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章 鏖戰商海:在失敗中贏得勝利(1)(3 / 3)

我在木樨地一個地下室裏租了房子,便開始跑市場,尋找商機,確立項目。經過一番市場調研之後,我把選項的目標鎖定在了“服裝翻新”這個項目上。

選這個項目,主要是考慮到現代時尚潮流發展迅速,流行色變得快,大都市很多人買了高檔衣服,還沒上幾次身,就過時落伍了,要追時尚就得變顏色、改款式。還有一些服裝廠,在風起雲湧的服裝市場競爭大戰中,實力不足,陷入困境,產品積滿庫房。這些產品胎死腹中,還未上市就被飛速發展的市場大潮淘汰出局了,更需要變色調、變款式,重振旗鼓,以全新的麵貌閃亮登場。有了這兩大塊的市場潛在空間,我堅信這個項目一定能夠生存並能發展起來。就與一個朋友合夥推出了這個項目。但當時想如果單靠個人的力量,這麼好的項目可能很難在全國迅速走紅,正好這個時候國外有一些新的經營思路、新的經營模式來到了中國,那就是連鎖經營。憑我的直覺,我感到這種經營方式肯定會在很短的時間內形成大氣候。要是我也采取連鎖經營的形式來做,用我的專有技術,用我從國外的連鎖經營模式中吸取的精華給客戶做營銷方案,轉讓技術,讓全國各地有經商頭腦的人都來從事服裝翻新,那該多好。

我們請了央視廣告部拍了廣告片,在二頻道播出後,反響強烈,每天登門考察參觀的客戶就有百十多家。看樣子我的眼光還真的不錯,很多人都看好這個項目,加盟者非常多,三個月下來,我們就淨賺了一百多萬元。我不禁陶醉了。

但很快問題就來了,問題出在設備上。

當時的服裝翻新機產自河南,客戶一多,供貨商為了擴大生產量,天天加班加點,結果導致在生產環節上把關不嚴,造成設備質量不過關,故障頻率非常高,運轉一個月後,維修的時間比運轉的時間還要長。很多加盟者紛紛找上門來。

我們把情況反饋給設備供應商,他們說沒辦法解決,這設備就這個特點,換貨還行,退貨不可以。加盟商不幹了。他們說,我們是相信你們才加盟的,出了問題自然由你們負責。我們想產品出現質量問題理當由設備供應商承擔責任,我們的加盟商是受害者,同樣我們也是受害者。我的心裏非常惱火。

有人出主意:關掉公司,撤掉招牌,人去樓空蒸發掉,三十六計走為上;也有人建議給近一兩個月有設備問題的客戶一些經濟補償,剩下的就不管了。

這兩條我都沒同意。我當時考慮最多的是加盟商的感受,他們有的很多人是借貸或借朋友的錢,還有的是用下崗買斷工齡的保命錢,來投資這個項目的。如果我一走了之,很可能有的人就會傾家蕩產。我到京僅幾個月就能把戰役打響,還有了一定的經濟成果,光憑這一點看,我就覺得自己是有抗風險能力的,也更應該有繼續開創新局麵的能力。我要賺有名有利的錢、光明正大的錢,我有能力承擔責任,也應該承擔責任。我怎麼能置別人的死活而不顧呢?我沒有任何理由蒸發掉,我的良心不允許有這樣的一閃念,如果那樣做了,我會一生都活在自我譴責的聲討中的。我說服了我的合作夥伴,一同麵對現實,采取了三種途徑來解決設備的問題:一是全額退款;二是維修設備、差額補償;三是更換設備,用同種不同品牌的設備替代不合格的設備。這麼一折騰,加盟者皆大歡喜,我們卻賠出去83萬多元,但我們的心理卻坦然了很多。

這件事在圈內和朋友中引起很大震動。很多好朋友更加敬重我和我的合作夥伴的為人了。但也有很多人對我們的做法很不理解,認為我們很傻,吃進來的錢,怎麼又吐出去了呢?還有的人說我是賺得太順了,錢多了燒的,燒昏了頭。我沒在乎這些褒貶,我求的是心安理得,我求的是人品不被打折。

處理完大宗的設備質量問題,我留下我的合作夥伴作善後處理。我又把精力投入到新項目考察中去了。

我吸取的教訓是:做生意一定要注意中間環節,要注意其他合作因素,不能憑感覺辦事。尤其是設備質量方麵的問題,光憑肉眼看是不能做出科學判斷的。

餐飲大市場改變了我的創業軌跡

服裝翻新機質量風波平息之後,我又從零開始,紮進商海,重新尋商機、找項目。

當時,我想到了一個問題,那就是:我如何走上一條不斷延伸的專業化道路,而不是走一段路就到終點,一到終點就再重新開頭。

我的結論是:不專注,就不可能專業;不專業就不能延伸,不延伸就不可能把事業做大。因此,我在這次尋找項目時,在專注和專業上動了心思。究竟什麼項目能夠值得我專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