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自己勾畫出一幅清晰的藍圖
一位名叫威廉·丹佛斯的人,他是一家名為布瑞納公司的老總。威廉·丹佛斯小時候很瘦弱,就好像許多健身廣告裏“練習前”的那種瘦身體型。他告訴我,他的誌向也不遠大。他對自己的感覺很差,加上瘦弱的身體,這種不安全感加深了。
但是,後來一切都改變了。他在學校裏遇到一位好老師。有一天,這位老師私下把他叫到一旁說:“威廉,你的思想錯了!你認為你很軟弱,就真會變成這樣一個人。但是,事實並非一定會這樣,我敢保證你是一個堅強的孩子。”
“你是什麼意思?”這個小男孩問,“你能吹牛使自己強壯嗎?”
“當然可以!你站到我麵前來。”
小丹佛斯站到老師的麵前去。“現在,就以你的姿勢為例。它說明你正想著自己弱的一麵。我希望你做的是考慮自己強的一麵,收腹挺胸。現在,照我所說的做,想象自己很強壯,相信自己會做得到。然後,真正去做,敢於去做,靠自己的雙腿站在世上,活得像個真正的男子漢。”
小丹佛斯照著他的話去做了。我最後一次見到他時,他已經85歲,仍然精力充沛、健康、有活力。當我們分手時,他對我講的最後一句話是:“記住,要站得直挺挺的,像個大丈夫!”
在心中為自己勾畫出一幅清晰的藍圖十分重要,因為預定藍圖的好壞、強弱及你自己預想的成功或失敗將會變成現實。一位心理學家說:“在人的本性中有一種傾向:我們把自己想象成什麼樣,就真的會成為什麼樣子。”人不會永遠倒黴有一天,魯賓斯剛走出辦公室,就攔了一輛出租車。一上車便感覺到司機是個很快活的人。他吹著口哨,一會兒是電影《窈窕淑女》中的插曲,一會兒是國歌。看他樂不可支的樣子,魯賓斯便搭腔說:“看來你今天心情不錯!”
“當然嘍!為何要心情不好呢?我最近悟出了一個道理,情緒暴躁和消沉都沒好處,因為事情隨時都會發生轉機。”接著,他便給魯賓斯講了一個自己的故事。
那天一早,他開車出去,想趁上班高峰期多賺點錢。那天天真冷,好像用手一摸鐵皮,馬上就會被粘住似的。不幸的是,他才開出去沒多久,車胎便爆了。他也快氣炸了!他拿出工具來,邊換輪胎,邊嘟囔著。可是天氣太冷,隻要工作一會兒,便得動動身子,暖暖手指頭。就在這時,一輛卡車停了下來,司機跳下車。使他更驚訝的是,卡車司機居然開始動手幫忙。輪胎修好之後,他一再道謝,但是卡車司機卻揮揮手,不以為然地跳上車走了。
那位司機接著說:“因為這件事,我整天情緒都很好。看來事情總是有好有壞,人不會永遠倒黴的。起初因為輪胎爆了我很生氣,後來因為卡車司機幫忙心情就變好了,連好運似乎也跟著來了。那天早上忙得不得了,客人一個接著一個,所以口袋裏進的錢也多了。先生,塞翁失馬,焉知禍福。不要因為事情不如意就心煩,事情隨時會有轉機的。”這就是個開放個性的例子,我們在生活中隨時隨地都可以發現這類例子。那位司機說,從此以後,他再也不會讓人生中的不如意來困擾他了。他將一生信奉這種理論,認為世事隨時會有轉變,都可能否極泰來。這就是真正的開放個性。不落入自憐的羅網裏8歲的富蘭克林·羅斯福是一個脆弱膽小的男孩,臉上總顯露著一種驚懼的表情。他呼吸就像喘氣一樣,如果被老師叫起來背誦,他立即會雙腿發抖,嘴唇顫動不已,回答得含糊且不連貫,然後頹廢地坐下來;如果他有一張好看的麵孔,也許就會好一點,但他卻是暴牙。
像他這樣的小孩,自我感覺一定很敏銳,他們會回避任何活動,不喜歡交朋友,成為一個隻知自憐的人!
但羅斯福卻不是這樣。他雖然有些缺陷,卻保持著積極的心態,他積極、奮發、樂觀、進取,這種積極心態,就激發了他的奮發精神。
羅斯福的缺陷促使他更努力地去奮鬥,他並不因為同伴對他的嘲笑便降低了勇氣,他喘氣的習慣變成一種堅定的嘶聲。他用堅強的意誌,咬緊自己的牙床使嘴唇不顫動而克服他的恐懼。
他不把自己當作嬰孩看待,而要使自己成為一個真正的人。他看見別的強壯的孩子玩遊戲、遊泳、騎馬、做各種極難的體育活動時,他也強迫自己去參加打獵、騎馬、玩耍或進行其他一些激烈的活動,使自己變為最能吃苦耐勞的典範。他看見別的孩子用剛毅的態度對付困難,用以克服恐懼的情形時,他也就用一種探險的精神,去對付所遇到的可怕的環境。因此,他也覺得自己勇敢了。當他和別人在一起時,他覺得他喜歡他們,並不願意回避他們。由於他別對人很感興趣,從而自卑的感覺便無從發生。他覺得當他用“快樂”這兩個字去對待別人時,就不會懼怕別人了。
在未進大學之前,他已靠著自己不斷的努力,有了係統地運動和生活,將健康和精力恢複得很好了。他利用假期在亞利桑那追趕牛群,在落基山獵熊,在非洲打獅子,使自己變得強壯有力。
就是憑著這種奮鬥精神,憑著這種自信,羅斯福終於成了美國總統。
羅斯福不因自己的缺陷而自憐,甚至加以利用,將其變為資本,變為扶梯而爬到成功的巔頂。在他的晚年,已經很少有人知道他曾有嚴重的缺陷。美國人民都愛他,他成為美國第一個最得人心的總統,這種情況是以前未曾有過的。態度會決定將來的機遇“美國聯合保險公司”業務部有個叫艾爾·艾倫的人,他一心想成為公司裏的王牌推銷員。他把自己讀過的勵誌書籍和雜誌中所介紹的積極心態原理拿來應用。在一本名為《成功無限》的雜誌裏,他讀到一篇題為《化不滿為靈感》的社論,不久,他就有了一個實踐的機會。
一個寒風刺骨的冬天,艾爾在威斯康辛市區裏冒著嚴寒,沿著街區一家家商店去拉保險,結果一個也沒有拉成。他當然非常不滿意,但他的積極心態卻把不滿轉變成“靈感”。他突然想起自己讀過的那篇社論,就決心一試。第二天從辦事處出發前,他把自己前一天的失敗告訴給其他推銷員。他說:“等著看好了!今天我要再去拜訪那些客戶,並且會賣出比你們更多的保險。”
說也奇怪,艾爾真的辦到了。他回到原來的市區裏,再度拜訪每一個他前一天談過話的人,結果他一共賣出去66個新的意外保險。
做任何事,都不用消極的心態,而使用具有積極心態的威力,是許多傑出人士的共同特征。大多數人都以為成功是透過自己沒有的優點而突然降臨的,或是我們擁有這些優點,卻視而不見。把每一件事做得盡善盡美當年輕的富蘭克林尚在費城為掙得一個立足之地而苦苦掙紮時,那兒精明的商人已經預測到了,即便富蘭克林現在囊中羞澀,生活困難,吃飯、睡覺、工作都是在同一間小屋,但這個年輕人必定前程無限,因為他是如此全身心地投入工作,如此渴望著大展宏圖,如此地樂觀自信。他經手的每一件事都能做到盡善盡美,這些都預示和象征著他未來的作為不可限量。當他還隻是一個學徒期剛滿的印刷工人時,他的工作質量就已經遠遠地超過別人了,而他的排版係統甚至比雇主的還要先進,人們紛紛預測有朝一日他肯定能取而代之,擁有自己的企業——曆史證明他的確是做到了這一點。
在一個人的品位和內涵中,我們可以發現某些預示著他的未來的東西。他做事的風格,他對工作的投入程度,他的言行舉止——所有的一切都表示著他會擁有什麼樣的未來。“如果你隻是一個負責衝洗甲板的工人,那也得好好幹,就像海神隨時在背後監督著你一樣。”狄更斯這樣說。在生活中還有這樣一種情況,那就是一個人可能對現狀極度不滿,但他並沒有任何改進的意願,也不想付出努力來達成目標,而僅僅是對自己的身份地位的不滿。這並不總是意味著他有遠大的抱負,也可能是懶惰、冷漠、玩世不恭、消極厭世的表現。
明確的目標是成功的起點
華特·克萊斯勒用畢生的積蓄買了一部車,他想要從事汽車製造,必須徹底了解汽車的構造與性能。他把汽車拆開,再重新組合起來,耗費了許多時間。他的舉動使朋友們感到非常驚異,大家都認為他的心理有問題。然而,他堅持目標,終於在汽車製造行業贏得一席之地。
克萊斯勒的成功讓你了解到,教育程度不高或資金不足,都不能影響你選擇人生的目標。明確的目標讓“不可能”這句話失去作用,它是所有成功的起點。不用花一毛錢,每個人都可以輕易擁有,隻要你下定決心,確實執行。
不會跑的馬
一個十幾歲的男孩看到一個老農把一匹高高大大的白馬拴在一個細細短短的木樁子上,非常驚訝。“它會跑掉的!”男孩擔心地對老農說。
老農嗬嗬一笑,十分肯定地告訴男孩說:“才不會哩!”
男孩說:“為什麼不會呢?這麼細的小木樁,馬打一個響鼻兒就可以把它拔出來。”
老農壓低聲音(似乎是怕被馬聽到):“跟你說,當這匹馬還是小馬駒的時候,就給拴在這個木樁上了。一開始,它不肯老老實實地呆著,尥蹶子撒野地要從那木樁上掙出來。可是,那時它的勁兒太小,折騰了一陣子還是在原地打轉轉,它就蔫了。後來,它長足了個,也長足了勁兒,卻再也沒心思跟那個木樁鬥了——那個木樁硬是把它給鎮住了!有一回,我來喂它,故意把飼料放在它剛好夠不著的地方,我尋思,它肯定要伸長脖子拚命去夠,它一夠,那木樁子就非拔出來不可。可你猜怎麼著?它隻是‘噅噅’叫了兩聲,腦袋就耷拉下來了。——你說,它多乖!”
其實,約束這匹馬的不是那截細細短短的木樁,而是它用奴性建築的牢獄,用慣性打造的枷鎖。失敗並不可怕,怕的是在多次失敗後形成的奴性。
其實你也有問題
有個太太多年來不斷指責對麵太太很懶惰:“那個人的衣服,永遠洗不幹淨,看,她晾在院子裏的衣服總是有斑點,我真的不知道,她怎麼連洗衣服都洗成那個樣子……”
直到有一天,有個明察秋毫的朋友到她家,才發現不是對麵的太太衣服洗不幹淨。細心的朋友拿了一塊抹布把這個太太的窗戶上的灰漬抹掉,說:“看,這不就幹淨了嗎?”
原來,是自己家的窗戶髒了。
當你背向太陽的時候,你隻會看到自己的陰影,連別人看你,也隻會看見你臉上陰黑一片。隻拿憤世嫉俗來替代反省自己的機會,對自己的成長是一種最大的耽誤。懶惰的青年人天黑了,所有的青年人都聚在茅舍裏睡覺。其中一個對另一個說:“朋友,把門關上!”
可是那個青年人回答說:“你在幹嗎呢?為什麼你自己不關啊?”
大家都不吭聲了。後來又有一個青年人說:“朋友,把門關上!”
有人回答說:“算了,就這樣睡吧。誰走運,誰就能保住性命!”
半夜裏來了一隻獅子,把躺在靠外邊的一個青年拖走了。這時候有一個青年人又說:“朋友們,咱們把門關起來吧!獅子已經拖走了一個夥伴啦!”
但是其他的人都說:“你自己去關吧!”
於是他們又照老樣子睡覺了。結果獅子一個接一個的,把所有的青年人都給拖走了。
這些青年人因為懶惰而喪了命,他們把自己的命押在是否走運的賭注上,都以為自己會是命運的寵兒,結果因此而付出了慘重的代價。人都有自我偏向,總以為百萬分之一的車禍概率落不到自己頭上,而同等概率的頭彩卻非自己莫屬。還是尊重事實吧。報複一位畫家在集市賣畫。不遠處,前呼後擁地走來一位大臣的孩子,這位大臣在年輕時曾經把畫家的父親欺詐得心碎而死去。
這孩子在畫家的作品前麵流連忘返,並且選中了一幅,畫家卻匆匆地用一塊布把它遮蓋住,並聲稱這幅畫不賣。
從此以後,這孩子因為心病而變得憔悴;最後,他父親出麵了,表示願意付出一筆高價。可是,畫家寧願把這幅畫掛在他畫室的牆上,也不願意出售。他陰沉著臉坐在畫前,自言自語地說:“這就是我的報複。”
每天早晨,畫家都要畫一幅他信奉的神像,這是他表現信仰的唯一方式。
可是現在,他覺得這些神像與他以前的神像日漸相異。
這使他苦惱不已,他徒然地尋找著原因;然而有一天,他驚恐地丟下手中的畫,跳了起來,他剛畫好的神像的眼睛,竟然是那大臣的眼睛,而嘴唇也是那麼地酷似。
他把畫撕碎,並且高喊:“我的報複已經回報到我的頭上來了!”
害人終害己,人們做了害人的事之後總會受到良心的譴責,對別人的報複也會遲早回報到自己的頭上來。我們在這世上共同生存,本不該相互傷害,而是相互扶持,這樣大家才能和睦相處,共享幸福。記住,害人之心不可有呀。
聰明的愛國者
一個聰明的愛國者獲準覲見國王。他從衣袋裏取出一張紙條,說:“稟告陛下,我這裏有一種配方,可以製造出任何武器都不能穿透的裝甲鋼板。如果皇家海軍采用這些鋼甲,我們的戰艦將堅不可摧,戰無不勝。這還有宮內大臣的報告,鑒定了我這項發明的價值。我願以一百萬當當的價錢出讓這項專利。”
國王仔細審閱文件,然後把它以向勒索部的財務大臣提取一百萬當當。
“還有呢,”這個聰明的愛國者從另一個口袋裏拿出一張紙條,“這是我發明的一種武器的製造方案,可以穿透那種鋼甲。陛下的兄弟——邦國皇帝——急欲購買這項專利。但出於對陛下的王位的忠誠,我首先向陛下出售。價錢嘛,還是一百萬當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