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章 對上司說“不”的奧妙——委婉而不頂著幹(1 / 3)

1、如何與不易相處的上司說“不”

在一個人的職業生涯中,難保不碰上一兩個難纏的上司。其中有恃強淩弱型的、優柔寡斷型的、吹毛求疵型的等等,也有集幾種特性於一身的。碰上這些類型的上司,隻要策略對頭、方法得當,你就能應付自如。

(1)麵對恃強淩弱型的上司說“不”的奧妙

一位廣告事務部的新部門主管,打算將一些客戶的委托材料返還客戶,公司會議上,他談到這個打算,沒想到他的老板臉色下沉,嘴唇發顫,竟勃然大怒起來,嚷著要這位新職員立即打電話給顧客,承認自己對廣告業務一竅不通,並保證不退回委托材料。

幾個月過去,這位主管漸漸觀察到,老板一定是個欺軟怕硬的家夥,你越想避開他,越容易惹火上身。

恢複了這種自信,再加上對老板習性了解的進一步加深,他逐漸適應了老板的粗劣行為。“如果他提高聲調對我說話,我也不示弱,同樣抬高我的聲調,並適機說‘不’。”果真,這位老板對他的態度開始有所收斂,盡管心底很不情願。後來這位年青人得到提拔,再也沒有和老板頂撞過。

對這種恃強淩弱的上司采取對著幹的辦法常能奏效,但弄不好也容易把事情搞僵。因此,我們不妨試試另一種與之迥異的對策:待上司平息下來後,再和他論長短。

無論你決定采用何種對策,千萬記住一條就是要盡早付諸於行動,而且越快越好。

另外,即使與上司發生爭執,也應盡可能地在私下了結,以免挫傷麵子,如果你的老板依然我行我素,還可以采用以下幾種消極等待的策略。

1.在上司發火的時候,保持沉著、鎮靜,對自己說“別理會他,他的脾氣不是衝我來的。”

2.將注意力轉移到上司身上某個滑稽的地方。比如,他齶下脂肪肥厚,你就可以細細觀察他吼叫時那部分肉體的顫動。隻要你意識到即使是最愛向別人施淫威的人也有缺陷時,你就能在他們的麵前充分地放鬆自己。

3.待上司精疲力盡的時候,再這樣回敬他:“我沒聽清你究竟說了些什麼,你得把話說慢些才好。”

(2)對工作狂式的上司說“不”的奧妙

有些上司根本就不懂得工作與休閑的關係,如果你想在晚上或周六找到他們,將電話打進他們的辦公室準成。糟糕的是,這類上司也會盡其所能侵占應屬於你的時間,使你無法從工作中分身出來去享受家庭生活的樂趣。遇到這類上司,你先得定下自己可供上司支配的限度,同時要讓上司相信,在非常時期你可以隨叫隨到,但平常不成,得按鍾點上下班。如果老板因此感到氣惱的話,你還可向他保證,明早上班你可以處理好任何一樁他認為重要的工作,讓他根據輕重緩急做出安排。

(3)對優柔寡斷型的上司說“不”的奧妙

優柔寡斷型的老板則是另一種樣子,他不願意他的公司存在任何等級差別,對職員講究的是無原則的一視同仁。結果,有位秘書將一封重要的來函擱置了一個多月,致使該客戶的利益受到損害。事後,這位秘書居然安然無事。在這種情況下,你就不該袖手旁觀。你得去告訴這位謹小慎微的老板,你覺得此事該如何處理,再征求他的意見。這樣一來,你既采取了主動,又不至於使老板感到難堪。這類老板的病症就在於做事缺乏果敢和信心。所以你要盡可能地向他提供一些真憑實據來證明你的建議切實可行、萬無一失,才能潛移默化地促使他采取強硬立場。

(4)對吹毛求疵型的上司說“不”的奧妙

碰到吹毛求疵愛挑剔的領導是最令人頭痛的事了,這樣的領導常常會讓人感到無所適從。比如,明明你是完全按照他的吩咐去處理一件事的,過後他又指責你辦事不妥;公函內容和十丁字格式是他告訴你的,等你拿給他簽字時,他又說這封信應該重打;你從事的是專業性很強的工作,可對你專業一知半解的領導偏偏對你的能力“不放心”……

有的領導如果有妒忌、小器、自私、偏見等心理的話,就會處處刁難下屬,即使下屬把一切工作都做得非常好,他也會雞蛋裏挑骨頭,沒事找出事來。

就一般情況而言,領導之所以愛挑剔,不外乎受兩種動力驅使。一種動力是長期自我為中心形成的跋扈乖張的性格;另一種動力是由於缺乏自信而產生的壓抑下屬能力的本能。

不管怎麼說,碰到愛挑剔的領導,對下屬而言,總是不利的。那麼,該怎麼辦呢?以下幾點方法不妨一試:

①弄清領導的意圖

當領導交給你一項任務之時,你應該問清楚他的要求、工作性質、最後完成的期限等等,避免彼此發生誤解,應盡量符合他的要求。

②設法獲取領導的信任

假如領導處處刁難你,可能是擔心你將來會取代他的位置。這時,你應該盡自己最大的努力使他安心,讓他明白你是一個忠心的下屬,你可以主動提出定時向他報告的建議,讓領導完全了解你的工作情況。一旦獲得他的信任後,他便不會對你過分地要求完美的工作效果。

③正視問題

不要回避問題,尊重自己的人格,不卑不亢。正視問題,嚐試與你的領導相處,針對事情而不是針對個人。例如:領導無理取鬧的時候,你應該據理力爭,抱著“錯了我承認,不是我的錯而要我承認,恕難照辦”的態度,論理而不是吵架,讓他感覺到你的思想和人格。一個言行一致、辦事有原則的人別人自然不會小看,就算老板也不例外。

④別太計較

不要對領導的挑剔或刁難太計較,能過去就過去。應該把自己的工作放在最重要的位置,把工作放在第一位。

2、麵對誤解,辯解要有分寸

小王是幾年前從基層以工代幹調到宣傳部的,方部長是一個求才若渴的人,見小王在報紙上發表的文章文筆不錯,就多方跑動,終於將一個人才網羅到自己的麾下,六年後,由於小王能幹精明,廠裏調他到廠辦公室工作,廠辦主任也很喜歡他。

過了不久,小王忽然覺得,方部長似乎對自己有點看法,關係有漸漸疏遠的感覺。底下一了解,才知道原來方部長和廠辦主任之間有隔閡。方部長認為,小王已經是廠辦主任的人了,有點忘恩負義。誤解的形成很簡單,一次下雨,中層幹部開會,小王拿著雨傘去接上級,隻發現雨中的廠辦主任,卻沒看見站在門口躲雨的方部長,這雨中送傘就送出誤解來了。

盛怒之下,方部長對信得過的人說,怪他當初看錯人了,沒想到小王是一個勢利小人,見利忘義。時間不長,話終於傳到小王的耳朵裏了,他這才意識到已經被誤解,問題嚴重。

這可怎麼辦呢?小王真有些為難了。

小王經過反複思考,是這樣處理的:

每當有人說起自己與方部長的關係時,他總是實事求是地不承認兩個人之間有矛盾。這樣做可以一方麵向方部長表明自己的人品;另一方麵可以製止誤解的繼續擴大化,便於緩和與方部長的關係。

小王和方部長在工作中經常打交道,他總是先向部長問好,不管對方理與不理,臉上總是笑嘻嘻的。逢到工作上的宴請時,一起招待客人,小王總是斟滿酒杯,當著客人的麵向方部長敬酒,並公開說明是方部長培養和提拔自己,自己才有了今天的長進。小王的感激與態度,不僅是一種對客人的介紹,更重要的還是一種心靈道白,表示了並非忘恩負義的小人,最後,方部長終於和小王和好如初。

在多個領導手下工作,如果不注意自己的言行,說不定會在不經意中得罪某位領導。假如是領導誤解了你,你就要想辦法消除誤解。不然的話,會不利於你的工作。

消除領導的誤解,要從以下六個方麵努力:

(1)極力掩蓋矛盾。如果領導誤解了你,與你產生了矛盾,你在其他同事或領導麵前,要盡力掩蓋這件事,不要讓所有人都知道你與某個領導有矛盾,以免他們把這件事宣揚得沸沸騰騰,使事態擴大。

(2)在公開場合注意尊重領導。即使領導誤解了你,在公開場合仍要尊重他。見麵要主動打招呼,不管他的反應如何,你都要微笑著和他講活,使他意識到你對他的尊重。這樣,他對你的誤解便會慢慢消除。

(3)背後注重褒揚領導,雖然領導的誤解使你不舒服,但為了搞好與他的關係,在背後不應講他的不是,而應經常在背地裏對別人說他的好處。這樣可以通過別人之嘴替自己表白真心。假若對方知道了你在背地裏褒揚他,肯定會高興的,這樣更利於誤解的消除。

(4)領導遇到困難的時候幫他一把。誰都有遇到困難的時候,如果此時你不是隔岸觀火,看領導的笑話,而是挺身而出,幫他一把,使他擺脫困難,一定會令他大為感動的。

(5)找準機會盡釋前嫌。待領導對自己慢慢有了好感之後,可以找一個合適的機會,請教領導在哪些方麵對自己有看法。弄清了領導誤解的原因後,你可以耐心向他做解釋,證明你並不是有意的。隻要你是坦誠的,領導不會不接受你的解釋。

(6)誤解消除後,並不是就萬事大吉了。如果剛消除掉領導的誤解,你對領導的態度就變得不冷不熱,會使領導認為你仍是在欺騙他,反而更加深了他對你的誤解。這時,你不能掉以輕心,而應趁熱打鐵,經常找理由與領導進行情感交流,培養你們之間的友誼。

3、和上司的距離不要太近

和領導相處,不能過從甚密。過於親密,往往弊大於利。其中的理由是顯而易見的,領導和你的地位不同,關係過於親密,就有一種平等化的趨勢,這會扭曲和幹擾上下級之間的正常關係。

與領導過從甚密,就容易讓他失望。你越是親近領導,他就越對你提出更多的要求。而你總有達不到的時候,這難免失去信用,而他也會因此而對你感到失望。兩個人長期交往,缺點洞若觀火,這時對你不是一件好事,偶爾言及他的缺點,一不高興,會危及到你的職位。俗話說,仆人麵前無英雄,領導在某種程度上,思想有所威儀,而你和他過從甚密,他就難以進入角色,顯不出那一份尊重來。

與領導過從甚密,也容易失去其他人緣。

你把精力都用在和領導的周旋上,關係過於親近,倘若同事們看不慣,你不僅會落一個“影子”的名聲,也會招致大家的輕視和討厭,甚至有些人還會起來拆你的台。

所以,妥當的,最好的辦法就是要保持點距離,不要和上司走得太近,這樣既不引人注目,也不默默無聞;既讓領導感覺到你的存在,但也不要讓領導覺得你無所不在。

那麼,怎樣做才不至於和上司走得太近呢?

(1)保持工作信息溝通,不打聽個人生活問題

要注意保持工作上的溝通,信息上的溝通,一定思想和情感上的溝通,但要十分注意的是,不要打聽和窺視領導的家庭秘密,不要去探聽和抖落領導的個人隱私。對於領導在工作中的性格、作風和習慣,你可以去多側麵的了解,但對他個人生活中的一些習慣和嗜好則不必過分打聽。

(2)隻了解主要和必要問題

和領導保持相對的距離,還要注意掌握領導的主要意圖和主張。但不要事無巨細,胡子眉毛一把抓。熟悉他的具體步驟和方法措施,會使他如芒刺背,感覺到你的眼太明,耳太聰,會認為你礙手礙腳,不便於他實際工作的開展。

他是上級,你是下屬,他肯定有一些事需要向你保密。一部分事你知道就行了,完全不必去追根問底。所以,切忌不要成領導的“顯微鏡”和“跟屁蟲”。那樣的話,同事們是會用有色眼睛來看你的。

(3)注意場合

和領導保持相對的距離,還有一點要留神,這就是要注意區分不同的時間、場合和地點。有些事可以在私下談,但在工作時間或公開場合,就應該有所收斂或有所避諱,以免授人以柄。

(4)虛心而有主見

除了和領導保持一定的距離,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方麵需要提及,這就是要虛心接受領導對你的所有批評,但同時也應有自己的獨特見解。傾聽領導的所有意見,發表自己的意見也應小心謹慎,避免給人留下人雲亦雲的感覺。服從領導的指揮,但不簡單馴服,否則他會認為你隻能使用,而不宜重用。

(5)要注意與領導者的接觸頻率

尤其是正副職領導超過兩位的情況下,更要時常檢查自己,有沒有與某一位領導接觸最為頻繁,必須謹慎處之。如果工作之餘經常與某一領導接觸,則容易引起種種不必要的猜測。你雖“君子坦蕩蕩”,但總有“小人常戚戚”,還是適當注意為好。由於工作關係,你可能與某一位領導接觸較多,而與其他領導接觸較少。因此,你應當注意調節“頻率開關”,尋找與接觸較少的領導打交道的機會。從保持良好的人際關係角度看,這種感情上的“平衡”還是很必要的。

(6)不要有意表白你與領導之間的親密關係

毋庸諱言,哪一個領導都有自己喜歡的人,哪一個人也都有幾個自己所尊敬的領導。因此,某個領導對你有好感,你對某個領導很“崇拜”,這都是很正常的,但你千萬不要輕意表露與領導者的親密關係,尤其在公共場合更要注意。某機關裏有個同誌就有這方麵的教訓。某個領導與他關係不錯,而他一見那位領導便迎上去東拉西扯套近乎,周圍的同事都很反感,時間一久,那位領導對他也就自然而然地冷淡了。

4、跳槽時,說話要有方法

鬆下電器王國不是憑運氣締造的。作為這個王國的決策者,鬆下幸之助有許多過人之處。他除了擁有商人的精明,還潛藏著戰士的鬥誌、軍師的謀略、政治家的遠見和將軍的果敢,更重要的一點,他一旦看準了目標,他就會不顧一切的努力去奮鬥。在這裏,我們看一看他跳槽時,對他的上司是怎麼說的。

1917年5月15日這一天,也是鬆下幸之助輝煌的一生中,最具決定性日子的一天,他做出了一個令人震驚的決定——辭掉了令人羨慕,還沒幹滿兩個月的電燈公司檢查員工作。從此踏上了一條充滿艱難險阻而又波瀾壯闊的人生旅途。

這天,鬆下幸之助很早就起床了,他在自己的心裏默念了一遍辭職的理由:“不要猶豫,男子漢要有決斷的勇氣!”

其實,主任原本打算派他去執行一項重要任務,還沒開口,鬆下幸之助就將寫好的辭呈交給了主任。

主任接過他的辭呈,先是一驚,繼而不解地問道:“鬆下君,我並不想挽留你。但是,你今年開春才升任檢查員,辭職不是太可惜了嗎?公司對你這樣器重,你是前途無量呀,你辭職後能做什麼呢?坦率地說,我不是潑你的冷水,而是認為這根本行不通,你可得三思而後行啊!”

聽完主任這番話,他的信心有點動搖了,覺得自己的辭職確實是太冒失了,但他很快鎮靜下來了,用果斷的口氣說:“謝謝主任的關心,我已經下定決心了,還是讓我辭職吧。”語氣中透露出了他的自信而又誠懇。

鬆下幸之助辭職的決定確實使人費解。他十五歲入電燈公司,由於技術精湛,二十二歲就當上了檢查員,該公司還沒有過像他這樣年輕的檢查員。公司對鬆下寄以厚望,可是,誰會想到,他竟然放棄金飯碗,執意要去開創自己的事業。

其實,鬆下幸之助從見習生涯開始,就萌生了創業念頭。

鬆下幸之助十五歲進入電燈公司做見習生,這裏的見習期通常要半年至一年,鬆下因為好學上進,隻三個月就被提升為內線員。他的脫穎而出,令眾人不敢小覷。

鬆下幸之助認定電氣是個極具發展前景的行業,因而在技術上精益求精,更是立下“要以此發跡”的野心。

那時的電氣工都在努力學習新知識,他也下決心讀夜校,經過一年的努力拿到了預科文憑。接著,他又進了電機科就讀。

此時的學習跟他所從事的職業密切相關,但鬆下幸之助卻感到極為困難,因為,他隻接受過四年正規的小學教育。

於是,他並沒有堅持到最後,而是,中途輟學了。

他的父親鬆下正楠安慰他:“隻要做成大生意,你就可以雇用許許多多有學問的人為你服務,因此,不要在乎你有多少知識。”

後來的事實證明,鬆下幸之助也的確真正做到了這一點。

鬆下幸之助的內弟井植薰,曾任日本三洋電機株式會社的社長,他是這樣評價當時鬆下的行為的:“在常人看來,電燈公司的檢查員是個穩定的鐵飯碗,而鬆下卻感到寄人籬下,壓製了自己的能力。這種思想,實際上已經奠定了鬆下幸之助創建巨大事業的基礎。”

事實確是如此,鬆下幸之助一旦看準了的東西,就會不顧一切地去追求。主任的話不僅沒有動搖他的自信,反而堅定了他繼續研究的決心。這件事直接導致了他的辭職和以後的獨立創業。

創業之時應該選擇什麼行業呢?正如邱永漢所總結的:“成功的創業是從自己所熟悉的行業開始的”,鬆下幸之助熟悉與電氣行業密切相關的電氣器材,便以此為創業方向,而且麵對上司的盡力勉留,他也不為之心動,敢於說“不”。

生產電氣器材必須設立廠房,但鬆下幸之助的自有資金還不到一百日元,又從朋友和原來的同事那裏借到一百日元,這才勉強解決了辦廠的資金,廠房就設在自己一家人居住的簡陋平房裏。但是,鬆下由此起步,終於創造了舉世聞名的鬆下電器,使他成為一位偉大的商人。

他由一個底層的學徒,一步一步建立了鬆下電器王國,成為聞名世界的企業家,鬆理把成功歸為他的運氣特別好。

但是,日本的電器商是如此之多,運氣為什麼獨獨降臨到鬆下幸之助身上,而不降臨到別人身上?

井植薰對鬆下的“運氣說”有這樣一段精彩的詮釋:“人生(對於男人來說,實際就是工作)隻有依靠一些重大的轉折機遇,才能實現固有的價值,而轉折機遇不是上天恩賜的,它來自於像鬆下幸之助這樣看準了目標就孜孜不倦的追求。”

5、對上司的陰影說“再見”

有句俗話叫:“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顧名思義,一個人活在世上,都應該具有奮鬥精神。不甘人下,敢於直麵人生和現實並努力拚搏的人,才能踏上成功的巔峰,否則將像水一樣流入低穀,使自己的生命埋沒。

“在單位裏,不敢超越上司、拒絕上司的你,隻會永遠平庸。”本領永遠在師父之下的徒弟,永遠做不出超越一切的駭世驚俗。

對上司說“不”的最重要一點,就是要超越上司,不要活在他的陰影之下。

然而如何才能超越上司呢?通過長時期觀察公司的一些嶄露頭角、漸居人上的新秀,可以得出這樣的成功之道。

(1)接近上司,取得上司的信賴。

小丁碩士畢業,在英語和計算機方麵有著一定的造詣,分到總公司機關,雄心勃勃地他在這個學曆皆高,而又充滿懶散作風的天地裏難以一下子顯示“小荷尖尖角”。

他暗下決心:再慵懶的單位也需要和看重能幹的職員,一定要憑自己的努力和踏實贏得上司的信賴。

家在郊縣,離機關60多裏,他每天都要早起6點出發,晚上5點多下班回家,一年來風雨無阻,從不曠班遲到。能如此認真踏實,卻又無怨無悔的他令上司大為感歎:“這是一個堅韌不拔、務實的幹將”,處長當著大家的麵拍著小丁的肩膀說:“我們要很快為小丁解決一套住房!”小丁的堅毅和持之以恒深得處長的信賴。

(2)讓上司了解和看重你的才幹。

一顆珍珠埋在淤泥中是永遠發不出它七彩的光芒的,那些默默無聞、任勞任怨的人是很難引起上司的注意和看重的。

這個社會是個快速變化的社會,生活需要快節奏,工作也需要高效率,慢吞吞的像老黃牛一樣的拉車,能使公司有多快的發展呢?

上司的業績在於使公司具有高效率、高效益。他怎能不看重下屬的聰明才幹呢?隻要有才幹,你就盡可發揮,並多同上司接近,讓上司了解你的才幹。

處長給予小丁的任務,他總能很快地順利完成,之後,他並不同其他人那樣去隨意擺弄物件,消磨時光,小丁總是特意向處長要任務:還有什麼要我做的嗎?

向上司要任務,使上司難以找到足夠的任務給你做,上司時時感受到這種“壓力”怎能不注意和欣賞你這個充滿工作熱情,而又聰明能幹的驕將呢?

至此,你取得了信賴又大受上司賞識,你已具備超越上司的基礎,也是你走出了超越上司的第一步。

(3)敢不敢、能不能超越上司?

要超越上司,你內心必須敢於超越,內心必須樹立能夠超越上司的自信。