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夏天將來臨,門口擺一台冰櫃絕對生意好;
(4)全國農運會將召開,從準備期到開幕式排練到農運會召開期間會有一筆收入;
(5)售書和租書相結合,再辦一個特價書專櫃。
結論自然是有錢賺。
自己喜歡又能賺錢肯定就幹嘍!我很快租下房子,裝修,購櫃台、冰櫃,又找了3個知道進貨渠道的好朋友幫我去武漢進書。我請人刻了塊“精品書社”的牌匾掛上,隆重的開業了。
當年的我是所有的同學、朋友、同事當中最先創業開店的,我的店成了大家聚會、玩耍的根據地。開業後生意非常好,每天忙得不亦樂乎,連做飯的時間都沒有,幹脆就在隔壁餐館簽單。我是大哥做慣了,人緣又好,大家對我率先做生意,又羨慕又佩服,沒事就來幫忙、來玩。後來吃飯的人越來越多,我又是那種愛麵子的人,對著來人總是說:“去,自己想吃什麼點什麼,待會兒我去簽單。”特有派兒。我都成了江湖中的及時雨宋江啦,餐館的老板簡直樂開了花,他什麼時候有這麼好的生意啊!
這樣一個月下來開銷數目真不小,但那時生意還行,因為當時開書店的人不多,人們買書、借書的途徑也不多。而我在前麵列舉的優勢全都體現出來了:圖書租售兩旺,特價書櫃更是受歡迎;夏天的冷飲十分火爆,一台冰櫃根本不夠用,馬上又加了一台;晚上在前麵的空場地添了台電烤羊肉串機,啤酒和羊肉串也賣的火;農運會的施工人員、排練人員、農運會期間的全國各地的記者、運動員又給我們帶來了更豐厚的利潤;演出、球賽票本來就是我們的強項,一切均在超出預想的理想狀態中發展。那時我忙得真想生出三頭六臂來。
但我也感到了書店的危機:源頭批發商那裏的新書上的太少了,老是那些書哪成啊,顧客老問什麼時候來新書啊!而我們拿著錢在全國最大的武聖路圖書市場卻花不出去。我想了不少辦法:到出版社、到郵局、到各地有名的書市,但解決不了大問題。那時候出版界還不光明,盜印的色情書、武打書倒是出得快,像《知音》、《家庭》、《讀者》、《青年文摘》、《家庭醫生》等雜誌,都需要一年前預定,一個汪國真詩集就賣幾年,生意仍然十分火爆。
我想邊做邊看能否找到更好的書源或寄希望於出版社,但距我的理想卻越來越遠,書店在四個月後已變得非常俗氣了:當時國內出版社還沒有活力,批發商新書上的最快的就是盜用金庸、古龍、梁羽生等人的名義出的武打書和幾個三級色情作家的凶殺加色情書,而這些書和一些小報、小雜誌更新速度快,給我們的折扣也高,最高竟達3折。說實話,如果租售這些書,利潤肯定高,但它違背了我的初衷,我的牌子是精品書店啊!我希望賣的是精品,自己能看,也能賣,有利潤又高雅,多好的事啊!
麵對市場我也不情願的妥協了:售書櫃裏進了一批這種書,租書櫃裏一下子加進了一大批這種書。這種書賣得快,租得頻率也高,但讓我心驚肉跳,這些東西都是害人的啊!讀了毫無益處!另外一批受到顧客好評的書出來的太慢,折扣又低。而像《知音》、《家庭》、《演講與口才》、《婚姻與家庭》、《心理醫生》這一類的好雜誌總是沒有貨,我有時隻有到郵局買一點再加價20%賣,但郵局每次也隻給10來本左右。特價書後來也沒有了書源,所以,令我十分尷尬的是,整個書市的利潤實際上是從冷飲、夜市和盜版書租售中取得,所謂的精品書很少,這實在是與我當初的理想相距太遠,我越來越困惑。
後來隔壁又開了家卡拉OK廳,剛開始時說好經營不相衝突,但因為卡拉OK是個新事物,前一、二個月一直不賺錢,看冷飲生意好也上了冷飲。當時有些朋友不樂意,想找他理論,被我阻止了。我想,一個“精品書店”,不能靠精品書掙錢,還爭什麼汽水錢啊?沒勁!再加上那時朋友實在多,甚至朋友的朋友,朋友的朋友的朋友也都來,我又是那種抹不下麵子的人,到後來每月微薄的利潤隻夠支付這幫朋友在隔壁餐館簽單的錢,我就想幹脆關掉算了。於是,連書帶冰櫃等全轉了出去。一算帳,賺了個當老板的經曆,賺了個及時雨宋江大哥的名聲,賺了個有本事有能耐敢想敢幹的“美名”。投入的現金反賠了1000元,除了還了朋友的2000元,僅剩了1000元。我做了一年轟轟烈烈的兼職老板,就又開始了新的打工。
總結:
1、開局很好,市場調研、商機分析、店址選定、經營謀劃都很到位。但虎頭蛇尾,結局成為敗筆。
2、浪得虛名,丟了經濟上的實惠。
3、缺乏經營管理意識和效益意識。
4、缺乏微觀管理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