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吳山舊旗風,嶽墳興廢如夢中。讀了王曾瑜的新著,我才更清醒地意識到,嶽墓前跪著的秦檜等四人幫,固然是罪有應得,但明朝人設計的四尊跪像,卻又不能不是難以擺脫的封建專製文化影響的產物:“聖主賢明”、“浮雲蔽日”。四條瘋狗被釘在曆史的恥辱柱上,而唆使狗們咬死嶽飛的主子宋高宗,卻逍遙法外。在一些史籍上,頭上仍然閃耀著“中興之主”、“大國巍巍,超冠古昔”之類迷人的光環,真是豈有此理。顯然,應該第一個永遠跪在嶽飛墳前請罪的,不是別人,正是元凶宋高宗!當然,嶽飛墓前四人幫的跪像,畢竟是幾百年闖形成的模式,沒有必要去重新改動。但是,我希望有識之士,能夠在嶽墳的展覽室裏,再塑一個宋高宗、秦檜、王氏、萬俟萵、張俊的跪像,以恢複嶽飛冤案的曆史真相。令人欣慰的是,深具憂患意識的王曾瑜,近年來在治史之餘,正在創作“嶽飛與宋高宗係列小說”,第一卷《靖康奇恥》即將出版,第二卷《建炎風雲》也已完稿。我相信,隨著這些小說的傳播,將來人們無論是一杯濁酒說蒼涼,還是“劇對蟬聲活夕陽”,提到南宋的四人幫時,就會伸出一隻手,攤開指頭——五人幫也!
感謝王曾瑜的新著,啟我心智,耳目一新;盡管這部浸透批判封建專製主義筆墨的專著,應該還有一係列的學術突破,我並未涉及。但是,僅從嶽飛冤獄看來,他能撥開重重迷霧,揭示出宋高宗的真實麵貌,使“笑區區、一檜亦何能”落到實處,就足以令我擊節者再,鼓掌稱快了!
(《文彙讀書周報》1999年9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