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實的藝術家
很久以前,希臘有一位國王很熱衷於畫畫,他自己認為所畫的畫都很不錯。國王時常把他畫的畫拿給部下們看,部下們都因為害怕國王發怒,所以個個都把國王畫的畫誇獎一通,國王因此也就非常地驕傲。
有一天,國王請來一位很有名的藝術家,並請藝術家鑒賞一番他畫的畫,藝術家還沒等看完畫,就對國王說:“這些畫畫得很糟糕。”國王聽後大怒,把藝術家關進了地牢。
過了一段日子,國王饒恕了那位藝術家,又把他請到宮殿一起進餐。進餐時,國王再次對藝術家提起他的畫,問那些畫畫得如何。這時,藝術家立刻站起來,走到衛兵跟前說:“把我送回地牢。”
麵對權勢和誘惑,能堅持講真話的人實在是太少,不惜為講真話承受苦難的人就更少了。誠實,其實需要很大的勇氣。做一個真正的自己,說出自己想說的話,這是一個並不過分的要求,可也是不易做到的。拿出我們的誠實來,還世界一個“真”。
失敗了也要昂首挺胸
巴西足球隊第一次贏得世界懷冠軍回國時,專機一進入國境,16架噴氣式戰鬥機立即為之護航,當飛機降落在道加勒機場時,聚集在機場上歡迎者達3萬人。從機場到首都廣場不到20公裏的道路上,自動聚集起來的人群超過了一百萬。多麼宏大和激動人心的場麵!然而前一屆的歡迎儀式卻是一番景象。
1954年,巴西人都認為巴西隊能獲得世界杯賽冠軍。可是,天有不測風雲,在半決賽中巴西隊卻意外地敗給法國隊,結果那個金燦燦的獎杯沒有被帶回巴西。球員們悲痛至極。他們想,去迎接球迷的辱罵、嘲笑和汽水瓶吧,足球可是巴西的國魂。
飛機進入巴西領空,他們坐立不安,因為他們的心裏清楚,這次回國凶多吉少。可是當飛機降落在首都機場的時候,映入他們眼簾的卻是另一種景象。巴西總統和兩萬名球迷默默地站在機場,他們看到總統和球迷共舉一條大橫幅,上書:失敗了也要昂首挺胸。
隊員們見此情景頓時淚流滿麵。總統和球迷們都沒有講話,他們默默地目送著球員們離開機場。4年後,他們終於捧回了世界杯。
人不可能永遠都是成功者,人也不可能永遠都是失敗者。麵對失敗,人們會從中吸取很多教訓,為下一次成功打下基礎;麵對失敗者,我們也不要苛求,應該給予更多的信任與支持。善待失敗者是對失敗的最大輕蔑摔壞小提琴文藝複興時期有好些精美的小提琴流傳下來,價格很高。一次,有個著名的小提琴手將在某地演奏,他的小提琴價值五千元。有一些聽眾,為了想看一看那高貴的樂器,聽一聽它美妙的妙樂音,也跟著愛好音樂的人蜂湧而來。
高朋滿座,小提琴手開始演奏了,那把引人注目的小提琴發出了異常美妙的樂音,使聽眾如醉如癡。但是一曲臨終,餘音嫋嫋,正當不少人驚歎於那把寶貝樂器的魅力的時候,音樂家突然轉過身來,把小提琴在椅背上猛擊一下,那珍貴的樂器立刻粉碎了。頓時,四座震驚。音樂會的主持人立刻跑了出來,宣布道:“各位,請靜一下,此刻打碎的,並不是五千元的,而是一元六角五分的小提琴。音樂家所以要這樣做,是要使大家知道音樂之妙,不盡在於樂器的好歹,而在於使用樂器的人。現在,他要以真正的、價值五千元的小提琴來演奏了。”於是,演奏者再度登場,那和剛才差不多的美妙的樂音悠然而起。這時,觀眾就再也不去注意樂器的價值,而專心欣賞著演奏者的技藝了。
音樂家希望別人欣賞的是他的音樂,而不是太多地關注他使用的樂器。我們在看待事物時,也不要局限於事物的表象,而應更多地注意它內在的本質。同樣,在看待我們自己時,也不要苛求外在的環境、條件,最根本的還是完善自身。
每個人失去了一枚金幣
每人失去了一枚金幣,卻贏得了更多的東西——這是東方的一個古老的教訓。
一天,一個商人在大島上沿著一條公路行走,他看到有一個小包掉在地上。他把小包撿了起來,把包打開。他吃驚地發現,裏麵有三枚金幣,每一枚值一兩黃金。他興高采烈,準備帶著這份意外之財回家去。這時,一個散步的人向這位商人走來,說,這個包是他的,是他掉在這裏的。他當然要求把三枚金幣還給他。
撿到金幣的商人卻不以為然。他聲稱:“誰撿到,就是誰的。”
兩人都據理力爭,吵個沒完。他們倆是那樣全神貫注,難以解脫,以致誰都記不清是什麼時候兩個人在爭吵中仿佛自動調換了一下位置。
金幣原來的主人突然說道:“其實,既然我已經丟了,那就丟了吧。”商人則回答:“總而言之,我是偶然撿到的,這錢不屬於我。”
這樣,他們的意見仍然完全相反。一個決意要還錢,一個再也不想要。他們又吵了。“還是請你拿去吧……”
“千萬別這樣,這錢現在是你的了。”他們又像起初一樣,沒完沒了地爭吵起來,不過彼此卻互換了角色。
他們不知道如何解決才好,於是便明智地做出決定,請一位第三者做出裁決,對於他的裁決,他們將不再表示異議。
這樣,他們就前去拜訪當時最著名的法官:大岡忠相。
法官仔細地聽取了他們倆人的申訴,然後做出了裁決:“你們誰都願意讓給另一人,這三枚金幣由官方沒收。你們既然都放棄了這筆錢的所有權,那你們是不會反對的。”這位大法官拿起三枚金幣,走進了他的辦公室。
兩個人都呆在那裏發愣,思索著什麼,像是感到有點後悔似的……這時候,法官回來了,手裏拿著兩個小包。他又對他們說:“你們是那樣固執,每個人都堅持自己有理,所以你們倆人都失去了這筆錢。這樣,你們就得到了一個很好的教訓:頑固堅持自己一成不變的想法,而不試圖理解對方,就會受到損失。我也同樣得到了一次重大的教訓,那就是你們的謙虛和你們的慷概所給予我的教訓。因此,我要給你們每人送一份禮物。”
他遞給每個人一個小包。每個包裏裝著兩枚金幣。
大法官大岡忠相從這件事得出結論說:“你們倆現在拿到的這四枚金幣,就是你們帶給我的那三枚,再加上我為了感謝你們對我的教育從自己口袋裏拿出來的一枚。在這以前,你們每個人都認為自己有三枚金幣。後來又失去了。從現在起,你們每個人都有了兩枚金幣,而且可以保存下去。你們每個人就都失去了一枚金幣。我給添上了一枚,因此,可以說,我也失去了一枚金幣。這樣就使得我們大家都失去了同樣的東西:一枚金幣。這就是代價,我們三個人為了剛剛受到的教育都付出了同樣的代價。”
今天,我們從古代東方的這則小故事裏能夠吸取些什麼呢?如果頑固地堅持自私的利益,就隻能導致粗暴和不平衡的解決方法,從而引起不可逆轉的分裂。現在,我們應該開始意識到,我們要是互相敵對和互相損害,就什麼也得不到,大家都必須付出重大的努力,才能一起得到共同的好處。
成功來自信譽
1835年,摩根先生成為“伊特納火災保險公司”的股東。不久,有一家在伊特納火災保險公司投保的客戶發生了火災,如果按照保險規定,完全付清賠償金,保險公司就會破產。股東們紛紛要求退股。
摩根先生認為自己的信譽比金錢重要。他四處籌款並賣掉了自己的房產,低價收購了所有要求退股的股份。然後他將賠償金如數返還給了投保的客戶。
一時間,伊持納火災保險公司聲名鵲起。
幾乎已經身無分文的摩根先生成了保險公司的所有人,但保險公司已瀕臨破產。無奈之中他打出廣告:凡是再參加伊特納火災保險公司的客戶,保險金一律加倍收取。不料客戶卻蜂擁而至,伊持納火災保險公司也從此崛起。
成就摩根家族的並不僅僅是一場火災,而是比金錢更有價值的信譽。還有什麼比讓別人都信任你更寶貴的呢?有多少人信任你,你就擁有多少次成功的機會。成功的大小是可以衡量的,而信譽是無價的。用信譽獲得成功,就用一塊金子換取同樣大小的一塊石頭一樣容易。
乞丐與露珠
一個乞丐很早上路了,當他把米袋從右手換到左手,正要吹一下手上的灰塵時,一顆大而晶瑩的露珠掉到了他的掌心。
乞丐看了一會,把手掌遞到唇邊,對露珠說:“你知道我將做什麼嗎?”
“你將把我吞下去。”
“看來你比我更可憐,生命全操縱在別人的手中。”
“你錯了,我還不懂什麼叫可憐。我曾滋潤過一朵很大的丁香花蕾,並讓她美麗地開放。現在我又將滋潤另一個生命,這是我最大的快樂和幸運,我此生無悔了。”
乞丐一下子停住了腳步。
作為露珠,被太陽蒸發,它就隻能成為一縷水汽;若能滋潤別的生命,它的價值也就得到了升華,自然也就無悔了。怎麼才叫實現了生命的價值?以自我犧牲為代價換取的美麗必將永恒,也是對生命的最好回報。
雁過長空
秋天的一個下午,他與一個愛鳥的朋友坐在長江邊的草地上,看天空中南飛的大雁。朋友問他:“你知道雁為什麼要列隊飛行嗎?”
不知道。他如實回答。
“大雁列隊飛行時,雙翅扇動的氣流,可以形成一股巨大的‘推力’和‘浮力’,整隊的大雁就是利用這兩種力,更加輕快地向前飛行。”
他深信朋友的話,並且銘記心中。後來,他成功了,他說他得益於朋友的這句話。
不管你與你的目標和希望有多遠,隻要你善於為人家提供足夠的“氣流”,同時利用人家為你提供的“氣流”,你的“飛行”就會更加從容、自如。到達目的地時,你會感到這比獨自“飛行”要輕鬆、高效許多。
人生許多事,要想成功,就得像大雁一樣,因為每個人離成功的距離都是很大很大的,要想盡快地縮短這個距離,你就必須學會依靠他人,同時為他人提供你能營造的、使他人能夠向前向上的“氣流。”
對手
日本的北海道出產一種味道珍奇的鰻魚,海邊漁村的許多漁民都以捕撈鰻魚為生,鰻魚的生命非常脆弱,隻要一離開深海區,要不了半天就會全部死亡。奇怪的是有一位老漁民,天天出海捕撈鰻魚,返回岸邊後,他的鰻魚總是活蹦亂跳的,而其他幾家全是死的。由於鮮活的鰻魚價格要比死亡的鰻魚幾乎貴出一倍以上,所以沒幾年工夫,老漁民一家便成了遠近聞名的富翁。周圍的漁民做著同樣的營生,卻一直隻能維持簡單的溫飽。老漁民在臨終之時把秘訣傳授給了兒子。原來,老漁民使鰻魚不死的秘訣,就是在整倉的鰻魚中,放進幾條叫狗魚的雜魚。鰻魚與狗魚非但不是同類,還是出名的“對頭”,幾條勢單力薄的狗魚遇到成群的對手,便驚慌地在鰻魚堆裏四處亂竄,這樣一來,反倒把滿滿一倉死氣沉沉的鰻魚給激活了。一種動物如果沒有對手,就會變得死氣沉沉;同樣,一個人沒有對手,那他就會甘於平庸,養成惰性,最終導致庸碌無為。有了對手才會有危機感,才會有競爭力;有了對手,你便不得不發奮圖強,不得不革故鼎新,不得不銳意進取,否則,就隻有等著被吞並,被替代,被淘汰。
替代
有人牙痛得很厲害,坐在院子裏決定不了是不是要去看牙醫。
他想應該喝一杯茶、吃一片塗了果醬的麵包,他把茶和麵包拿到手上,然後咬了一口麵包。他沒有留意到有隻黃蜂停在塗有果醬的麵包上。他這一咬,激怒了黃蜂,就在他的牙齦上重重的叮了一口。他趕快跑進屋,照照鏡子,發現牙齦腫得又紅又大。他塗了藥,又敷上冷手巾,痛才慢慢消失。黃蜂叮的痛消失以後,他突然發現牙痛也沒有了。
一位醫生聽了這個故事之後說:“在醫學上,以痛止痛是相當平常的事。止痛的最有效的方法,是用另一種痛來抵消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