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之路充滿坎坷,一個人難免會遇到挫折、失敗,不可能永遠一帆風順。其實,失敗、挫折並不可怕,重要的是你以什麼樣的態度麵對它。這就要求我們做到“贏得起,也輸得起。”
某生物學家做過這樣兩個試驗。
試驗一
將一隻餓了兩天的鱷魚和一群小魚放在一個玻璃缸裏,中間用一塊透明的玻璃板隔開。剛開始,鱷魚毫不猶豫地向小魚發動進攻,它失敗了。但它毫不氣餒,接著,它又向小魚發動第二次更猛烈的進攻,它又失敗了,並且受了傷。它還要進攻,第三次,第四次……多次進攻無望後它再也不進攻了。這時候,將隔板拿開,鱷魚仍然一動不動,它隻是無望地看著這些小魚在自己的眼皮底下悠閑地遊來遊去。
試驗二
將一隻蝴蝶放在屋子裏,隻見蝴蝶在屋裏一圈又一圈地尋找出口,盡管很努力,但它始終都沒飛出去。
這隻蝴蝶之所以無法飛出屋外,原因是它總在房間頂部的空間尋找出路,絕不肯往低處飛,那低一點的位置就是敞開的窗戶。甚至有好幾次,它都飛到高於窗戶頂部至多兩三寸的位置了,可就是不肯再飛低一點!最終,這隻不肯低飛一點的蝴蝶耗盡了氣力,奄奄一息地落在桌子上。
鱷魚和蝴蝶犯了共同的錯誤,那就是麵對失敗它們不是積極尋找原因,而是妥協了,這無疑是一種輸不起的態度。綜觀古今中外,所有成功人士,他們的人生之路有成功有失敗,有贏有輸,那麼他們又是如何處理的呢?
美國大發明家愛迪生的“學曆”是一生隻上過3個月的小學,老師因為總被他古怪的問題問得張口結舌,於是就對他母親說愛迪生智商有問題,屬於低能兒。沒辦法,母親隻好把愛迪生領回家,利用空餘時間自己來教他。這時,愛迪生的天資得以充分地展露。在母親的指導下,他閱讀了大量的書籍,並在家中自己建了一個小實驗室。為籌措實驗室的必要開支,他隻得外出打工,當報童賣報紙。最後用積攢的錢在火車的行李車廂建了個小實驗室,繼續做化學實驗研究。有一天,化學藥品起火,幾乎把這個車廂燒掉。列車長非常生氣,重重地煽了愛迪生幾個耳光,愛迪生因此耳朵聾了。
愛迪生20歲出頭開始研究電燈,曆時10餘年經曆了2 000多次的失敗。他先後選用了上千種不同物質做燈絲試驗,時常不間斷地在實驗室連續工作24小時。有一次,他和助手們連續工作了5晝夜。1871年聖誕節,是他結婚的那一天,可他竟因工作忘記了新娘子,讓妻子瑪麗小姐在洞房中空等了一夜。
愛迪生雖未受過良好的學校教育,但憑個人奮鬥和非凡才智獲得巨大成功。他以堅韌不拔的毅力、罕有的熱情和精力從千萬次的失敗中站了起來,克服了數不清的困難,成為發明家。僅從1869年到1901年,就取得了1 328項發明專利。在他的一生中,平均每15天就有一項新發明,他因此而被譽為“發明大王”。
愛迪生獻身科學、淡泊名利。在研製電燈時,記者對他說:“如果你真能造出電燈來取代煤氣燈,那你一定會賺大錢。”愛迪生回答說:“一個人如果僅僅為積攢金錢而工作,他就很難得到一點別的東西——甚至連金錢也得不到!”他一直被稱作現代電影之父,可是在電影界人士為他77歲壽辰舉行的盛大宴會上,他說:“對於電影的發展,我隻是在技術上出了點力,其他的都是別人的功勞。”
愛迪生胸襟開闊、善處逆境。針對自己的耳聾不便,他說:“走在百老彙的人群中,我可以像幽居森林深處的人那樣平靜。耳聾從來就是我的福氣,它使我免去了許多幹擾和精神痛苦。”
1914年12月的一個夜晚,一場大火燒毀了愛迪生的研製工廠,他因此而損失了價值近百萬美元的財產。愛迪生安慰傷心至極的妻子說:“不要緊,別看我已67歲了,可我並不老。從明天早晨起,一切都將重新開始,我相信沒有一個人會老得不能重新開始工作的。災禍也能給人帶來價值,我們所有的錯誤都被燒掉了,現在我們又可以一切重新開始。”第二天,愛迪生不但開始動工建造新車間,而且又開始發明一種新的燈——一種幫助消防隊員在黑暗中前進的便攜式探照燈。火災對愛迪生就像是一段小小的插曲。
愛迪生深深懂得人生的一個重要原則:任何成功都是建立在失敗的基礎上,隻有抱有贏得起,輸得起的態度才能成為最後的成功者。
人的一生失敗要比成功多得多,愛迪生搞試驗,失敗幾十次、幾百次、甚至幾千次才能成功一次,所以一個人要贏得起,也要輸得起。下麵讓我們再看看林肯是如何做的。
美國總統林肯生下來就一貧如洗,終其一生都在麵對挫敗,八次競選八次落敗,兩次經商失敗,甚至還精神崩潰過一次。好多次,他本可以放棄,但他並沒有如此,也正因為他沒有放棄,才成為美國曆史上最偉大的總統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