盎然。

我也被她感動了。而最初,是花感動了她。

6歲的女兒,已開始會感謝花開;等到秋天,她就會感激碩果;到了冬天,她一定會覺得富饒滿足。

心懷感念,我們會生活得更加快樂和幸福。生活中有很多值得我們感激的人和事,是他們,讓我們擁有了現在的一切。想到生命中有這麼多的事物在支撐著我們,我們該知足了。

女士,您富有嗎

他們蜷縮在風門裏麵——是兩個衣著破爛的孩子。

“有舊紙板嗎,女士?”

我正在忙著,我本想說沒有——可是我看到了他們的腳。他們穿著瘦瘦的涼鞋,上麵沾滿了雪水。“進來,我給你們喝杯熱可可奶。”他們沒有答話,但他們那濕透的涼鞋在爐邊留下了痕跡。

我給他們端來可可奶、吐司麵包和果醬,為的是讓他們抵禦外麵的風寒。之後,我又返回廚房,接著做我的家庭預算……

我覺得前麵屋裏很靜,便向裏麵看了一眼。

那個女孩把空了的杯子拿在手上,看著它。那男孩用很平淡的語氣問:“女士……您富有嗎?”

“我富有嗎?上帝,不!”我看著寒酸的外衣說。

那個女孩子把杯子放進盤子裏,小心翼翼地說:“您的杯子和盤子很配套。”她的聲音帶著嘶啞,帶著並不是從胃中傳來的饑餓感。

然後他們就走了,帶著他們用以禦寒的舊紙板。他們沒有說一句謝謝。他們不需要說,他們已經做了比說謝謝還要多的事情。藍色瓷杯和瓷盤雖然是儉樸的,但它們很配套。我撿出土豆並拌上了肉汁,我有一間屋子住,我丈夫有一份穩定的工作——這些事情都很配套。

我把椅子移回爐邊,打掃著臥室。那小涼鞋踩的泥印子依然留在爐邊,我讓它們留在那裏。我希望它們在那裏,以免我忘了我是多麼富有。

可以給予的人一定是富有的人,至少他是精神上的富有者。當我們擁有了一顆仁愛的心,當我們可以給需要幫助的人一點點關愛,我們是有理由為自己的富有而自豪的。

人性的光榮

在一場血腥的戰爭中,雙方士兵有數百人受傷。戰場上炮火持續不斷,都無法去救回受傷的士兵。傷者痛苦的呻吟,呼求要水喝的慘叫此起彼伏。可是,除了炮彈的爆炸聲,聽不到一點回應。在壕溝裏,有位叫柯克蘭的勇敢士兵,實在受不了那痛苦的哀號,他要求指揮官派他去送水救治。

指揮官對他說,在這種情形下出去救人,必死無疑。但是他堅持要求去。指揮官為他的精神所感動,答應了。士兵跳出戰壕,提著水,開始了舍生忘死的救助。當他靠近第一個傷兵時,雙方對壘的士兵,都用驚奇的目光望著他,看他怎樣輕輕扶起傷者的頭,把水送入傷員焦灼的口裏。敵方的士兵看到他是在救自己的同胞,都停止了射擊。

這位士兵繼續工作了一個半小時,把水給渴的人喝,幫助他們睡著,讓他們的頭枕在背包上,並給他們蓋上軍毯和上衣,就像母親照料自己的孩子那樣周到……死亡的炮火聲為此完全沉寂了五分鍾。

這是發生在美國內戰中的一個真實的故事。

人最寶貴的是生命,對生命的尊重也是對人性的尊重。人是有感情的動物,為萬物之靈長,人性則是人類區別於其他生物的重要標誌。隻可惜人性中也有被外界改變了的陰暗的一麵,讓我們更多地喚起人性中的美好吧!

等待

從前有個年輕的農夫,他要與情人約會。小夥子性急,來得太早,又不會等待。他無心觀賞那明媚的陽光、迷人的春色和嬌豔的花姿,卻急躁不安,不停地在大樹下長籲短歎。

忽然他麵前出現了一個侏儒。“我知道,你為什麼悶悶不樂。”侏儒說,“拿著這鈕扣向右一轉,你就能跳過時間,要多遠有多遠。”

這倒合小夥子的胃口。他握著鈕扣,試著一轉:啊,情人已出現在眼前,還朝他送秋波呢。真棒噯!他心裏想,要是現在就舉行婚禮,那就更棒了。他又轉了一下鈕扣:

隆重的婚禮,豐盛的酒席,他和情人並肩而坐,周圍管樂齊鳴,悠揚醉人。他抬起頭,盯著妻子的眸子,又想,現在要是隻有我們倆該多好!他悄悄轉了一下鈕扣:

立時夜深人靜……他心中的願望層出不窮。

我們應有房子。他轉動著鈕扣:夏天和房子一下子飛到他眼前,房子寬敞明亮,迎接主人。我們還缺幾個孩子,他又迫不及待,使勁轉了一下鈕扣:

日月如梭,頓時他已兒女成群。

站在窗前,他眺望葡萄園,真遺憾,它尚未果實累累。偷轉鈕扣,飛越時間。腦子裏願望不斷,他又總急不可待,將鈕扣一轉再轉。生命就這樣從他身邊急駛而過。還沒來得及思索其後果,他已老態龍鍾,衰臥藤榻。至此,他再也沒有要為之而轉動鈕扣的力氣了。回首往昔,他不勝追悔自己的性急失算:

我不注意德行,一味追求滿足,恰如饞人偷吃蛋糕裏的葡萄幹一樣。

眼下,因為生命已風燭殘年,他才醒悟——即使等待,在生活中亦有其意義,唯其有它,願望的才更令人高興。

他多麼想將時間往回轉一點啊!他握著鈕扣,渾身顫抖,試著向左一轉,扣子猛地一動,他從夢中醒來,睜開眼,見自己還在那生機勃勃的樹下等著可愛的情人,然而現在他已學會了等待。一切不安已煙消雲散。他平心靜氣地看著蔚藍的天空,聽著悅耳的鳥語,逗著草叢裏的甲蟲。等待是難耐的,也是很有意義的。我們在等待中行動,我們在等待中享有,正因為在等待時我們帶著美好的願望,我們才用心領悟到生命的真諦。人生本就是一個過程,我們不是在等待它的結束,而是在這過程中享受它的一切。

彩票

尤利烏斯是一個畫家,而且是一個很不錯的畫家。他畫快樂的世界,因為他自己就是一個快樂的人。不過沒人買他的畫,因此他想起來會有點傷感,但隻是一會兒。

“玩玩足球彩票吧!”他的朋友們勸他,“隻花兩馬克便可贏很多錢!”

於是尤利烏斯花兩馬克買了一張彩票,並真的中了彩!他賺了50萬馬克。

“你瞧!”他的朋友都對他說,“你多走運啊!現在你還經常畫畫嗎?”

“我現在就隻畫支票上的數字!”尤利烏斯笑道。

尤利烏斯買了一幢別墅並對它進行一番裝飾。他很有品味,買了許多好東西:阿富汗地毯、維也納框櫥、佛羅倫薩小桌、邁森瓷器,還有古老的威尼斯吊燈。

尤利烏斯很滿足地坐下來,他點燃一支香煙靜靜地享受他的幸福。突然他感到好孤單,便想去看看朋友。他把煙往地上一扔,在原來那個石頭做的畫室裏他經常這做,然後他就出去了。

燃燒著的香煙躺在地上,躺在華麗的阿富汗地毯上……一個小時以後別墅變成一片火的海洋,它完全燒沒了。

朋友們很快就知道這個消息,他們都來安慰尤利烏斯。

“尤利烏斯,真是不幸呀!”他們說。

“怎麼不幸了?”他問。

“損失呀!尤利烏斯,你現在什麼都沒有了。”

“什麼呀?不過是損失了兩個馬克。”

人生不應該有太多的牽掛與負荷。現在擁有的,我們應該珍惜;已經失去的,也沒必要再為之哭泣。抬頭向前看,會有更美好的生活在等著你;隻要還有一顆樂觀向上的心,人生會一路充滿陽光。

瘋狂的現象

一天國王去視察瘋人院。瘋人院的主管陪他看了每個房間。國王對瘋狂現象非常感興趣,他正在研究這種現象。每個人都應該有興趣,因為這是關係到每個人的問題。你甚至不必到瘋人院去,隨便上哪兒,研究人們的臉,你就仿佛是在瘋人院進行研究!

有一個人正在流淚哭泣,把頭往柵欄上撞,他的憤怒如此強烈,他的痛苦如此之深,以致國王想聽聽這個人發瘋的過程。主管說:“這人愛上一個女人又得不到她,所以就瘋了。”

然後他們走到另一個房間。裏麵有個男人正在向一幅女人的畫像吐唾沫。國王問:“這個人發瘋的經過呢?看來他也與一個女人有關。”

主管說:“愛的是同一個女人。這個人也愛上了她,而且得到了她,這就是他發瘋的原因。”

如果你得到你想要的,你就發瘋;如果你沒有得到你想要的,你也發瘋。總體是一樣的,不管你做什麼,你都會遺憾。

米袋子

這是很久以前的事了。

母親吩咐我去買米。她列了張清單,連同卷好的一疊米袋子交給我。

大米、小米、高粱米、玉米……稱著稱著,我傻眼了,左數右數都缺少一個米袋子,無論如何沒法將全部的米盛回家。隻好忍痛少買一種米。

踏進門檻,我就埋怨母親,為什麼不先數好袋子?老遠的路,害我跑兩趟不成?

母親笑了,你不是係鞋帶了嗎,用鞋帶將米少的袋子中間紮緊,上麵一層不又可盛米了!

少年的輕狂啊,仿佛直筒的米袋子,不分層次,沒有城府,一眼即望到底。因為單純,因為直率,內心的空間擱下這樣就擠跑了那樣,片麵、偏執、狹隘,水至清則無魚,人太絕對了怎不摔跟頭?

上蒼公平地給每個人都安排了一顆心,隻是我們不曾開拓她。年複年,日複日,歲月以滄桑的巨手,在我們的心裏一層層填充苦難、辛酸、眼淚和傷痕。這是生活的米呀,是精神必不可少的食糧,使我們承受它,使我們一天天變得堅韌、頑強、豐富和深邃。

生命的真相

我來到一個五光十色的街燈照耀的小廣場上,有位婦女想賣給我一副花邊手套:“給您年輕的太太買一副吧。”我回答說沒有太太,也很尷尬地笑笑。但我還是買了這副手套。

買了手套,給了我一種愛與被愛的義務,真是令人心曠神怡。但我真正嚐到迷路的樂趣,是待我到地鐵去詢問旅館的路時才開始的。

我看到地鐵站台的長凳上坐著位頗有些年紀的賣花女。她脫了鞋子,搓著腳丫,臉上掛著甜蜜的微笑。我買了她最後的一枝黃玫瑰。我還看到座位對麵的一位老學者在打盹。他膝蓋上攤放著一本書,眉宇間密布著紋痕,向人們昭示他一生研究的學問。正當我要下車時,他小盹醒來,低頭對書一笑,似乎為他這大把年紀打盹而向書致歉。然後他對我笑笑,喃喃低語道:“燦爛的光輝正在暗淡下來,漸漸消失。”

最後,我從地鐵口上來,朝旅館處走去時,看到廣闊的天空中隻剩下一顆星星。仁慈的上帝並沒有把他屋宇內的燈全部關閉,而是繼續留下一盞,為那些回家的人指路,不使他們迷失。

手套、玫瑰、微笑、星光,一一構成生活的除了這些東西外,還能有什麼呢?

生活是無數像手套、玫瑰、微笑這樣的小東西構成的,隻要好好把握,我們也就擁有了生活的真諦。不要讓生活從指尖溜走,細心體會生活的每個微小的環節,你也就不愧人生此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