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3章 布朗山寨仙根水(1 / 1)

在仙根景區正東邊,距離仙根景區公把裏的地方,有一個美麗的布朗山寨。這個山寨的地名叫做“下忙平”,有一百三十多戶五百多人在這裏繁衍生息,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村民都是布朗族。

初到這個山寨的人,都會對這個不起眼的山寨留下深刻的印象。整個山寨隨處都可以看到一株株盤根錯節、蓊鬱蒼天的菩提樹,這些菩提樹的樹齡大的不下千年,小的也有數百年、幾十年。菩提樹在地方又叫做“佛樹”,當地的布朗族本身又很信奉佛教,菩提樹掩映下的山寨,不由得會讓人聯想到這是一個與“佛”很有淵源的山寨。這裏民風淳樸,情味十足。村民們既會講布朗話,也會講漢語。村民之間的語言交流用的就是布朗話,一旦有外人進村,他們就會用漢語和你交流,並熱情地和你打招呼,邀你到家中做客,會將你視若上賓,會對你坦誠相待。很多村民都還保留著布朗族的裝扮,還保留著布朗族的一些民族習慣。透過這些,會讓你覺得這裏的布朗族群眾雖然人數不多,卻擁有著悠久的民族曆史、燦爛的民族文化。不要看這是一個山村寨子,距離集市比較遠,這裏的群眾生活富足,家家都是雞鴨滿院、豬牛滿圈、糧食滿倉,幾乎家家都看上了電視,每年每家至少都要殺兩頭以上的年豬。由於田地寬廣,很多人家地裏能收上萬斤包穀,田裏能產數千斤稻穀,家家都有自己的甘蔗種植地塊,豐衣足食自然不在話下了。

會給你留下深刻印象的地方還有仙根水。在下忙平的寨邊,靠近土佛的方向,在一株繁茂古老的榕樹下,在寨中村民必經的小路旁,有一口四方形的水井,井裏四時都盛滿著清冽的井水。這水,沒有異味,清澈、甘甜、清涼,喝了一口,會讓你還想接著喝第二口。讓你印象很深的不光是這井裏的水質很好,也不光是這盛滿水的水井後麵的古榕樹。這井裏的水,可不是一般的水,群眾稱之為“仙根水”,是聖水呐。關於這仙根水的由來,還有一個美麗動人的傳說故事:很久很久以前,今天居住在下忙平的布朗族的先民們,從遙遠的異地遷居於下忙平。他們對新的居住地很是滿意,稍有遺憾就是當時的下忙平駐地沒有水源,更沒有一口井水。他們的生產生活用水,都要到村後很遠的地方用水桶去擔。擔水的路途大多都是上坡路,擔一擔水至少都要用半個多小時的時間,很是吃力,尤其是雨季天,他們就隻能用屋簷上流下的雨水解決所需了。由於和當時的土佛比較近,每年朝拜土佛已經成為了他們的慣例。布朗族的先人們朝拜土佛的方式有葷祭和素祭,葷祭主要是家庭成年男子的活計,素祭主要是婦女門的活計。葷祭和素祭的時候,都要用到水。就在一次婦女們集體素祭土佛的時候,有一個老婦女的家裏已經沒有水了,就向鄰居要了一點水,同去朝拜土佛。這一晚上,老婦人就作了一個夢,一個花白胡須的老人走近了她的夢中。老人告訴她,自己就是土佛的化身,感其朝拜,也知道下忙平沒有水源,特請她安排人在房後的榕樹下挖一口井,三天後水井裏就有水了。老人醒來後,相信這是土佛老爺對村民的特意關照,就安排其子在榕樹下挖了一口井。第三日一早,井裏就出現了滿滿的一井清冽的水。此後,這水就沒有幹涸過。人們一開始先是將這井裏的水叫做“土佛水”,後來,土佛易名為仙根後,這水,又被叫做“仙根水”。

下忙平與仙根景區相距不遠,今天的村民們都象他們的先民一樣,都是仙根虔誠的朝拜者,每年每家都要定期不定期地朝拜仙根。尤其是每年的仙根會,除了葷祭仙根以外,老人們都要相互邀約,一起到仙根景區裏“獻齋飯”,素祭仙根。而朝拜仙根所用的水,都是仙根水。他們說,仙根是他們心中最大的佛,朝拜仙根,一定要用最清、最甜和最涼的仙根水;用仙根水朝拜仙根,既是為了對仙根的答謝,也是為了向仙根祈福。

這仙根水,不論雨季、旱季,始終都溢滿水井。這水,就成了下忙平村民們的生產生活用水,他們用仙根水洗衣、做飯、飲用、喂禽畜。天天喝仙根水,用仙根水,他們和仙根水結下了深厚的感情,以致於喝別的地方的水都會覺得沒有滋味。據經常飲用仙根水的村民們總結,這仙根水還能延年益壽。因為,下忙平的村民中,鶴發童顏的老人多的是。甚至有一說法,說曾有一個經常飲用仙根水的老人,白發逐漸變黑,滿口老牙掉得一顆不剩,最後竟然長出了幾顆新牙。可見,這仙根水是多麼的神奇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