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章 創業基因:學生時代的商業意識(1)(3 / 3)

在那個特殊的年代,這種舉動簡直就是膽大包天,父親從文革前“紅人”一下子就變成“人民的敵人”。批鬥的矛頭迅速指向了他,並不斷升級,無休止的大會小會,遊街遊行。就在我出生的前一個禮拜,造反派又把他拖出去連續批鬥了三個晚上。回家後,父親沉默了,第二天他未去上班,把自己關在房裏整整悶了一天,第三天他仍未去上班,拿了件衣服一大早就走了。幾個小時後,我降臨到了這個世間,想找父親報喜,可所有的人都找不到他,又擔心他出什麼意外,人們隻好分成兩班人馬,一班照顧母親和剛出生的我,一班去尋找父親。幾乎找遍了所有他有可能去的地方,也沒有看見他的身影,一種焦慮和不祥的氣氛籠罩著全家。後來有人講在水庫邊上曾看見過他,大夥兒急忙奔往二十裏地外的徐家河水庫,在那裏人們終於發現了他。

父親端坐在水庫的石頭上,望著水麵沉思發呆,人們圍上去,將喜得貴子的好消息告訴了他,父親被重新帶回到了親人的身邊。

父親秉性堅強,多少年過去了,沒有人知道他那天到底做了些什麼?想了些什麼?後來在我十多歲時,有一天我們全家在一起聊天,媽媽跟我們說了父親的很多經曆,特別是在朝鮮的那一段。在我們的要求下,父親也斷斷續續地跟我們聊了很多,後來當媽媽問起我出生那天,他在水庫那裏想幹什麼時,爸爸輕描淡寫地說,那時,覺得活著真是太沒意思了。我跟他開玩笑說,那您要感謝我,是我救了您。爸爸笑了笑,拍了拍我的頭。

4.鄧小平改變了我家的命運

因為父親的原因,醫院一直在重點培養的母親也受到了牽連,當時對父母喜愛有加的縣委蘇政委決心幫助他們解決兩地分居的困難,他讓母親先到廣水醫院上班,組織關係隨後辦理。

由於文化大革命的衝擊,蘇政委本人很快也受到迫害而被調離了原工作崗位,加之父親“出事”,造反派借機大做文章,不給母親辦理組織關係,也不安排工作,隻能掛在地方,就這麼拖著。這一拖就是一、二十年,一直到鄧小平同誌重新上台才得以解決,但母親這一生都未能重返正規的醫院工作。留下了難以彌補的遺憾。

鄧小平上台以後,母親開起私人診所,我們家才走上了富裕的道路。母親總說,如果不是鄧小平,我們家不知還要遭受什麼樣的罪呢。

2003年底,我從長沙趕回北京參加鄧小平老人家2004年百年誕辰的紀念活動的策劃活動時,將一套辦公室無償提供給活動組委會使用,整個策劃活動曆時三個月,我沒收取一分錢的費用。當他的孫子和孫媳代表全家及紀念活動組委會宴請感謝我們時,我動情地講述了我們全家對老人家的感激,這也算是我代表我的父母和我們全家所表達的一份心意吧!

5.我的第一次經商及其廣告創意:“馬巍自釀汽水”

在我九歲的時候,每次到鎮上趕集口渴的人們,經常會到家裏討水喝。正巧隔壁鄰居家裏有一個小木桶,我就想用它來打水在街上賣。賣之前,先是想:“如果每個喝水的人給我1分、2分錢,不就能賺錢了嗎。”“如果水好賣,我還可以召集更多的小夥伴加入。”“如果……”正當我自言自語地在那裏突發奇想時,正好叔叔的兒子找我來玩,問我在嘀咕什麼,我告訴了他我的想法,我們一拍即合,說幹就幹。

因為是第一次,也不知怎麼賣,兩人提著水桶從街這頭走到街那頭,見到生人就小聲問一下“喝不喝水?”有人不知道我們什麼意思不答話,有人喝了過後沒有給錢的意思,要費半天口舌解釋。

“這樣下去不行,我要想個法子,讓大家都知道我是幹啥的。”我冥思苦想,想了很多詞,於是便誕生了我最早也非常實用的一句廣告詞:

“一分錢隨便喝,清涼又解渴!”

這句話又順口,又直觀,還好玩,一經喊開,喝的人多了,再不用費口舌收錢了,生意自然也就好了起來。

有一天,家裏煮南瓜,媽媽在裏麵放了些糖精。全家都說好吃。我想,如果放一點糖精在水裏,肯定也好喝。一試,哇!真是沁甜涼爽,簡直好喝極了。

第二天,我開始賣糖精井水,我的吆喝變成了:

“放了糖的井水,又甜又涼快,一分錢隨便喝!”

還是一分錢一碗,每次還未走遠就賣完了一桶。我一看,生意太好了,就加了一分錢,賣兩分錢一碗,廣告詞也變成了“二分錢一碗隨便喝”,依然賣的很快,連續銷售了幾天,也有幾個學著我們賣水的同學就奇怪,為什麼我的水賣得這麼快,賣得這麼好,賣得這麼貴?童言無忌的我非常自豪,炫耀地把這個“商業秘密”和“核心配方”告訴了大家:買一包六分錢的糖精,每次在水裏放上幾粒,一包可以放好幾桶水!這樣的井水可好喝了!說的時候很過癮,很驕傲,可跟著賣甜井水的人就多了,大街上到處都是。隨之而來,我們的賣水生意不如以前那麼好了,我暗暗的有些後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